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函数与方程》教案课题 4.4函数与方程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高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理解函数与方程的关系 2.逻辑推理:通过课堂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数学建模:掌握函数的相关知识,为函数的学习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能学习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直观想象: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 5.数学运算:理解计算函数零点的二分法重点 难点 重点:利用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函数图像的交点之间的关联性,合理选择方法,判断根的个数及分布 难点:理解在利用“二分法”过程中的程序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 从函数图象可以看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的零点,即该函数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因此,对于不能用公式法求根的方程来说,可以将它与函数联系起来,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从而求出方程的根。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如图,当逐渐增加时,如果连续变化且有,则存在点,使得。如果知道在区间[]内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就进一步判定: 方程在内恰有一个根。 练一练: 讨论三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与分布情况。 解:函数图象如图,由图可得: 在区间(-1,0)、(0,1)和(2,3)内各有一个零点 ∵ 在()上为负, 在()上为正 ∴ 只有这三个零点 ∴ 原方程有三个根,分别位于(-1,0)、(0,1)和(2,3)上 函数零点的判定技巧: (1)若上连续且单调,则函数在内只有一个零点; (2)若上连续且单调,则函数在内一定没有零点; (3)若上不单调,则零点情况不确定; (4)若是零点。 新知探究(二):计算函数零点的二分法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10km长的线路,在该线路上有200多个电线杆。 想一想:维修工人应怎样最合理的迅速查出故障所在地呢? 线路如上图所示,工人首先从线路的中点C查起,如果CB段正常,就选择CA的中点D测试;如果DA段正常,就选择DC段的中点E继续测试,以此类推。像这种检修道路的方法叫作二分法。 二分法可用于寻找函数的零点,迅速缩小所搜范围,接近零点的准确位置。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1、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 A. B. C. D. 解:由 又∵ 的另外两个根是1,2 ∴ ∴ 当 ∴ ∴ 2、证明函数恰有两个零点。 证明:由题意可画出函数图象如图: ∵ 当 ∴ 函数有两个零点 3、方程 解:方程的两根为: 要使得两根均大于1,只需要小根即可 解得: 拓展提高 已知二次函数,求下列条件下实数的取值范围。 (1)一个零点大于1,一个零点小于1; (2)一个零点在(0,1)内,另一个零点在(6,8)内。 答案: (1); (2). 解:(1)由题意可得: ∴ (2)由题意可得: ∴ 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完成3个练习题。 通过思考,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和能力.课堂小结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计算函数零点的二分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