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 矩形的性质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1.1 矩形的性质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19.1.1 矩形的性质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 2.掌握矩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 矩形定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 矩形性质探究及推理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应用矩形的实例
教具准备 教师: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 3 min) 新知导入. 回顾与思考: 前面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更特殊的四边形—矩形 结合实物图观察,说一说!两个图的异同之处。 小组交流,回顾小学期间接触的长方形,结合生活实际中的例子说一说。
新课讲授 ( 26 min) 知识讲解1. 问题1: 什么样的四边形是矩形,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关系? 矩形概念: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思考:矩形特殊对比平行四边形特殊什么呢?说一说! 跟踪练习: 1.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要使它变为矩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B ) A. AB=CD B. ∠ABC=90° C. ∠AOB=45° D. AD=BC 矩形的特殊性: 从矩形的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研究其特殊性质。 发现:①具有平行四边形全部性质 ②四个角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 矩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性质。 ②特殊性:四个角是直角 对角线相等 ③矩形不仅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 ∵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C=∠B=∠D=90° AO=OC=BO=OD ∴在Rt△ABC中有,2BO=AC 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斜边的一半。 跟踪练习: 2.已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cm和4cm,则斜边上中线的长为 2.5cm 。 观察: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变化。 观察发现,相互交流讨论, 合作探究:确定矩形的概念 及性质。 思考,回答问题。 归纳总结: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矩形的性质。 独立思考,作答。
课堂小结 ( 3min) 1.矩形的定义是什么? 2.矩形的性质有哪些? 学生举手回答,补充。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课堂检测 ( 8 min) 1.矩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C ) A.对角相等 B.对边相等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2.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0, ∠AOD=120°,CD=4cm,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解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 ∴0D=CD ,AO=CO 又∵∠AOD=120° ∴∠COD=60° ∴三角形DOC是等边三角形 ∴AC=2C0=2CD=2×4=8cm 3.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D=120°,求证:AC=2AB 证明: ∵∠AOD=120° ∴∠COD=60° 又∵四边形ABCD是矩形, ∴OD=OC, ∴△ODC是等边三角形. ∴AC=2AB 抢答环节:学生同时开始做题,在规定时间内,谁先完成谁回答。 纠正和交流环节:学生出错时候,可以由其他同学补充作答。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1,2,3 学生记录
六、板书设计 引入新课,提问和证明环节进行板书指导 验证计算时上台操作,画图
七、教学反思 矩形的性质探究和推理过程 课后复习,方法熟练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