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子集和补集 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子集和补集 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子集和补集》教案
课题 1.1.2子集和补集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高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了解子集的概念以及补集的概念; 2.直观想象:理解子集和补集的相关性质; 3.数学运算:能够判断一些集合之间的关系;
重点 难点 重点:子集、补集的含义 难点:子集和补集的综合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白马非马的故事吗? 这天,正巧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 关吏说,“你人可入关,但马不能”。 公孙龙辩道:“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 ”
关吏说:“白马是马”。
公孙龙说:“我公孙龙是龙吗 ”
关吏一愣,但仍坚持说:“按照规定只要是赵国的马就不能入关,管你是白马还是黑马。”
公孙龙微微一笑,道:“‘马’是指名称而言,‘白’是指颜色而说,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白马’这个概念,分开来就是‘白和马’或‘马’和‘白’,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说你要马,给黄马、黑马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马,给黑马、给黄马就不可以,由此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所以说白马非马。”
关吏越听越迷糊,被公孙龙这套高谈阔论搞得晕头转向,被侃晕了,不知该如何对答,无奈只好让公孙龙骑白马过关。 同学们,你们觉得白马是马吗?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一):子集 想一想,下面两个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A={3,5,7},B=(2,8]; (2)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 这种集合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可以发现: (1)中的集合A的每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 (2)中的集合A与集合B也有这种关系。 如果集合A的每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就说A包含于B,或者说B包含于A,记作A B(或B A),读作“A包含于B” (或“B包含于A”),此时,称A是B的一个子集。 如果A B并且B A,就说两个集合相等,记做A=B; 如果A B并且AB,就说A是B的真子集,记作A B,读作“A真包含于B”. 想一想:如何用几何方法来表示这一集合关系呢? 一般用韦恩图来表示包含关系。大圆和小圆分别表示两个集合;小圆画在大圆内,表示前者是后者的真子集,如下图所示: A B 练一练 设S={R,B,G}是计算机作图的三种基本色——红、蓝、绿组成的集合,写出S的所有子集。 答案:(1)空集 是所有集合的子集; (2)含有一个元素的子集:{R},{B},{G}; (3)含有两个元素的子集:{R,B},{R,G},{B,G}; (4)含有三个元素的子集:{R,B,G}. 相关性质: (1)任何一个集合是他自身的子集; (2)空集包含于任一集合,是任一集合的子集; (3)包含关系有传递性: 若A B,B C,则A C; 若A B,B C,则A C。 新知探究(二):补集 看看下面两个例子: (1)下象棋时,看棋盘上的局势,就知道被吃掉的棋子有哪些; (2)上课时,看看教室里的同学,就知道谁没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棋盘里的所有棋子、教室里的全部同学分别组成了一个大集合,每个棋子和每位同学分别是这两个集合中的元素,所以可以按照上述方法找出被吃掉的棋子和没来的同学。 想一想,除了子集之外,集合之间还存在什么关系呢? 如果在某个特定的场合,要讨论的对象都是集合U的元素和子集,就可以约定把集合U叫作全集(或基本集)。 若A是全集U的子集,U中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子集叫作A的补集,记作,即. 其韦恩图表示如下: 练一练: 把区间[ 0,1 ]看成全集,写出它的下列子集的补集: A=(0,1);B={1};C={};D=[ 0,1 ] 注 意:的补集可以记作 答 案:;; 相关性质: (1); (2); (3),.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1、已知集合A,写出集合A的所有子集和真子集 解析:A 集合A的所有子集是: 、、、、 、 、 、 。 在上述子集中,除去集合A本身,即,剩下的都是A的真子集。 2、全集I=R,集合M={},P={},并且M ,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 2______. 解:由题意可得M={}={} ∴ M (-∞, ] ∴ 2 3、已知全集I={2,3,},A={2,||},{5},求实数的值。 答案: 解:由 _ ={5}知5∈I ∴ ^2 2 3=5 解得 =4或 2 当 =4时,A={2,3}符合题意; 当 = 2时,A={2,9} ,不符合题意,舍去 ∴ =4 拓展提高 已知集合M=,集合P=,试判断M与P的关系,试说明理由。 答案:P 解: 设. ∵ , ∴ . ∴ ,故. 当=0时, =1, ∴ 1. ∵ , ∴ ∴1 ,即 . 综上所述,P 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完成3个练习题。 通过思考,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和能力.
课堂小结 子集; 补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