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们对遗传与变异的认识和研究是从对性状这一宏观现象的认识开始,逐渐深入到细胞内部的微观结构,最后探寻并总结出遗传规律。因此教材也沿着这一思路,将本章安排有五小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遗传和生物的变异。在这五节内容中,教材提取出基因这一核心概念,以基因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生物遗传的实质。在此基础上,介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但有些知识已经遗忘,知识零散或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回忆和再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孟德尔定律的应用更是绝大多数学生的痛点。【教学设想】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加之时间紧、任务重,采取结合多媒体课件,以基因为线索,如什么是基因以及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作为问题导向,采用思维导图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把抽象的、零散的知识重新梳理组合,理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建构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变多为少,化繁为简。【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1)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2)性状、相对性状的含义及区别(3)DNA、性状、染色体、基因之间的关系(4)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规律的应用(5)人类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2.科学思维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尊重事实证据3.探究实践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探讨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4.态度责任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教学重点】1、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2、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及遗传规律的应用【教学难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及遗传规律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学流程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意 图教 师 指 导 学 生 活 动导入 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觉得自己和父亲像的举右手,和母亲像的举左手。通过像与不像引出遗传和变异。展示本节课学业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举手,全班巡视后会发现有四种情况,进而归纳概念的异同点和本质 通过小游戏入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考点1 染色体、DNA、基因考点2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讲到遗传,同学们首先会想到哪些与遗传有关的概念呢?展示被染色的洋葱根尖细胞图及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图引导学生一一说出各结构名称,并总结出染色体、DNA、基因的功能关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并绘制位置关系图设问:了解完这些关系后,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过渡:基因、染色体在细胞中又是如何存在的呢?通过展示男女染色体图及一对染色体上基因的位置以及模拟活动,引导学生说出染色体、基因在体细胞、生殖细胞中的存在规律及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精子和卵细胞 以人的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数目变化为例,让学生回忆出人的体细胞、生殖细胞染色体及性染色体组成。然后过渡到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设疑:现实生活中男女比例情况是怎样的呢?当堂训练思考:1.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这项技术被称为什么技术?补充: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工业等各个领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渐凸显。2.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控制吗?白萝卜地上和地下部分的不同说明性状还受环境影响,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那究竟什么是性状?通过实例引出相对性状。对相对性状的概念进行强调(两同一不同)过渡: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后代会怎样表现呢?这类问题的解决不能仅靠推测,科学家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带领学生一起回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讲清基因传递规律,强调学生正确书写遗传图解。(一写亲本基因型,杂交用×、自交用 ,二写生殖细胞基因型,三写后代基因型,四写后代表现型)如果隐性基因d控制的不是豌豆的矮茎,而是人的某致病的性状,如白化病,会有什么结果呢?什么样的一对夫妻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性大呢? 禁止近亲结婚,减少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有益于优生优育、家庭幸福。拓展 :请你预测杂种子一代高茎和矮茎杂交后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知识是方法和能力的基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节课遗传和变异的知识框架。中考链接作业布置: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自己对遗传和变异的理解绘制一份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巩固练习 【牛刀小试】 1.优生优育、利国利民。人们通过检测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这是因为染色体上含有遗传物质。这种遗传物质是( )A.蛋白质 B. DNA C. 葡萄糖 D. 维生素2.如图是与遗传基础有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②是蛋白质,③是DNA,它们共同构成①染色体 B. 细胞中的①都是成对存在的C. ②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③的片段就是基因3.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A. 染色体、DNA、基因 B. 染色体、基因、DNAC. DNA、染色体、基因 D. DNA、基因、染色体4.2021年5月国家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孩政策。一对夫妻已经生了两个男孩,第三胎生育女孩的概率及该女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A.50%、22对+XX B.50%、22对+XY C.100%、22对+XX D.100%、22对+XY【能力提升】5.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下列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有耳垂为显性性状B.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AaC.若再生一个孩子,其有耳垂的概率为3/4D.若又生了一个有耳垂的孩子,其基因组成一定为 Aa6.已知豌豆豆荚的形状由一对基因(A、a)控制,豆荚(未成熟)的颜色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不同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1)豌豆饱满豆荚和绿色豆荚_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相对性状。(2)子代与亲代的性状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______。(3)据实验一可判断______性状是显性性状。(4)实验二的亲代基因组成是______。(5)欲判断实验三豆荚颜色的显隐性关系,取实验三的绿色子代进行杂交:①若后代性状全部为______,则黄色是显性性状,绿色是隐性性状;②若后代性状出现______,则绿色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高手过招】 7.某家庭成员组成如图1,Ⅰ:家族有某种家族遗传病,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筛查该病。Ⅱ3、Ⅱ4、Ⅱ5的检测结果如图2,Ⅱ3显示一条黑带为患病,Ⅱ4显示两条黑带为正常,Ⅱ5显示三条黑带为正常但含有一个致病基因。(患病与不患病是由一对基因控制,B基因控制显性性状,b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图1中,Ⅱ3的基因组成是______。Ⅱ4的基因组成是______。该遗传病是一种________(填“显性”或者“隐性”)遗传病,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Ⅱ5与一正常男子结婚,婚后育有一子,欲知孩子是否含有致病基因,进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若检测结果如图2中的______,则该小孩不含致病基因;若检测结果如图2中的___________,则该小孩含致病基因。学生互动、交流通过扭扭棒模拟一对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独立思考 学生互动交流学生举例根据回忆尽量找出其中相关的知识。 判断显隐性方法积极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学生上台板演 以基因为主线引导出相关的知识点。锻炼学生识图能力、动手能力,更直观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及时巩固通过一系列问题串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体系初高中衔接【板书设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性状蛋白质 传递生殖细胞【教学反思】控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