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保护数字身份 教学设计课题 保护数字身份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教材分析 《保护数字身份》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四单元的重要一课。本课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对数字身份的潜在威胁,掌握有效的保护措施,提升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操作指南,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传播途径,学会防范和应对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习惯,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数字身份,避免泄露和被盗用。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数字身份,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字身份的重要性,了解计算机病毒对数字身份的潜在威胁,形成保护个人数字信息安全的意识,能够主动采取措施防范计算机病毒。计算思维: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计算机病毒入侵的基本方法,如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等。同时,能够运用计算思维分析数字身份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合理的保护策略。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数字身份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设置复杂密码、避免在公共网络下操作敏感信息等。同时,鼓励学生探索更多数字化学习的途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信息社会责任: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保护数字身份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传播计算机病毒,不泄露他人数字身份信息。同时,能够积极参与数字环境的维护,向他人宣传数字身份保护的重要性,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重点 了解计算机病毒。难点 掌握如何保护数字身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因计算机病毒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新闻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吗?这对我们的数字身份有什么影响?” 观察图片或视频片段,认真听讲。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达自己对个人信息泄露的初步认识。 通过真实的案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讲授新课 环节一:了解计算机病毒教师活动:讲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以及传播途径。展示计算机病毒造成危害的案例,强调保护数字身份的重要性。环节二:掌握保护数字身份的方法教师活动:列举并讲解保护数字身份的基本方法,如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新软件、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等。演示如何设置安全密码和启用防病毒软件。环节三: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师活动:分享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小故事或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信息安全意识,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认真听讲,记录计算机病毒的关键信息。思考并讨论计算机病毒对个人数字身份安全的潜在威胁。听讲并记忆保护数字身份的方法。跟随教师的演示,尝试设置安全密码和启用防病毒软件。听讲并思考信息安全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提出加强信息安全的具体措施。 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其对个人数字身份安全的威胁,增强防范意识。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保护数字身份的具体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故事分享和讨论,加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保护个人数字身份的习惯。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与保护数字身份相关的练习题,如识别安全密码、判断防病毒软件的有效性等。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纠正。 独立完成教师设计的练习题。认真听取教师的点评和纠正,加深对保护数字身份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保护数字身份方法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数字身份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保护数字身份重要性的认识。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对保护数字身份重要性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意愿。板书 保护数字身份计算机病毒保护数字身份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