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1 平均数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理。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法(2)用公式计算:平均数=总数÷份数例1: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12,另有2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15,那么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A.13 B.13.5 C.14答案:C分析:知道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12,可求出10个数据的总和。同理,也可求出另外20个数据的总和。将两者相加,除以总的数据个数,即可求出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详解:10个数据的总和:10×12=12020个数据的总和:20×15=30030个数据的总和:120+300=42030个数据的平均数420÷30=14故答案为:C例2:下表是李华期末考试的成绩记录表,表中有两个数字不清楚,分别用字母A、B表示这两个数字,则A表示数字( ),B表示数字( )。语文 数学 英语 平均分81 A2 9B 90答案: 9 7分析:3科的平均分是90分,90乘3可以求出3科的总分是270分,语文成绩是81分,270减81求出数学与英语的总分,所得的差是189,数学成绩的个位数字是2,而数学与英语总成绩的个位数字是9,由此可知英语成绩的个位数字是7,故英语是97分,再用189减97即可求出数学成绩。详解:90×3=270(分)270-81=189(分)9-2=7189-97=92(分)A表示数字9,B表示数字7。例3:某小学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可能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可能不到160厘米。( )答案:√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数介于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某小学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可能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可能不到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等于160厘米,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例4:列式计算。88、90、89、94、30、92、91,它们的平均数是多少?答案:82分析:根据平均数=7个数的和÷数的总个数,用(88+90+89+94+30+92+91)÷7即可求出平均数。详解:(88+90+89+94+30+92+91)÷7=574÷7=82它们的平均数是82。基础过关练一、选择题1.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12,另有2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15,那么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A.13 B.13.5 C.142.四(3)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2cm,新学期又来了一名新同学,他的身高是149cm。这时四(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与原来相比,( )。A.降低了 B.升高了 C.无法确定3.明明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0kg,芳芳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2kg,明明和芳芳的体重相比,( )。A.明明重 B.芳芳重 C.无法确定谁重4.一条招聘广告上写着“我公司现招聘员工,月平均工资是3500元。”关于这则广告,下面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A.所有员工的月工资都是3500元B.至少有一名员工的月工资是3500元C.可能一些员工的月工资会高于3500元,一些员工的月工资会低于3500元5.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是30,最小的数是1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不可能是( )。A.11 B.20 C.306.聪聪看一本故事书,前4天共看68页,后3天共看72页,聪聪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正确的算式是( )。A.72÷3 B.68÷4 C.(68+72)÷(4+3) D.72÷3+68÷4二、填空题7.张奶奶家养了一只母鸡,这一周产蛋5个,质量分别是70g,67g,73g,68g,72g。这五个鸡蛋的平均质量是( )g。按平均每月产蛋20个计算,这只母鸡半年预计可以产蛋( )g,合( )kg。8.小明语文、数学、英语考试的平均分是92分,当美术和体育成绩公布后,小明这五科平均分是94分,那么美术和体育的平均分是( )分。9.某次数学考试中,9个同学的平均分是82分,去掉一个转学同学的成绩后,剩下同学的平均分为83分,则转学同学的成绩为( )分。10.王刚数学、语文、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分是92分,三门学科的总成绩是( )分;如果科学成绩是96分,王刚四门学科的平均分是( )分。11.同学们进行课外知识竞答,小芳前两次的平均成绩是96分,加上第3次成绩后,她的平均成绩就减少了1分,那么他第3次的成绩是( )分。12.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6,其中的两个数是22和27,第三个数是( )。三、判断题13.平均水深1.2m,我身高1.4m,下去游泳不会有危险。( )14.身高1.4米的学生在平均水深1.3米的河里游泳不会有危险。( )15.小米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45厘米,小浩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所以小米一定比小浩高。( )16.小强的身高是130厘米,一条小河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17.亮亮所在足球队的平均体重是46千克,亮亮的体重可能比46千克轻,也可能比46千克重。( )培优提升练四、计算题18.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35,这五个连续自然数分别是多少?19.甲数和乙数的平均数是94,乙数比甲数多8,甲,乙两数各是多少?20.33、42、20、53、32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33、42、20、53、32、36这6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两个平均数相差多少?五、解答题21.有5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7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8,后三个的平均数是74,第三个数是多少?22.敏敏打算平均每天看75页,这样五天就能看完这本书,前三天平均每天看72页,第4天看了80页。第5天看多少页,才能看完?23.某网店推出一套洗护产品,平均每位成人可以使用3-4个月(每个月按30天计算),下面是该网点打出的广告,这则广告真实吗?请说明理由。24.某外国语学校计划改造校园一条126米的路,原计划安排7个工人6天修完。后来又增加了54米的任务,并要求在6天完工。如果每个人每天工作量一定,需要增加多少人才能如期完工?25.下面是5名学生捐书的情况。姓名 杨亮 王波 刘飞 张丽 唐小东本数 8 6 9 8 14平均每人捐了几本?26.某小学歌唱比赛6号选手的得分情况如下表。评委 1 2 3 4 5 6 7分数 92 99 91 93 82 95 94去掉一个最高分99分,去掉一个最低分82分,6号选手的平均得分是93分。说一说,计算平均得分时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1.C分析:知道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12,可求出10个数据的总和。同理,也可求出另外20个数据的总和。将两者相加,除以总的数据个数,即可求出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详解:10个数据的总和:10×12=12020个数据的总和:20×15=30030个数据的总和:120+300=42030个数据的平均数420÷30=14故答案为:C2.B分析:原来的平均身高是142厘米,新来的同学身高是149厘米,149比142大,所以这时的平均身高要比142厘米大,据此来解答。详解:142<149,这时的平均身高大于142厘米。故答案为:B3.C分析:明明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0kg,并不是所有同学的体重都是30kg,可能大于30kg,可能小于30kg或等于30kg;芳芳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2kg,并不是所有同学的体重都是32kg,可能大于32kg,可能小于32kg或等于32kg;所以无法确定两个人的体重,无法比较。详解:明明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0kg,芳芳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2kg,明明和芳芳的体重相比,无法确定谁重。故答案为:C4.C分析:平均工资=全公司所有员工的工资÷总人数,月平均工资是3500元,说明可能有人的工资高于3500,可能有人的工资低于3500,据此解答。详解:A.如果所有员工的月工资都是3500元,那么这个公司的月平均工资肯定是3500元。但是月平均工资是3500元,不代表所有员工的月工资一定都是3500元。此说法错误。B.月平均工资是3500元,只是说明可能有人的工资高于3500,可能有人的工资低于3500,也有可能有人月工资刚好3500,不能说明至少有一名员工的月工资是3500元。此说法错误。C.月平均工资是3500元,说明可能一些员工的月工资会高于3500元,一些员工的月工资会低于3500元。此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5.C分析:平均数比这一组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由此可知这一组数的平均数比10大,比30小,据此来解答。详解:A.11大于10,且小于30,可能是平均数;B.20比10大,比30小,可能是平均数;C.30不可能是平均数;故答案为:C6.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前4天看的页数加后3天看的页数等于这本故事书总共的页数,总共看了4+3=7天,故事书总共的页数除以总共看的天数即等于聪聪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据此即可解答。详解:(68+72)÷(4+3)=140÷7=20(页)聪聪平均每天看20页,所以正确的算式是(68+72)÷(4+3)。故答案为:C7. 70 8400 8.4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据此把5个鸡蛋的质量相加再除以5,即可算出这五个鸡蛋的平均质量。每月产蛋个数乘6,可以算出这只母鸡半年产蛋的个数,再乘平均每个鸡蛋的质量,即可算出这只母鸡半年预计可以产蛋的质量,然后根据1kg=1000g,把鸡蛋质量换算成用kg作单位。详解:(70+67+73+68+72)÷5=(137+73+68+72)÷5=(210+68+72)÷5=(278+72)÷5=350÷5=70(g)20×6×70=120×70=8400(g)8400g=8.4kg张奶奶家养了一只母鸡,这一周产蛋5个,质量分别是70g,67g,73g,68g,72g。这五个鸡蛋的平均质量是70g。按平均每月产蛋20个计算,这只母鸡半年预计可以产蛋8400g,合8.4kg。8.97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用92×3即可求出语文、数学、英语考试的总成绩;用94×5即可求出五科的总成绩,再用五科的总成绩减去语文、数学、英语考试的总成绩,即可求出美术和体育的总成绩,然后除以2,即可求出美术和体育的平均分。详解:92×3=276(分)94×5=470(分)(470-276)÷2=194÷2=97(分)美术和体育的平均分是97分。9.74分析:平均数=总数÷份数,总数=平均数×份数,已知原来9个同学的平均分就能求出这9个同学的总分,同理也能求出剩下8个同学的总分,用9个同学的总数减去剩下8个同学的总分的差就是转学同学的成绩。详解:原总分:9×82=738(分)现总分:(9-1)×83=8×83=664(分)转学同学:738-664=74(分)转走同学的成绩为74分。10. 276 93分析:(1)把三门学科的平均分乘3,即可求出三门学科的总成绩;(2)根据平均数=总数÷数据个数,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92×3=276(分)(276+96)÷4=372÷4=93(分)王刚数学、语文、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分是92分,三门学科的总成绩是276分;如果科学成绩是96分,王刚四门学科的平均分是93分。11.93分析:先用前两次的平均成绩乘2计算出前两次的总成绩,再用前两次的平均成绩减去1计算出三次的平均成绩,再乘3计算出三次的总成绩,最后用三次的总成绩减去前两次的总成绩,即可得出第三次的成绩。详解:96×2=192(分)(96-1)×3=95×3=285(分)285-192=93(分)所以小芳的第3次成绩是93分。12.29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可知,这三个数之和除以3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三个数的平均数乘3就是这三个数之和,三个数之和减去其中的两个数就是第三个数。据此列式解答。详解:26×3=7878-22-27=56-27=29答: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6,其中的两个数是22和27,第三个数是29。13.×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水深1.2m,并不能反映出每一处水的深浅相同,有的地方会比1.2米浅一些,有的地方水深会超过1.2米,甚至超过1.4米,所以下去游泳不一定没有危险。详解:平均水深1.2m,是指水的平均数,浅的地方要比平均数浅,深的地方要比平均数深,因此,我身高1.4m,下去游泳不一定没有危险。故答案为:×14.×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大小。河里平均水深1.3米,最深处有可能超过1.4米,所以身高1.4米的学生在平均水深1.3米的河里游泳有危险,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平均水深1.3米的河里最深处可能超过1.4米,身高1.4米的学生在平均水深1.3米的河里游泳有危险,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分析: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知道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小米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45厘米,并不是小米的身高就是145厘米,她的身高有可能比145厘米高,也可能比145厘米矮,同样的道理小浩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并不是说小浩的身高就是143厘米,由此即可得出判断。详解:小米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45厘米,小浩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但是小浩也有可能比小米高,原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一个数据的特征。16.×分析:平均数介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平均水深110厘米,最深处可能大于130厘米,小强身高130厘米,他下河玩耍不一定安全,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强的身高是130厘米,一条小河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他下河玩耍不一定安全,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分析:本题考查平均数的实际应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分析:平均体重表示的是整体水平,不能体现个人水平,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亮亮所在足球队的平均体重是46千克,亮亮的体重可能比46千克轻,也可能比46千克重,说法正确。故答案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平均数的认识,对平均数的理解是解题关键。18.25、26、27、28、29分析:中间的一个自然数是这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先求出中间的自然数,再根据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求出其它的自然数;据此解答。详解:中间的自然数:135÷5=2727-1=26,26-1=25,27+1=28,28+1=29所以,这五个连续自然数分别是25、26、27、28、29。19.甲90;乙98分析: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可知,甲数和乙数的平均数是94,则甲数与乙数的和是94×2=188。乙数比甲数多8,则甲数为(188-8)÷2。再用甲数加上8,即可求出乙数。详解:(94×2-8)÷2=(188-8)÷2=180÷2=9090+8=98答:甲数是90,乙数是98。20.36;36;0详解:试题分析:(1)先求出5个数的和,进而根据“总数÷个数=平均数”进行解答即可;(2)先求出6个数的和,进而根据“总数÷个数=平均数”进行解答即可;(3)求两个平均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解答即可.解:(1)(33+42+20+53+32)÷5,=180÷5,=36,答: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36;(2)(33+42+20+53+32+36)÷6,=216÷6,=36,答:这6个数的平均数是36;(3)36﹣36=0,答:两个平均数相差0.分析: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应灵活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1.76分析:用5个数的平均数乘5,求出这5个数的和。用前三个数的平均数乘3,求出前三个数的和。用后三个数的平均数乘3,求出后三个数的和。前三个数的和加上后三个数的和,再减去这5个数的和,即可求出第三个数。详解:68×3+74×3-70×5=204+222-350=76答:第三个数是76。22.79页分析:先用计划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乘计划看的天数,求出这本共有多少页,再用前三天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乘3,求出前三天看的页数,最后用总页数减去前三天和第4天看的页数,即可求出第5天需要看的页数。详解:75×5-72×3-80=375-216-80=159-80=79(页)答:第5天要看79页才能看完这本书。23.不真实。分析:平均每位成人可以使用3-4个月,也就是说这套洗护产品至少可以使用3个月。按使用最少的月来计算,假设每个成人可以使用3个月,一个月按照30天计算总共就有3×30天,活动期间降价100元,求出活动价格后,再除以天数,再与10作比较即可。详解:按使用最少的月来计算:3×30=90(天)活动价格为:1398-100=1298(元)1298÷90≈14(元)14>10答:活动不真实,按照一个成人使用3个月来计算,平均每天的花费为14元。24.3人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出1个人1天的工作量,用总数÷工人数÷天数;再用增加后的总数÷6天,得出1天共需要完成的米数,用这个数除以1人1天完成的米数即可得出一共需要的人数,然后减去原来的7人,就是还需要增加的人数。详解:每人每天修:(米)现在总任务:(米)每天需要人数:(人)增加人数:(人)答:需要增加3人才能如期完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归一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关键,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25.9本分析:要求平均每个人捐了多少本书,先把捐书的总数求出来,然后再除以捐书的总人数,就得到平均每个人捐几本书。详解:8+6+9+8+14=45(本)45÷5=9(本)答:平均每个人捐了9本。26.见详解分析:根据平均数的特点: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主要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这里的极端值是指偏大或偏小数,当出现偏大数时,平均数将会被抬高,当出现偏小数时,平均数会降低。为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比赛过程中一般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再加上平均分,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因为平均数会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减小极端值对选手的影响,使选手分数更公平,以在比赛过程中一般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