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实数指数幂和幂函数 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实数指数幂和幂函数 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实数指数幂和幂函数》教案
课题 4.1实数指数幂和幂函数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高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以及幂函数的意义 2.逻辑推理:通过课堂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数学建模:掌握函数的相关知识,为函数的学习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能学习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直观想象:理解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5.数学运算:理解根式的概念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实数指数幂概念及运算;通过集中特殊幂函数了解幂函数的性质 难点:理解非整数指数幂(尤其是无理数指数幂)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 试一试:一张纸最多可以对折多少次? 尝试之后可以发现,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能令第八次折得上去 第一次对折厚度为2,面积为0.5 第二次对折厚度为4,面积为0.25 第三次对折厚度为8,面积为0.125 第八次对折厚度为256,面积为0.00390625 可见纸的厚度随着对折的次数成倍增加,而面积成倍减少。再加上纸本身的张力,将一张纸对折九次比将512张纸对折要更困难。 思考:这种成倍的变化应当以怎样的数学形式呈现呢?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一):有理数指数幂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并知道以下运算法则: 思考一下,如何将整数指数幂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呢 此时,需要引入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两个概念。 若一个实数,就说 当是奇数时,数; 当是偶数时,正数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其中正的。 根式运算比较复杂,常常要先把根式化为同次根式再按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引入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就可以大大简化根式运算: 当 由此,便可以将整数指数幂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 在 练一练: 计算下列各式: (1); (2); (3). 答案:(1) (2); (3) 注意根式的几点性质: (1) (2)当 ; 当 ; 新知探究(二):无理数指数幂 已知对任意正整数,若则那么,对于任意正有理数,和1之间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呢? 设 则 进一步可推知 由此可得有理数指数幂的基本不等式: 对任意正数; 对任意正数 在实际问题中,指数幂既可以是有理数,也可以是无理数。当是无理数时,即称为无理数指数幂,上述有理数指数幂的基本不等式仍成立。由此可得一般的幂运算基本不等式: 对任意的正数. 对任意的负数. 新知探究(三):幂函数 一个棱长为的正方体,所有棱长加起来是所有面的面积加起来是而这个正方体的体积为。 的函数,它们有统一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函数叫作幂函数,叫作幂指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无理数,可正可负。 正整数次幂函数 分数次幂函数 负整数数次幂函数 思考:你能根据右图总结出幂函数图象的特点吗? 一般地,对于实数次幂函数: (1)当,函数图象过(0,0)和(1,1)两点; (2)当上有定义且递减,值域为,函数图象过点(1,1),向上且与轴正向无限接近,向右与轴正向无限接近。 练一练: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2);(3), 解析:比较两个幂的大小要看是底数相同还是指数相同。 答案:(1)函数 (2)函数 (3),∴ 比较两个幂的大小的关键是搞清楚底数与指数是否相同: (1)若底数相同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 (2)若指数相同利用幂函数的性质; (3)若指数、底数皆不同,考虑用中间值法。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1、下列函数中是幂函数的是( B ) (1);(2); (3);(4);(5); (6);(7);(8) A.(1)(2)(3)(4) B.(1)(4) C.(2)(4)(5)(6) D.(2)(4)(7) 2、把下列根式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 (1);(2);(3). 答案: (1);(2);(3). 3、求值: (1); (2); (3) 答案:(1) 拓展提高 设函数在[2,4]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解:由在[2,4]上恒成立, 可得 上恒成立 函数 ∴ ∴ 即 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完成3个练习题。 通过思考,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和能力.
课堂小结 有理数指数幂; 无理数指数幂; 幂函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