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观察系统 教学课件(共16张PPT)+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设计 五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观察系统 教学课件(共16张PPT)+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设计 五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情境导入:
本单元项目式 主题:生活中的系统
观察身边的各种系统,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它们都能有效运行吗 如何优化它们呢
情境导入:
本单元项目式 主题:生活中的系统
人们通过对系统的观察和分析来认识系统,了解它们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找到有效管理、控制和优化系统的方案,让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
单元问题:
本单元项目式 主题:生活中的系统
想一想
为什么身边的事物都可以称为系统
从系统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事物会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
《1.3观察系统》
2023年浙江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
-第1单元 生活中的系统 -
珠珠老师
信息科技 课件
2022新版课标内容
1
活动1:观察身边的系统
2
活动2:分析系统的结构
《目录》
信息科技
01
观察身边的系统
活动1
01.知识点讲解
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功能和要素两个不同角度对系统进行观察从功能角度观察系统
系统具有目的性,任何一个系统都能输出特定的功能。生活场景中存在的某些“现象”可以帮助人们识别特定的系统。
如校园里会播放音乐铃声提醒上下课,通过这个“现象”,可以从校园里找出音乐铃声系统。
活动1:观察身边的系统
01
01.知识点讲解
再如某些校园里可以随时随地连上无线网络,通过这个“现象”,可以确定校园里安装了无线网络系统。
活动1:观察身边的系统
01
01.知识点讲解
从要素角度观察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通过系统中的部分要素,可以发现完整的系统。
如观察房间里是否有空调内机或者格栅出风口,可以初步推断房间内是否安装空调系统; 观察教室里是否有投影机或者一体机,可以初步推断教室中是否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
除了从功能、要素角度观察系统,还可以从系统的结构、系统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角度观察系统。
活动1:观察身边的系统
01
02
分析系统的结构
活动2
01.知识点讲解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地认识系统,通常会对系统进行结构分析
系统结构分析的一般步骤
系统结构分析通常需要经过要素分析、关系分析两个步骤
要素分析:找出系统构成要素,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罗列出来
关系分析:梳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用合适的方式将这些关系呈现出来。
活动2:分析系统的结构
02
01.知识点讲解
系统结构分析的常用方法
系统框图是一种用来表示系统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图示,它能够直观展示系统结构。
活动2:分析系统的结构
02
01.知识点讲解
用系统框图来分析和解构系统
在系统框图中,方框用来表示组成系统的要素,线条用来表示要素之间的关系。
如自动喷淋系统是现代农业常用的控制系统,可以用以下框图表示它的结构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活动2:分析系统的结构
02
观察校园中的某个系统,发现其功能上的问题或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练习
1
活动1:观察身边的系统
2
活动2:分析系统的结构
《目录》
信息科技
《感谢观看》
- Thank for Viewing -
珠珠老师
2023年浙江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1.3观察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2022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本节课分为两个活动:“观察身边的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两部分内容组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升信息社会责任,综合提升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指向
1、观察了解身边的系统;(信息意识) 2、分析并了解系统的结构(信息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观察了解身边的系统; 设计原因:了解系统与子系统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知识点的渗透需要作为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 分析并了解系统的结构 设计原因:分析结构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此部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高,应作为难点内容。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引入:观察身边的各种系统,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它们都能有效运行吗 如何优化它们呢 学生听教师引导生活中的案例,学生讨论,回答提问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对系统的学习兴趣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新知讲授(3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1:观察身边的系统 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功能和要素两个不同角度对系统进行观察从功能角度观察系统 系统具有目的性,任何一个系统都能输出特定的功能。生活场景中存在的某些“现象”可以帮助人们识别特定的系统。 如校园里会播放音乐铃声提醒上下课,通过这个“现象”,可以从校园里找出音乐铃声系统。从要素角度观察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通过系统中的部分要素,可以发现完整的系统。如观察房间里是否有空调内机或者格栅出风口,可以初步推断房间内是否安装空调系统: 观察教室里是否有投影机或者一体机,可以初步推断教室中是否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 除了从功能、要素角度观察系统,还可以从系统的结构、系统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角度观察系统。 活动2:分析系统的结构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地认识系统,通常会对系统进行结构分析 系统结构分析的一般步骤。系统结构分析通常需要经过要素分析、关系分析两个步骤。 要素分析:找出系统构成要素,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罗列出来。关系分析:梳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用合适的方式将这些关系呈现出来。 系统结构分析的常用方法。系统框图是一种用来表示系统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图示,它能够直观展示系统结构。 用系统框图来分析和解构系统。在系统框图中,方框用来表示组成系统的要素,线条用来表示要素之间的关系。如自动喷淋系统是现代农业常用的控制系统,可以用以下框图表示它的结构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 活动1:观察身边的系统 小组合作探究 观察身边的各种系统,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它们都能有效运行吗 如何优化它们呢 活动2:分析系统的结构 小组合作交流 观察校园中的某个系统,发现其功能上的问题或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3、课堂小结(7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总结本课内容: 活动1:观察身边的系统 活动2:分析系统的结构 学生一同回答并梳理知识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共1张PPT)
学习单
1
活动1:浏览网页
观察身边的各种系统,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它们都能有效运行吗 如何优化它们呢
思考与讨论
班级:5年__班
组别:______
2
活动2:分析系统的结构
观察校园中的某个系统,发现其功能上的问题或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思考与讨论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1.3观察系统》作业设计
作业分析
作业类型 基础型作业 探究型作业 实践型作业 跨学科综合作业
作业类别 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
应用场景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课后作业
作业对象 全体学生作业 学生根据情况可选作业
设计思路 通过比较、综合、拓展,巩固本节课知识点,举一反三,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新知,沟通交流,提升协作能力。
作业内容
【难度等级:★★★】观察校园中的某个系统,发现其功能上的问题或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