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三位数科两位数教学设计课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单元 3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下册学习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学习内容分析: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及计算的能力。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重点 掌握乘数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难点 根据乘数末尾0的个数判断积的末尾0的个数。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 1.根据第1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74×2= 65×4= 74×20= 65×40= 74×200= 65×400= 师小结: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2.算一算。 30×3= 50×5= 90×9= 40×20= 40×40= 50×30= 师: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师: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口算又快又准?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计算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数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0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0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讲授新课 新知探索 任务一: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书本例题。 师: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有850平方米草坪;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20克。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生: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求“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需要哪些条件? 生:需要知道“有850平方米草坪”和“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这两个条件。 师:你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要求“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实际是求850个15是多少,用乘法,所以算式是850×15。 师:用竖式怎样算?先试一试,再与同学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比较两种竖式,哪种简单? 课件出示学生的竖式,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两种竖式: 生:第二种更简便,因为先不考虑,可以使计算简便。乘数的末尾一共有1个0,所以就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师:课件出示: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引导学生列式解答,教师板书:850×20= 学生尝试解答。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师:170的后面应该添几个0?为什么? 一个乘数×10,另一个乘数× 10,积等于原来的积× 100。 师:170后面添的两个0应该怎么对齐? 其中一个0与个位对齐,另一个0写在个位后面。乘得的数末尾的0与添上的0要区分开。 师小结: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把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注意:写竖式时末尾0前边的数对齐。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课堂练习 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34页“练一练”。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组内交流订正。 师小结: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相同,即: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7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订正。 3.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8题。 出示题目后,学生独立完成,共同订正。 4.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1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订正。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何收获?板书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把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注意:写竖式时末尾0前边的数对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内容总览学习目标01新知导入02新知讲解03课堂练习04课堂总结05分层作业06目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描述: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学习内容分析: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及计算的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新知导入1.根据第1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74×20=74×2=74×200=14800148014865×40=65×4=65×400=260002600260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新知导入2.算一算。30×3= 50×5= 90×9=40×20= 40×40= 50×30=9025081080016001500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口算?新知讲解月星小区有850平方米草坪。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任务一: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新知讲解月星小区有 850 平方米草坪。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 15 克,吸收二氧化碳 20 克。 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850 × 15 =______( )实际是求850个15,用乘法计算新知讲解850×15= (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试一试,再与同学交流。8 5 01 5×4 2 5 08 5 00571 212750 克思方法一241新知讲解8 5 01 5×4 2 58 51 2 7 50答: 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 克。12750把15与85对齐,先算85×15;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1个0。850×15= ( )12750 克思方法二241新知讲解比较两种竖式,哪种简单?第二种简单。先不考虑,可以使计算简便。乘数的末尾一共有1个0,所以就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新知讲解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850 × 20 =_______( )新知讲解850×20= ( )8 5 02 0×1 7 0在“170”的后面应该添上几个0?00其中一个0与个位对齐,另一个0写在个位后面。17000 克答: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17000克。乘得的数末尾的0与添上的0要区分开。11新知讲解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把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注意:写竖式时末尾0前边的数对齐。小结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课堂练习3 8 02 3×380×23=1 1 49 61 0 7 401074024×800=192002 48 0 0×1 9 20 090×120=98001 2 09 0×9 80 01. 列竖式计算。21311课堂练习2. 在 里填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 1600× = 160020804060课堂练习48×120=5760(元)1 2 04 8×60674985答:一年的垃圾处理费一共是5760元。3.11课堂练习4. 林庄有一个长方形花圃, 长 120 米, 宽 50 米; 一个正方形苗圃, 边长 80 米。 苗圃的面积比花圃大多少平方米?80×80 -120×50= 6400-6000= 400(平方米)答:苗圃的面积比花圃大400平方米。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850×15=12750(克)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把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注意:写竖式时末尾0前边的数对齐。分层作业【知识技能类作业】1.判断。(1)计算134×15时,积的末尾没有0。 ( )(2)25×80的乘积,末尾只有1个0。 ( )(3)650×80=52000 ( )××√分层作业2.竖式计算.。340×23= 450×30=3 4 02 3×1 0 26 8028778204 5 03 0×1 3 50013500111分层作业3. 一种自来水管每米重 5 千克, 每根长 6 米。运送这样的自来水管 150 根, 用一辆载重5吨的货车一次可以运完吗?5×6 ×150= 30 ×150= 4500(千克)4500千克=4.5吨 4.5吨<5吨答:用一辆载重 5 吨的货车一次可以运完。分层作业【综合实践类作业】4. 1 吨废纸可以造出 850 千克再生纸, 同时节省化工原料300 千克, 节约电 600 千瓦·时, 节约水 100 吨。850×36 = 30600(千克)答: 用这些废纸能造出30600千克再生纸。(1)某废品回收站上个月回收废纸 36 吨, 用这些废纸能造出多少千克再生纸?分层作业【综合实践类作业】4. 1 吨废纸可以造出 850 千克再生纸, 同时节省化工原料300 千克, 节约电 600 千瓦·时, 节约水 100 吨。回收废纸25吨可以节约化工原料多少千克?300×25 = 7500(千克)答:可以节约化工原料7500千克。(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是数与代数第二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1.探索并掌握多位数的乘法,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常见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能利用这些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能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常见数量关系,感悟利用常见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有几百乘几十的口算(表内乘法扩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常见的数量关系积的变化规律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三)学生认知情况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含乘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二、单元目标拟定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口算几百乘几十,能用简便方法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2.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应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思考、交流计算方法和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4.使学生经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探索并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及计算的能力。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从具体编排来说: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建构形式化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适时引入近似数,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不断完善认知结构,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 1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数与代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常见的数量关系 1数的改写及大小比较 1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 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目标: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任务一: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常见的数量关系 目标: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任务一: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任务二: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知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知道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并能解决对应的问题。积的变化规律 目标:探索、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灵活地进行计算。 任务一: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任务二:验证规律。 知道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探究,验证积的变化规律。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 简便计算 目标: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任务一: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1.会做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三位数乘位数》大单元整体设计.doc 第4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docx 第4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