2023浙教版信息科技六下教学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浙教版信息科技六下教学计划

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信息科技教学计划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开展信息科技教育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学科特点,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多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科技手段的能力,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2个班教学工作,从总体上看,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学习与接触,学生对计算机这一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了一些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由于每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在教学上要努力克服困难,充分利用现在条件,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途径、多策略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引导到系统地学习上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六年级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他们来说只有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时,他们的观察才能持久和有效。由于是新教材,六学生在五年级的学习中还没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控制系统,未了解过过程与控制的三个典型环节,所以会给六年级的教学带来难度。
三、教材分析
教材知识体系结构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体现《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控制”模块内容要求的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内容以及跨学科主题“小型系统模拟”中的子主题“小型扩音系统”,强调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学习。
本册从内容上来分可分为三单元,第一单元共有4课,从五下的“控制系统”过渡到“自动控制系统”,引出计算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分析自动控制系统 不同形态,通过引入传感器形成反馈,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第二单元共有6课,本单元在第一单元了解控制系统形态,以及用反馈实现过程与控制优化的基础上,学习如何通过数据运算实现控制系统的复杂控制。
第三单元共有5课,本单元学生将借助已有知识,更好地理解信息科技中过程与控制的原理。这对于理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过程与控制系统至关重要,也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和认知信息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与价值。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身边的真实案例,了解常见的自动控制系统,理解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手段,以及掌握各种类型的控制形态。
2.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了解反馈是过程与控制中的重要手段,初步了解反馈对系统优化的作用。
3.通过分析具体过程与控制系统的实例,了解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可以是开关量或连续量,了解连续量可以经由阈值判断形成开关量,掌握开关量的简单逻辑运算。
4.通过分析典型应用场景,了解计算机可用于实现过程与控制,能在实验系统中通过编程等手段验证过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5.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过程与控制系统中存在安全问题,知道自主可控的系统在解决安全问题时起到的重要作用。
6.能够让学生在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关注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安排
周 次日 期内 容课时安排12.23-2.25见面课:学习课堂常规及机房制度1课时22.26-3.1第1课 自动控制系统 (1课时)1课时33.4-3.8第2课 控制的形态 (1课时)1课时43.11-3.15第3课 反馈与控制 (1课时)1课时53.18-3.22第4课 反馈的实现 (1课时)1课时63.25-3.29第5课 控制系统中的数据 (1课时)1课时74.1-4.5(清明节)第6课 连续量与开关量 (1课时)1课时 84.8-4.12第7课 开关量的生成 (1课时)1课时94.15-4.19第8课 开关量的与运算 (1课时)1课时104.22-4.26第9课 开关量的或运算 (1课时)1课时114.29-5.3(劳动节)第10课 开关量与控制 (1课时)1课时125.6-5.12整合:生命与健康课程《做个健康信息的小博士》1课时135.13-5.19第11课 身边的扩音系统 (1课时)1课时145.20-5.26第12课 计算机控制的扩音系统 (1课时)1课时155.27-6.2第13课 扩音系统的优化 (1课时)1课时166.3-6.9第14课 扩音系统的畅想 (1课时)1课时176.10-6.16第15课 扩音系统的安全 (1课时)1课时186.17-6.23复习与知识点回顾1课时196.24-6.28期末测试1课时
六、提高质量措施:
1.教师多钻研教材,课前认真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
2.精讲多练,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多讨论,变换课堂模式,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当中,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
3.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在线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学习,通过查找相关教程、视频或网站,以便更深入地学习。
4.创设情境,反复练习,及时进行巩固,使学生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去。
5.加强困难学生的辅导,课堂中尽量使用层次教学,多给困难学生思考的空间,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6.开展多维度教学评价,利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学习兴趣,促进他们逐步提升信息核心素养。
7.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本事、创新本事的培养,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