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五课智能机器人小车入车位——机器人的“眼睛”教学目标:1.学习[if判断]模块的使用,了解分支程序结构。2.学习[while永远循环]模块的使用。3.了解障碍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机器人是怎么感知周围的环境的?是怎样进行“思考”的?重难点:1.学习[if判断]模块的使用,了解分支程序结构。2.学习[while永远循环]模块的使用。教学过程:小试身手一、任务分析1.任务描述:在起始点位置前后不固定的情况下,让智能机器人小车停在栏杆前的停车位中。如右图:2.任务分析:场景中起始点前后位置是随机的,小车每次行进距离都是不一样的,无法估算延时的时间。因此,事先简单设置延时模块的方法不太科学,成功率很低。3.解决方案;能否给机器人安装上“眼睛”,让机器人能看到栏杆,并且看到栏杆就停下来。二、相关知识学习1.什么是障碍传感器?障碍传感器是机器人运行过程中常用的传感器。顾名思义,它是一个数字传感器,用来检测障碍,它检测结果的值只有0和l。0表示没有检测到障碍,而l是检测到障碍了。2.while水远循环顾名思义,while水远循环就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永远循环做某一件事情。操作实践一、给机器人装“眼睛”——安装“障碍传感器”1.进人到搭建机器人界面,打开以前保存的“智能机器人小车”。2.在机器人的前方安装机器人的“眼睛”——障碍传感器。安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眼睛”的方向一定要朝前。所以使用的连接点为障碍传感器底下的连接点,并连接到机器人的前方。如下图:3.设置障碍传感器的属性,如下图:4.将文件保存为“有眼睛的机器人小车”。二、编程思路1.让机器人具备思维决策判断能力——使用[if判断]模块。2.while永远循环模块的使用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需要时刻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这就需要机器人不断重复前面的决策流程。根据上节课的知识,这一部分就是循环体,需要将这一部分进行循环。由于我们并不知道需要循环多少次,所以在这里不能使用“次数循环”,只能选择“while永远循环”。三、编写程序1.增加永远循环模块在弹出来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流程/while永远循环]模块。如下图:2.进行条件判断在“while水远循环”的条件成立出口连接选择“if判断”,并且选取输入相应的条件。注意传感器端口和常量的设置。如下图:四、导入仿真进行仿真进入在线仿真模式后,具体操作步骤为:1.选择任务为“训练任务”中“调练陕人教_入车位(1人)”。2.选择机器人为“有眼睛的机器人小车”。3.选择程序为刚才编写并保存的程序。4.选择好房间,点击房间上的“?”进入到仿真。交流评价小组讨论:1.次数循环和无限循环有什么不同?2.本节课你对哪些知识还不懂?可以向同学们请教一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