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3课 保护数字身份 教案10 三上信息科技苏科版(20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第3课 保护数字身份 教案10 三上信息科技苏科版(2023)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保护数字身份 教学设计
课题 保护数字身份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保护数字身份》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四单元的重要一课。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及其危害,掌握保护数字身份的方法和技巧。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操作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数字身份的重要性,学习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增强信息安全意识,还能够掌握实用的操作技能,有效保护自己的数字身份,为今后的信息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
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保护数字身份的重要性,了解计算机病毒对数字身份安全的威胁,形成对信息安全问题的敏锐感知和主动防范的意识。计算思维: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分析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传播方式,理解数字身份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学生能够掌握数字身份保护的基本技能,如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新软件、避免在公共网络下操作等。同时,鼓励学生探索数字化学习的新途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个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社会责任:
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保护数字身份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自觉遵守信息安全规则,不参与传播计算机病毒等恶意行为。同时,能够积极向他人宣传数字身份保护的重要性,参与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展现良好的信息社会责任。
重点 了解计算机病毒。
难点 掌握如何保护数字身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因数字身份被盗用而引发的真实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数字身份是如何被盗用的吗?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数字身份?” 观看案例展示,认真听讲,对数字身份保护产生好奇心。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真实案例的导入,激发学生对数字身份保护的兴趣,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环节一:了解计算机病毒教师活动:讲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传播方式和危害,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病毒对数字身份的威胁。通过演示或视频展示计算机病毒发作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危害。环节二:掌握数字身份保护方法教师活动:列举并讲解保护数字身份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新软件、不轻信陌生链接等。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环节三:实践操作教师活动:设计一些实践操作任务,如设置复杂的密码、更新软件等,指导学生完成。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操作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认真听讲,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观看演示或视频,感受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听讲并记忆数字身份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参与案例分析,思考并理解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实践操作任务。接受教师的点评和指导,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操作方式。 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对数字身份的威胁,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数字身份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学生对数字身份保护方法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与数字身份保护相关的练习题,如判断题、选择题等。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纠正。 独立完成教师设计的练习题。认真听取教师的点评和纠正,加深对数字身份保护的理解。 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数字身份保护方法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数字身份保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数字身份,做到防患于未然。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数字身份保护的理解和记忆。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的数字身份。 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强调数字身份保护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意愿。
板书 保护数字身份计算机病毒保护数字身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