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真分数和假分数》表格式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年级下《真分数和假分数》表格式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真分数和假分数》 主备人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 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第 53 页例题 1、2. 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在三年级初步熟悉分数的基础上,先是教学分数的意义、熟悉分数单位:然后以对分数单位的熟悉为基础,熟悉真分数和假分数,拓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真分数和假分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已经认识的单位“1”,概括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数有大小之分,就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能正确区分真、假分数,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20%的学生不知道区分分子与分母大小,60%的学生能够将分数与单位“1”进行比较。12%的学生能够认识到分数分子分母存在联系,并能将其与单位“1”结合起来。8%的学生很茫然,不知道怎样下笔,离不开老师,总抬头问老师怎么写,怕写错,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在学习真假分数时,应将引导学生对这些分数进行分类,揭示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带分数作为重点。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后应达成的目标。目标要站在学生角度制定,应用行为动词,如描述目标的了解、理解、掌握、应用; 描述过程的经历、体验、探索等。要求具体、可操作。)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理地、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总结的能力,并能解决一些有关问题。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 难点:假分数意义的理解和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分数。
5.学习活动设计(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模型建构、课堂检测、总结反馈几个步骤。其中课堂检测 部分要作为一个重点,精心设计习题,穿插在各个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 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等) 师: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哪几类呢 板书:真分数和假分数 学生活动(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 与教的环节对应) 学生随意回答 学生把答案分类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精心设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巧妙地打破了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式,比较自然地引入新课。
环节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
出示ppt例1。 师:把每个圆都看作单位“1”,都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是几分之几 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 师: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它们各有几个相应的分数单位 师:通过刚才的涂色,你有什么发现 比较上面的三个分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涂色表示相应的分数,然后同桌交流。 生1:第一个圆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三分之一,涂色部分表示三分之一。 生2:第二个圆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四分之一,涂色部分表示四分之三。 生3:第三个圆平均分成了6份,每份是六分之一,涂色部分表示六分之五。 生1:第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三分之一,它有1个相应的分数单位。 生2:第二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四分之一,它有3个相应的分数单位。 生3:第三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六分之一,它有5个相应的分数单位。 生:我发现涂色部分都不满1个单位,这三个分数的分子都比分母小,而且它们都小于1。
师: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都叫做真分数,真分数都小于1。(板书) 2. 投影出示例2。 师:把一个圆作为单位“1”,涂色表示各个分数。 师:通过刚才的涂色,你有什么发现 比较这三个分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提示:比较每个分数中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看看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 师: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都叫做假分数,假分数都大于1或等于1。(板书) 小结:有些假分数的分子恰好是分母的倍数,它们实际上是整数;有些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样的假分数可以写成带分数。 学生涂色表示相应的分数,然后同桌交流。 生:我发现涂色部分有的正好是1个单位,有的大于1个单位,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它们都大于1或等于1。
设计意图: 引导观察图形,比较真分数、假分数的值与1的大小关系,从而真正掌握真假分数的特征。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环节三:实践应用,随堂检测。
1.摘桃子,连一连。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中相互交流,集体订正。
2.下列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将它们填在下面的 里。 3.判断:假分数一定大于1,真分数一定小于1。 ( ) 4.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        );分子是6的假分数有(       )。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学生展示做题答案,学生讲解做题思路,集体订正。 其他学生提出疑问,并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由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错在没有理解假分数的特征。当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等时,它的分数值是1,因此说假分数一定大于1是错误的。)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学生展示做题答案,学生讲解做题思路,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及时反馈,发现问题,针对有问题学生进行帮助,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环节四:总结提升 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1.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小于1。 生2.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大于1或等于 生3. 带分数:整数和真分数组合而成。
6.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整数和真分数组合而成。
7.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 与改进设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