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指数函数》教案课题 4.2指数函数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高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 2.逻辑推理:通过课堂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数学建模:掌握函数的相关知识,为函数的学习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能学习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直观想象:理解指数函数的运算性质; 5.数学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重点 难点 重点: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探究并理解指数函数的简单性质 难点:通过实例建立指数函数模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 早年间,粮食极度短缺的中国从南美引进水葫芦,广泛放养于南方乡村河塘。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极强,以无性繁殖为主。一株水葫芦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五天就能繁殖一株新植株。水葫芦可以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成分而净化污水,而水葫芦过多会覆盖水面,堵塞河道。 你能列出水葫芦增长的函数模型吗? 假设开始增长前水葫芦数量为,适宜条件存在天数为,增长后数量为,那么: 指数型增长 一般地,函数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前的系数为1.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一):指数爆炸与指数衰减 已知水葫芦增长的函数模型,假设一年中只有3个月适宜水葫芦生长,试计算3个月后一株水葫芦会增长到多少呢? 由此可见,水葫芦增长速度极快,称得上爆炸性增长,通常我们也将这种增长形式叫作指数爆炸。与之相反的增长形式,称之为指数衰减。 简单了解指数爆炸与指数衰减的概念: 当底数时,指数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长而增大,底数较大时指数函数值增长速度惊人,被称为指数爆炸; 反之,当底数时,指数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长而缩小以致无限接近于0,叫作指数衰减。 新知探究(二):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对任意正数; 对任意正数; 对 对。 观察指数函数图象,试总结指数函数的特点及性质: 从图象可以看出指数函数有如下性质: (1)图象总在轴上方,且图象与轴永不相交,值域是(0,+); (2)图象恒过点(0,1),用式子表示就是; (3)函数是区间()上的增函数。 练一练: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指数函数? (1);(2) ;(3) ; (4) ;(5) ; (6) . 分析:形如的函数才是指数函数。 答案:(1)、(6),其余函数均不是指数函数。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1、函数为常数,则下列正确的是(D ) A. B. C. D. 2、函数 A. B. C. D. 3、求函数 答案:定义域为 解: ∵ ∴ 即值域为 拓展提高 函数在[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6,求的值。 分析:解决指数函数问题一定要注意对底数进行讨论,本题求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无论增减都是相同的,因此不需要讨论。 解: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 又∵ ∴ 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完成3个练习题。 通过思考,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和能力.课堂小结 指数爆炸与指数衰减;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