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扩音系统的控制 教学课件(共14张PPT)+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设计 六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扩音系统的控制 教学课件(共14张PPT)+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设计 六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情境导入:
本单元项目式 主题:扩音系统
扩音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受到外界环境噪声干扰,导致输出音量不稳定、波动大,影响扩音效果。针对该问题,如何对扩音系统进行优化?
探索与讨论
《第13课 扩音系统的控制》
2023年浙江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
-第3单元 扩音系统 -
珠珠老师
信息科技 课件
2022新版课标内容
1
扩音系统的反馈设计
2
扩音系统的反馈实现
《目录》
信息科技
01
扩音系统的反馈设计
01.知识点讲解
扩音系统的反馈设计
01
扩音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噪声的大小自动调整播放音量,以确保声音的清晰度和舒适度。
在扩音系统的实际使用中,声音检测装置获取环境声音(包含系统输出声音和环境噪声),将其反馈到输入端,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阈值,则增大播放的音量;若小于阈值,则减小播放的音量,最终实现音量的自动调节。
扩音系统的反馈设计图示
02
扩音系统的反馈实现
01.知识点讲解
为了在不同环境中能听到稳定的声音,可以通过实时检测环境噪声的变化,利用自动增大或减小音量来实现稳定输出,确保扩音系统的扩音效果。
实现扩音系统的反馈的主要步骤是:问题描述、算法描述和程序实现。
问题描述
使用麦克风采集环境噪声,当这个连续量大于或小于设定的阈值,生成相应的开关量,增大或减小音乐播放的音量,循环往复,最终实现音量的自动调节。
扩音系统的反馈实现
02
01.知识点讲解
扩音系统的反馈实现
02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自动控制的扩音系统,使声音可以稳定输出。
试一试
01.知识点讲解
扩音系统的反馈实现
02
算法描述
计算机播放音乐时,如果环境噪声音量大于阈值,就自动增大音乐播放的音量,否则(噪声音量小于或等于阈值)自动减小音量。
实现扩音系统反馈的算法描述
01.知识点讲解
在整个算法实现过程中,将环境噪声量阈值设定为200,如果实时采集到的环境噪声量大于阈值200,条件判断为真,设置播放音量为﹣3.34(相当于计算机的音量数值为80);如果条件判断为假,设置播放音量为﹣7.63(相当于计算机的音量数值为60)。
扩音系统的反馈实现
02
扩音系统反馈的算法流程图
01.知识点讲解
程序实现
针对上述算法,用 Python 语言编写的程序如下:
扩音系统的反馈实现
02
扩音系统反馈的算法流程图
总结
信息科技
1
扩音系统的反馈设计
2
扩音系统的反馈实现
空调在制冷时,将温度设定为26℃,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实现精确的室温控制。用流程图表示该控制过程。
巩固练习
《感谢观看》
- Thank for Viewing -
珠珠老师
2023年浙江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下册《第13课 扩音系统的控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2023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本节课由“扩音系统的反馈设计”“扩音系统的反馈实现”两部分内容组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升信息社会责任,综合提升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指向
1、能够画图表示扩音系统的反馈设计(信息意识) 2、可以借助例子清晰阐述实现扩音系统的反馈的每个步骤(信息意识、计算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画图表示扩音系统的反馈设计 设计原因:了解控制的形态并进行区分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知识点的渗透需要作为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 可以借助例子清晰阐述实现扩音系统的反馈的每个步骤 设计原因:考验学生的技术掌握和问题解决能力,所以此部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高,应作为难点内容。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引入: 讨论:扩音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受到外界环境噪声干扰,导致输出音量不稳定、波动大,影响扩音效果。针对该问题,如何对扩音系统进行优化? 学生听教师引导生活中的案例,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对扩音系统的控制的学习兴趣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新知讲授(3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扩音系统的反馈设计 知识讲解 扩音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噪声的大小自动调整播放音量,以确保声音的清晰度和舒适度。 在扩音系统的实际使用中,声音检测装置获取环境声音(包含系统输出声音和环境噪声),将其反馈到输入端,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阈值,则增大播放的音量;若小于阈值,则减小播放的音量,最终实现音量的自动调节。 2:扩音系统的反馈实现 为了在不同环境中能听到稳定的声音,可以通过实时检测环境噪声的变化,利用自动增大或减小音量来实现稳定输出,确保扩音系统的扩音效果。 实现扩音系统的反馈的主要步骤是:问题描述、算法描述和程序实现。 问题描述 使用麦克风采集环境噪声,当这个连续量大于或小于设定的阈值,生成相应的开关量,增大或减小音乐播放的音量,循环往复,最终实现音量的自动调节。 试一试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自动控制的扩音系统,使声音可以稳定输出。 算法描述 计算机播放音乐时,如果环境噪声音量大于阈值,就自动增大音乐播放的音量,否则(噪声音量小于或等于阈值)自动减小音量。 在整个算法实现过程中,将环境噪声量阈值设定为200,如果实时采集到的环境噪声量大于阈值200,条件判断为真,设置播放音量为-3.34(相当于计算机的音量数值为80);如果条件判断为假,设置播放音量为﹣7.63(相当于计算机的音量数值为60)。 程序实现 针对上述算法,用 Python 语言编写的程序如下: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 动手实践:设计制作一个可以自动控制的扩音系统,使声音可以稳定输出。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3、课堂小结(7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总结本课内容: 1:扩音系统的反馈设计 2:扩音系统的反馈实现 课后作业: 空调在制冷时,将温度设定为26℃,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实现精确的室温控制。用流程图表示该控制过程。 学生一同回答并梳理知识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共1张PPT)
学习单
1
讨论
扩音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受到外界环境噪声干扰,导致输出音量不稳定、波动大,影响扩音效果。针对该问题,如何对扩音系统进行优化
班级:6年__班
组别:______
探索与讨论
2
扩音系统的反馈实现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自动控制的扩音系统,使声音可以稳定输出。
试一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第13课 扩音系统的控制》作业设计
作业分析
作业类型 基础型作业 探究型作业 实践型作业 跨学科综合作业
作业类别 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
应用场景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课后作业
作业对象 全体学生作业 学生根据情况可选作业
设计思路 通过比较、综合、拓展,巩固本节课知识点,举一反三,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新知,沟通交流,提升协作能力。
作业内容
【难度等级:★★★】 空调在制冷时,将温度设定为26℃,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实现精确的室温控制。用流程图表示该控制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