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二单元比例(单元复习讲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二单元比例(单元复习讲义)(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比例(单元复习讲义)
(知识梳理+精讲例题+专项练习)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4=9:12 。
2、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3、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5、比例尺的分类:
比例尺根据实际距离是缩小还是扩大,分为缩小比例尺(比例尺1)。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比例尺还可分为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
6、图形的放缩:一幅图放大或缩小,只有按照相同的比来画,画的图才像。
【例题一】一个比例中,两外项的积是6,一个内项是0.75,另一个内项是( )。
A.8 B.6 C.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外项积是6,就说明两个内项的积也是6,再根据一个内项是0.75,求出另一个内项的数值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另一个内项:6÷0.75=8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比例性质的运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
【例题二】
小红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050m,图上距离是( ) cm,这幅示意图的比例尺是( )。
(2)商店在小红家( )方向,距离小红家( )m。
(3)图书馆在小红家正西方向,实际距离为1400m的地方,请在图中用“△”标出图书馆的位置。
【分析】(1)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写出方位,图上距离是2cm,再按照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
(3)图书馆在小红家正西方向,也就是小红家的左边,实际距离为1400m,再按照比例尺计算出图上距离。
【详解】(1)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3cm。
1050m=105000cm
比例尺为:3∶105000=1∶35000
(2)商店在小红家东北方向。
实际距离:2×35000=70000cm=700m
(3)1400m=140000cm
140000÷35000=4cm
【分析】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一致。
【例题三】把一个长方形养鱼池按1∶2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长是4 dm,宽是3 dm.这个养鱼池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详解】4×200=800(dm) 800 dm=80 m
3×200=600(dm) 600 dm=60 m
80×60=4800(m2)
答:这个养鱼池的实际占地面积是4800 m2.
一、选择题
1.观察图,( )的面积∶( )的面积=a∶b。
A.上面;左面 B.前面;左面 C.左面;左面 D.后面;左面
2.用5毫升的蜂蜜兑100毫升水调制成蜂蜜水,如果再加入10毫升的蜂蜜,为了使蜂蜜水的甜度不变,需要加入的水可以是( )。
A.10毫升 B.200毫升 C.原来的3倍 D.原来的4倍
3.甲车和乙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相向开出,6小时后相遇.相遇后,两车仍按原速度前进,当它们相距m千米时,甲车行了全程的60%,乙车行了全程的80%.则甲车行完全程需要(  )小时.
A.10.5 B.π C.m D.14
4.图上2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画在这幅图上,应画( )厘米.
A.4 B.6 C.8 D.10
5.在比例尺是1∶10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实际的直径比是( )
A.1∶10 B.4∶9 C.2∶3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6.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12厘米,一辆汽车上午10时以8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从甲地出发,如果中途不休息,下午( )时可以到达乙地。
7.一幅图上,用4cm表示实际距离40k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8.一个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三数的和是60,减数与差的比是3∶2,被减数是( ),差是( )。
9.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小明打算国庆节和父母一起到北京。他在一幅比例尺为1∶2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成都到北京的距离约为9厘米,成都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10.一种零件长6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应画( )厘米。
11.学校要修建一个长方体水池,在比例尺是1∶200的设计图上,水池的长为12cm、宽为10cm、深为2cm。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
12.工程师在图纸上绘制一种精密零件。零件长4毫米,在图纸上长3.2厘米,这个零件宽2.8毫米,在图纸上宽为( )厘米。
13.如果将一个3cm,宽2cm的长方形放大按2:1的比例尺做图.图上长方形的长是( )cm,宽是( )cm,面积是( ) .
14.在一幅中国地图上,用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75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小刚的家乡到北京的距离是8厘米,小刚的家乡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三、判断题
15.由2.5×4=5×2可以写出比例2.5∶2=4∶5。( )
16.正方形的边长按1∶2的比缩小,那么它的周长和面积也按1∶2的比缩小。( )
17.一种昆虫的实际长度是4mm,用4∶1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应画1mm。( )
18.小圆周长与半径的比和大圆周长与半径的比不可以组成比例。( )
19.一个机器零件长4毫米,画在图纸上长8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1。( )
四、作图题
20.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1)文化宫在博物馆的北偏西50°方向1千米处。
(2)体育场在博物馆的南偏东45°方向1500米处。
五、解答题
21.下面是校园中一小片正方形空地的示意图。学校打算利用这小片空地开发出一个尽可能大的圆形种植园,圆形种植园外的部分种植凤尾竹。
①完成种植园示意图,并在图上标清比例尺。
②计算出种植凤尾竹的面积。
22.一艘战舰的模型,是按照与真实战舰1:50的比制作的,这艘战舰的模型长850 mm,求真实战舰长多少米。
23.你知道吗?儿童体内水分和体重的比约是7∶10,淘气的体重为4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大约是多少千克?(用比例的方法解答)
24.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相距60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4时后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3∶2,客车和货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25.调制两杯甜度一样的糖水,第一杯用了25克糖和200克的水,第二杯水重300克,第二杯应加糖多少克?
26.把一个长3cm,宽1cm的长方形按4:1扩大后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各发生什么变化?
27.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920 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40 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8.下面B、C、D中哪个图是由图A按照2∶1放大得到的?请你找一找,并说明理由。
29.一种微量元素营养液,是用1:1500的比例配制的,现有540千克的纯净水,要配制这样的营养液,需要微量元素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上面、左右、前面、后面的面积,然后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前面的面积=后面的面积=a×b=ab;
左面的面积=b×c=bc;
上面的面积=a×c=ac;
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为
ab∶bc
=(ab÷b)∶(bc÷b)
= a∶c
上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为
ac∶bc
=(ac÷c)∶(bc÷c)
= a∶b
观察图,上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a∶b。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2.B
【分析】根据蜂蜜水的甜度不变,即蜂蜜与水的比值一定,据此列比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需要加入x毫升水。
5∶100=10∶x
5x=100×10
5x=1000
x=200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实际应用,答题的关键是明确蜂蜜水的浓度不变,也就是蜂蜜与水的比值一定。
3.D
【解析】把全程看作是单位“1”,求出m千米对应的分率,要用60%+80%﹣1=,所以全程为m÷=;根据甲车行了全程的60%,乙车行了全程的80%可以求出两车的速度比为60%:80%=3:4,根据全程为,相遇时间为6小时,可以求出两车的速度和,结合按比例分配问题可以求出甲车的速度,再利用时间=路程除以速度可求出甲车行驶全程需要的时间。
【详解】60%+80%﹣1=,
m÷=(千米),
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60%:80%=3:4,
甲乙两车的速度和:÷6=(千米/小时),
甲车的速度:×=(千米/小时),
甲车的时间:÷=14(小时)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行程问题,需要熟练掌握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4.A
【详解】60÷2=30(千米),120÷30=4(厘米)
所以选择A.
5.C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令甲乙两圆的图上直径为2d,3d,根据比例尺可得实际圆的直径分别是20d,30d,由此利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详解】令甲乙两圆的图上直径为2d,3d;
根据比例尺可得实际甲乙两圆的直径分别是20d,30d;
20d∶30d=2∶3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了利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6.4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计算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再根据时间=距离÷速度,代入数据,求出到达乙地的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40×12÷80
=480÷60
=6(时)
上午10时=10时
10时+6时=16时
16时=下午4时
【分析】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以及时间、速度和距离三者的关系,注意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换算。
7.1∶1000000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解答。需要先统一单位再解答。
【详解】40千米=4000000厘米
4∶4000000=1∶1000000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即可解答。
8. 30 12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所以60是被减数的2倍,用60÷2=30即是被减数,减数+差=30,再按照3∶2求出差即可。
【详解】被减数:60÷2=30
30÷(3+2)=6,6×2=12,即差是12。
故答案为:30 12
【分析】此题重点考查已知两数的和以及两数的比,进而求出这两个数。
9.1800
【分析】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用9÷即可求出9厘米的实际距离,再把单位换算成千米。
【详解】9÷
=9×20000000
=180000000(厘米)
180000000厘米=1800千米
成都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800千米。
10.6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6毫米=0.6厘米
0.6×=6(厘米)
一种零件长6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应画6厘米。
【分析】本题考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注意单位名数的统一。
11.480
【分析】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这个游泳池的长和宽的实际长度,进而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即可求出其占地面积。
【详解】12÷=2400(厘米)
2400厘米=24米
10÷=200(厘米)
2000厘米=20米
24×20=480(平方米)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先求出这个水池的长和宽的实际值,进而求其面积。
12.2.24
【分析】结合零件的实际长度、图上长度,求得这幅图纸的比例尺;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来求得在图纸上宽应画为几厘米。
【详解】3.2厘米=32毫米
32∶4=8∶1
2.8×8=22.4(毫米)=2.24(厘米)
【分析】本题的计算围绕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以及比例尺展开,不仅要熟悉其中转换的规律,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3. 6 4 24
【详解】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假设长方形零件的图上距离为x,可列出方程x:3=2:1,解得长方形的长为6cm.同样的方法可计算出宽是4cm .则再根据面积公式计算出面积是24平方厘米.
14. 1∶1500000 120
【分析】(1)根据比例尺的含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解答即可。
(2)要求小刚的家乡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1)75千米=7500000厘米
5∶7500000=1∶1500000
(2)8÷=12000000(厘米)
12000000厘米=120千米
【分析】解答此题应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15.×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转化成比例即可。
【详解】因为2.5×4=5×2,如果2.5是外项,则4也是外项,5和2是内项,则组成的比例是2.5∶5=2∶4或2.5∶2=5∶4,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要学会灵活运用。
16.×
【分析】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按1∶2的比缩小,可以假设原来边长为a,则缩小后的边长为a,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公式:正方形周长=4×边长,将数值代入公式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假设正方形原来边长为a,则缩小后的边长为a,
原来的周长为:4×a=4a,缩小后的周长为:4×a=2a,
4a÷2a=2,则周长按1∶2的比缩小;
原来的面积为:a×a=a2,缩小后的面积为:a×a=a2
a2÷a2=4,则面积按1∶4的比缩小;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需要熟练掌握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其周长和面积公式。
17.×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解答即可。
【详解】4×=16(mm)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灵活变形列式解决问题。
18.×
【详解】略
19.×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把数代入并化简即可(要注意先统一单位)。
【详解】8厘米=80毫米
比例尺=80毫米∶4毫米=20∶1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意义,熟练掌握比例尺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20.(1)(2)见详解
【分析】(1)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博物馆到文化宫的图上距离;再根据地图上方向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博物馆为观测点,确定文化宫的位置;
(2)求出博物馆到体育场的图上距离,再以博物馆为观测点,确定体育场的位置。
【详解】(1)1千米=1000米
1000÷500=2(厘米)
见下图;
(2)1500÷500=3(厘米)
见下图;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以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换算。
21.①见详解;②344平方米。
【分析】①首先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实际距离已知,量出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正方形内最大的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边长,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O为圆心,以正方形边长的为半径即可画出种植园示意图,并标上比例尺。
②种植凤尾竹的面积等于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面积减半径为米的圆面积。根据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圆计算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①量得图中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
40米=4000厘米
5厘米∶4000厘米=1∶800
完成种植园示意图,并在图上标清比例尺(下图):
②402﹣3.14×()2
=402﹣3.14×202
=1600﹣3.14×400
=1600﹣1256
=344(平方米)
答:种植凤尾竹的面积是344平方米。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有: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法、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圆面积的计算等。
22.42.5 m
【详解】850÷=42500(mm)=42.5(m)
答:真实战舰长42.5 m。
23.31.5千克
【分析】已知儿童体内水分和体重的比约是7∶10,设淘气体内的水分大约是x千克,列出比例式7∶10=x∶45,由此解比例即可。
【详解】解:设淘气体内的水分大约是x千克。
7∶10=x∶45
10x=7×45
10x=315
x=31.5
答:他体内的水分大约是31.5千克。
【分析】儿童体内水分和体重的比值是一定的,根据比例的意义即可列出比例。
24.客车:90千米/时;货车:60千米/时
【分析】根据速度=距离÷时间,用600÷4,求出客车和货车的速度和,再根据按比例分配,用客车和货车的速度和×,求出客车速度;再用客车和货车速度和×,求出货车速度,即可解答。
【详解】600÷4=150(千米)
150×
=150×
=90(千米/时)
150×
=150×
=60(千米/时)
答:客车的速度90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
【分析】本题考查速度、时间和距离三者关系,以及按比例分配问题。
25.37.5克
【分析】两杯甜度一样的糖水,糖和水的质量比相等,据此设第二杯应加糖x克,列出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出比例即可。
【详解】解:设第二杯应加糖x克。
200x=25×300
200x=7500
x=37.5
答:第二杯应加糖37.5克。
【分析】本题考查比例的应用。明确糖和水的质量比相等,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6.周长扩大4倍 ,面积扩大16倍。
【解析】略
27.1:4800000
【详解】4.1920 km=192000000 cm
40:192000000=1:48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800000。
28.D图;因为该图长和宽都是图A的2倍。
【分析】通过对图A的观察,该图是一个长方形,长为3格,宽为2格,按照2∶1放大,即把该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乘2,求出放大后的图片的长和宽的格子数量,对比选项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3×2=6(格)
2×2=4(格)
放大后的图片也是长方形,长为6格,宽为4格,所以是D。
答:D图是由图A按照2∶1放大得到的;理由:因为该图长和宽都是图A的2倍。
【分析】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按照2∶1放大也就是扩大到原来图片的2倍。
29.0.36千克
【分析】营养液是按照1:1500的比例配制的,其中水已经有540千克,再除以营养的比例就可以求出微量元素的质量。
【详解】540× = 0.36(千克)
答:需要微量元素0.36千克。
【分析】本题主要查考比例在实际应用题中的运用。注意本题中的1:1500的比中前项代表微量元素的质量,后项代表水的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