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三单元乘法(单元复习讲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三单元乘法(单元复习讲义)(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乘法(单元复习讲义)
(知识梳理+精讲例题+专项练习)
1、复习:乘法算式的读法和表示的意义:
①乘法的读法:如:25×41读作:“二十五乘 四十一”。
②乘法的意义:如:25×41,“表示25个41的和是多少,或25的41倍是多少”。
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直接用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然后在乘积末尾加0即可,例如:23×50=?先用23×5=115,再在115后面添0,得到23×50=1150。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43×54=?
4、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估算时,横式要写“≈”(约等号),答句中要加上“大约”。如:51×29≈50×30(把51看成50,29看成30,然后计算)。
5、复习三年级上册知识:连乘的运算顺序为: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360×(2×5)125×8×7
复习三年级上册知识: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6、乘法计算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例如:23×4=92,若23这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4扩大10倍,则积也扩大10倍,为920。
【例题一】王爷爷坚持每天读书看报,他想订一份《人民日报》关注国家民生大事。订一份《人民日报》一个月花28元,王爷爷每月订一份《人民日报》,一年要花( )元。
A.280 B.308 C.336 D.364
【分析】一年有12个月,用每月花费订报纸钱数乘12,就可以算出一年订报纸花费钱数。
【详解】12×28=336(元)
一年要花336元。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
【例题二】小明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71厘米,他从家到学校共走了198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厘米?合多少米?
【分析】根据题意,也就是求198个71厘米是多少,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估算时把198看作200,把71看作70计算.
【详解】198×71≈14000(厘米),
14000厘米=140米.
答:他家到学校大约有14000厘米,合140米.
【分析】解决此题要注意问题是求“米”数,所以估算出“厘米”数后还要换算成“米”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
【例题三】体育老师买了6个同样的篮球,用了276元,又买了15副羽毛球拍,每副羽毛球拍的价钱和每个篮球的价钱同样多,羽毛球拍用了多少元?
【分析】用276除以6求出每个篮球的价钱,用每个篮球的价钱乘15求出羽毛球拍用了多少钱。
【详解】276÷6×15
=46×15
=690(元)
答:羽毛球拍用了690元。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每个篮球的价钱,再进一步解答。
一、选择题
1.80个55连加的和是多少?列式是:( )。
A.80+55 B.80-55 C.80×55
2.最大的两位数的10倍是(  )
A.99 B.990 C.999
3.下面哪道算式的积最接近4800?你的选择是( )。
A.51×78 B.62×79 C.92×59
4.有些本书要放在5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放340本,总共放( )本书.
A.1700 B.1600 C.1500
5.一个数与88相乘,积在4400-4800之间,这个数可能是( )。
A.46 B.51 C.55
6.一页信纸有18行,每行有22个字,一页信纸大约能写( )个字。
A.300 B.400 C.500
二、填空题
7.148×75的积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8.3×32得96个一,30×32得96个( );30×20得6个( )。
9.两个因数的积是72.46,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3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这两个因数的积是( )。
10.25×80,积是( )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零。
1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20<187 90×( )<712 30×( )<156
12.在18×50的积的后面添上( )个0后就与18×500的积相等。
13.计算12×600时,可以先算( )×( ),得( ),再在乘得的得数末尾添上( )个0。
14.王鹏看一本书,每天看18页,16天看完,这本书有( )页。
15.不计算,在括号里填上“>”“<”或“=”。
135÷5( )135÷3 ◆×25( )24×◆(◆大于0)
700×6( )70×60 96÷3÷2( )96÷(3×2)
三、判断题
16.每个长方形都有4条对称轴。( )
17.45乘62的积与2个45加上60个45的和相等。( )
18.一个因数末尾有一个0,另一个因数末尾也有一个0,积的末尾一定只有两个0。( )
19.60×20+20的结果与60×21的结果相同.( )
20.一个数的4倍是56,这个数的15倍是210。( )
四、计算题
21.直接写出答案.
110×70= 40×30= 125×40=
160×3= 160×40= 300×7=
730+70= 32×4= 25×20=
38×20= 400×5= 130﹣20=
22.竖式计算。
11×43= 24×12= 44×21= 11×11=
23.脱式计算.
(1)53×19 + 237 (2)57×(34 + 48)
(3)1000 - 18×54 (4)(505 - 309)÷7
五、解答题
24.一篇稿件有3700个字,小飞前10分钟打了400个字,后10分钟打了480个字,还剩多少个字没有打
25.班级图书角添置了24套《少儿百科全书》,每套86元,每套6本。
(1)班级图书角一共添置《少儿百科全书》多少本?
(2)添置这些《少儿百科全书》一共用多少元?
26.实验学校买来一些课外读物,平均分给12个班,每班分到45本,还剩下9本。学校一共买来多少本课外读物?
27.一片树林,大约有18排小树,每排约24棵.一共有多少棵小树?
28.金山小学学生食堂每排有35个座位,共有29排,金山小学的食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9.买体育用具.
夏庄小学买4副乒乓球拍和一个篮球,一共要花多少钱?
30.甲、乙二人分别从东、西两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60 m,乙每分钟行70 m,8分钟后两人相遇,东、西两村相距多少米?
31.“少先队林”里去年种了15排树,每排22棵。今年种的树和去年同样多,“少先队林”里现在一共有多少棵树?
参考答案:
1.C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的简便算法用乘法(加数乘加数的个数)。
【详解】根据分析列式为:80×55
故答案为:C
【分析】考查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B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99×10=990;
故答案为:B
3.B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三个选项的算式进行估算,哪一个结果最接近4800,就是要求的答案。
【详解】A.51×78≈50×80=4000
B.62×79≈60×80=4800
C.92×59≈90×60=5400
所以62×79的积最接近4800;
故答案为: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将乘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4.A
【详解】34×5=170,340×5=1700本,故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整数的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及应用的理解,关键学生思维要灵活.
5.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别计算出46×88、51×88、55×88的积,然后再根据计算出的积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A.46×88=4048,4048<4400。
B.51×88=4488,4400<4488<4800。
C.55×88=4840,4840>4800。
由此可知,一个数与88相乘,积在4400-4800之间,这个数可能是51。
故答案为:B
6.B
【分析】每行有22个字,18行共有18个22,即22×18,把22看作20,18看作2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18≈20,22≈20,20×20=400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整数的乘法估算及应用理解。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7.五,万
【详解】试题分析:运用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先求出积,再观察积是几位数以及最高位在哪一位上得解.
解:148×75=11100,
11100是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
故答案为五,万.
分析:解答此题也可以不用计算,利用估算的方法:把148看作150,把75看作80,口算150×80=12000,进一步解答即可.
8. 十 百
【解析】30×32=960,960可以表示96个十,30×20=600,600表示6个百。
【详解】30×32得96个10;30×20得6个百。
【分析】可以求出结果后再考虑乘积表示的含义,也可以把因数进行分拆,比如30×32=3×10×32=96×10,也就表示96个十。
9.7.246
【详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这两个因数的积会缩小10倍,所以这两个因数的积是7.246
故答案为:7.246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判断出积先扩大的倍数,然后判断出积又缩小的倍数,最终判断出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即可判断出这两个因数的积。
10. 四 3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一,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二,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三,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加进位。
【详解】25×80=2000,
2000是四位数,末尾有3个0。
故答案为:四;3
【分析】熟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并能认真计算才不会出错。
11. 9 7 5
【分析】要求最大能填几,用所比较的数除以已知的因数,如果有余数,所得的商就是要填的最大的数;没有余数,所得的商减去1,就是要填的最大的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1)187÷20=9……7,
所以20×9<187;
(2)712÷90=7……82,
所以90×7<712;
(3)156÷30=5……6,
所以30×5<156。
【分析】解决本题关键是熟记乘法口诀,能灵活的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12.1
【分析】根据题意,计算18×50把50看作5个十,先计算18×5=90,然后在积90的末尾填上1个0;计算18×500先计算18×5=90,然后在积90的末尾填上2个0,由此要想它们的积相等,应在18×50的积的后面再添上1个0,由此解答。
【详解】18×50=900,18×500=9000
所以在18×50的积的后面添上1个0后就与18×500的积相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因数的末尾有0的乘法,把这个因数看作几个十或几个百,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13. 12 6 72 2
【分析】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12×600时,可以先算12×6,得72,再在乘得的得数末尾添上2个0。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14.288
【分析】用每天看书页数乘看书天数,即可求出这本书总页数。
【详解】18×16=288(页)
则这本书有288页。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15. < > = =
【分析】(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相同,除数较大,则商较小;
(2)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较大,则积也较大;
(3)700×6、70×60的积都等于7×6的积的末尾加上两个0;
(4)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详解】(1)135÷5<135÷3;
(2)◆×25>24×◆(◆大于0);
(3)700×6=70×60;
(4)96÷3÷2=96÷(3×2)。
【分析】算式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口算或估算出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比较,或先找规律或性质,然后再根据规律或性质进行比较。
16.×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可知,长方形有2个对称轴。
【详解】由分析得:
每个长方形都有2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
【分析】熟练掌握常见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不是它的对称轴。
17.√
【详解】略
18.×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因数分别是20和50,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因数分别是20和50
20×50=1000
1000的末尾有3个0
所以,一个因数末尾有一个0,另一个因数末尾也有一个0,积的末尾一定只有两个0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19.×
【详解】略
20.√
【分析】先用56除以4求这个数是多少,再用这个数乘15求出积,再与210比较判断即可。
【详解】56÷4=14
14×15=210
210=210,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解题关键是先用除法计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再用乘法计算出这个数的15倍是多少。
21.7700,1200,5000,480,6400,2100,800,128,500,760,2000,110
【详解】试题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数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进而简算;
其它算式按照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计算得解.
解:110×70=7700, 40×30=1200, 125×40=5000,
160×3=480, 160×40=6400, 300×7=2100,
730+70=800, 32×4=128, 25×20=500,
38×20=760, 400×5=2000, 130﹣20=110.
分析:此题考查看算式直接写得数,要根据数据和运算符号的特点,灵活选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口算.
22.473;288;924;121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每一位数相乘,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十位对齐, 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详解】11×43=473 24×12=288 44×21=924 11×11=121

23.1244 4674
28 28
【详解】略
24.2820个
【详解】3700-400=3300(个) 3300-480=2820(个)
答:还剩2820个字没有打.
25.(1)144本;(2)2064元
【详解】(1)24×6=144(本)
答:班级图书角一共添置《少儿百科全书》144本。
(2)24×86=2064(元)
答:添置这些《少儿百科全书》一共用2064元。
26.549本
【分析】先用每个班的本数乘上班数,求出12个班一共分了多少本,然后再加上剩下的9本,就是一共有多少本。
【详解】45×12+9
=540+9
=549(本)
答:学校一共买来549本课外读物。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一般复合应用题,先根据求几个几是多少,求出12个班的本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432棵
【详解】试题分析:用每排的棵数,乘上排数,就是一共有多少棵.
解:24×18=432(棵);
答:一共有432棵小树.
分析:解决本题根据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28.1015个座位
【详解】略
29.152元
【详解】试题分析:要求买4副乒乓球拍和一个篮球,一共要花多少钱,先求出买4副乒乓球拍花多少钱,根据题意,也就是求4个23元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进而再加上一个篮球的价钱得解.
解:23×4+60,
=92+60,
=152(元);
答:夏庄小学买4副乒乓球拍和一个篮球,一共要花152元.
分析:解决此题关键是找出与问题相关联的信息,也就是乒乓球拍和篮球的单价,进而根据数量关系解答即可.
30.1040米
【详解】(60+70)×8=1040(米)
答:东、西两村相距1040米.
31.660棵
【分析】先求出去年种了多少棵树,今年种的树和去年同样多,再把今年种的树和去年的树加起来,或者把去年种的棵树乘以2,就是现在有的树。
【详解】22×15×2
=330×2
=660(棵)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两步计算的实际应用,注意看清题中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