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课题 5.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高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逻辑推理:通过课堂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数学运算:准确运算诱导公式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理解并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难点:利用单位圆构造三角函数线,了解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与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 思考一下,在初中是怎样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的? 在直角坐标系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一):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设是一个任意角,则利用P的坐标()定义: 以上三个比值分别称为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
y= 、y= 、y= 分别叫作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以上三种函数都称为三角函数。 取r= 1,即让点P在单位圆上,则=y,=x,x、y均可用线段表示,如图所示: 将DP看作有方向的线段,D为起点,P为终点,则: DP=y= ; 将OD看作有方向的线段,O为起点,D为终点,则: OD=x=; 将AT看作有方向的线段,A为起点,T为终点,则: . 由此,称DP为角的正弦线,OD为角的余弦线,AT为角的正切线,以上三线统称为三角函数线。 练一练: 设sinθ < 0且tanθ > 0,试确定θ是第几象限角。 解:
∵ sinθ<0
∴ θ是第三或第四象限的角或终边在y轴负半轴上 又∵ tanθ>0
∴ θ是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 θ是第三象限角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如图: 新知探究(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在直角三角形OP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把DP=,OD=代入,得 =1 又由角的终边OP上点P的坐标及正切函数的定义得 当时,有 以上两式即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新知探究(三):诱导公式 公式一: 其中 利用单位圆的对称性来研究一些角的终边所具有的某些特殊关系(关于坐标轴对称或关于原点对称等),进而可以将这些角进行转化,从而得到: 公式二: 公式三: 公式四: 利用公式一至四,就可将任意角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进行计算。 在锐角三角函数中,有角与它的余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如下: 该关系式对于任意角仍成立,因此: 公式五: 当角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还可以得到: 当角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还可以得到: 以上关于角及其相关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统称为诱导公式。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1、以上关于角及其相关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统称为诱导公式。 解:根据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即可求解 由是第四象限角可知>0 ∴ , 2、已知+ =的值。 解:由题意得, 即 将 ,得 = 3、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 (1);(2) (3) 答案:(1) =- ; (2) = =- ; (3) 拓展提高 设 解:由 (1)可得: (2) 由 ∴ 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完成3个练习题。 通过思考,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和能力.
课堂小结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诱导公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