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知识无涯,进步无界!Sheng ming bu xi,xue xi bu zhi zhi shi wu ya,jing bu wu jie!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单元备课情况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备课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3月辅助备课 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备课分类 新教师 后优教师 优秀或老教师主要内容 本单元氛围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对前四个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回顾;第二个板块鼓励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进步;第三个板块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后提出问题;第四个板块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中主要通过练习来回顾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在练习中把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前面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2.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巩固所学知识,整我必要的基本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提高小组合作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客服困难和获得成功的乐趣。单元重点 重点:牢牢掌握所学知识。单元难点 难点:提高答题的正确率。教与学建议 1.准备必要学具,如多媒体课件。 2.提倡方法多样化。启发式教学法,组织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单元课时分配课题 课时数 练习数 辅导时间1.整理和复习(1) 1 1 12.整理和复习(2) 1 1 13.整理和复习(3) 1 1 1单元教学策略 单元教学策略: 1. 回顾与梳理: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点,梳理出重点与难点。 2. 实践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加深理解。 3. 互动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 游戏化学习:通过数学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上述策略,旨在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个人备课情况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备课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3月辅助备课 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 第1课时 整理和复习(1)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用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 用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 一、回顾复习 教师: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提高大家的计算正确率。 1.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出示课件如下,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以11-9为例) (1)破十法。 把11分成10和1,先算10-9=1,再算1+1=2。 (2)平十法。 把9分成1和8,先算11-1=10,再算10-8=2。 (3)想加算减法。 想9+2=11,所以11-9=2。 2.复习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课件如下,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 (1)“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实际问题。 ①求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多几或少几,我们先画出两个物体的数量,然后列减法算式进行计算。 ②求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多几或少几,也可以直接列算法算式进行计算,用大数减小数。 (2)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从题目中提取信息,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最后进行列式计算解答。新课教学 (教与学) 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6第1题。 (1)先用小棒或计数器摆一摆,同桌之间交流。 (2)点名同学上台演示,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2)教师集体订正、评价。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6第2题。 (1)学生独立解题,同桌之间交流解题方法。 (2)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评价。 3.课件出示教科书P46第3题。 (1)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独立完成。 (2)教师集体订正、纠错。 4.课件出示教科书P46第4题。 (1)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集体订正、评价。 (3)组织学生观察算式,说一说每组算式的内在联系。 学生1:观察前两组算式,可以发现一个加法算式可以计算两个减法算式。 学生2:后两组算式存在对比的关系。 5.课件出示教科书P46第5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点名学生说一说图意并列式。 学生1:第一幅图表示,原来有16个樱桃,吃了7个,求还剩几个?列式是16减7等于9个。 学生2:第二幅图表示一些樱桃吃了7个之后还 剩9个,求原理有多少个樱桃,用加法计算,列式是7加9等于16个。 (2)教师集体订正、评价。 6.课件出示教科书P47第10(1)题。 (1)学生朗读题目。 (2)引导学生明确解题步骤。 教师:我们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求小文和小丽一共踢了多少下。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要知道小文踢得数量和小丽踢得数量。 教师:观察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找到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列式呢? 学生:小文踢了5下,小丽踢了12下,列式是5加12等于17下。 (3)教师评价。 7.课件出示教科书P47第10(2)题。 (1)学生朗诵题目。 (2)教师指名学生板书解题过程,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1:求小文比小丽少踢了多少下就是求小丽比小文多踢了多少下,用减法计算,小文踢了5下,小丽踢了12下,列式是12减5等于7下。 学生2:我是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的,用○表示。(如下) 小文:○○○○○ 小丽:○○○○○○○○○○○○ 根据图列式是12减5等于7。 (3)教师集体订正、评价。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 四、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46、47页第6、10(3)题。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1) 1.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破十法。 把11分成10和1,先算10-9=1,再算1+1=2。 (2)平十法。 把9分成1和8,先算11-1=10,再算10-8=2。 (3)想加算减法。 想9+2=11,所以11-9=2。 2.复习解决问题。 (1)“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实际问题。 ①求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多几或少几,我们先画出两个物体的数量,然后列减法算式进行计算。 ②求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多几或少几,也可以直接列算法算式进行计算,用大数减小数。 (2)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从题目中提取信息,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最后进行列式计算解答。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复习课,目的是让学生“温故知新”。分为两部分:一是整理,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二是复习,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对原来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再学习。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备课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3月辅助备课 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 第2课时 整理和复习(2)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个位和十位的数表示的意义,使学生熟练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并会比较大小。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 内数的顺序,并会比较大小。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 内数的顺序,并会比较大小。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 一、回顾复习 教师: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100以内数的认识。 1.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师出示课件如下,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 (1)100以内数的组成。 ①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②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③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2)100以内数的读写。 ①读数和写数时,都从高位起。 ②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一定要用0占位。 (3)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①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十位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②“多一些”和“少一些”表示两数相差很少,“多得多”和“少得多”表示两数相差很多。 (4)百数表。 ①百数表中的规律(横着看)。 从第二行开始,每一行的前9个数十位上的数相同;每一行中,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1。 ②百数表中的规律(竖着看)。 下一列十位上的数比上一列十位上的数多1,也就是下一列的数比上一列的数多10。 ③百数表中的规律(斜着看)。 个位和十位上相同的数成一条线,下边的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都比上边的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多1。新课教学 (教与学) 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7第7题。 (1)先用计数器摆出这些数,同桌之间交流数的组成。 (2)同桌之间合作,一名学生说数的组成,另一名学生在计数器中摆出这个数。 (2)教师集体订正、评价。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8第11题。 (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 (2)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3)教师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其余同学补充。 …… (4)教师评价。 3.课件出示教科书P48第12题。 (1)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 “学生:多一些”和“少一些”表示两数相差很少,“多得多”和“少得多”表示两数相差很多。 (2)学生独立解题。 (3)课件出示答案,教师集体订正。 4.课件出示教科书P48第13题 (1)引导学生回顾比较大小的方法。 “多一些”和“少一些”表示两数相差很少,“多得多”和“少得多”表示两数相差很多。 (1)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集体订正、评价。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 四、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48页第14题。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2) 1.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0以内数的组成。 (2)100以内数的读写。 (3)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4)百数表。教后反思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共同回顾和整理所学的知识。在整个教学中让学生做复习的主人,多让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系统、完整、明确的知识网络。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备课年级 一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3月辅助备课 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 第3课时 整理和复习(3)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复习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并能够认识和区分这些图形。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 一、回顾复习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平面图形和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让大家对知识掌握的更熟练,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1.复习观察物体。 教师出示课件如下,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 从不同的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复习认识图形。 教师出示课件如下,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 (1)认识平面图形。 ①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有4条直直的边。 ②正方形:四四方方的,有4条直直的边,并且一样长。 ③三角形:有3条直直的边。 ④圆:由一条曲线围成,圆圆的。 ⑤平行四边形:有4条直直的边,其中一组对边是倾斜的。 (2)平面图形的拼组。 (3)七巧板。 一套七巧板有7块,其中有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 (4)用平面图形拼好看的图案。新课教学 (教与学) 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4连一连。 (1)独立解题,教师集体订正。 (2)三人一个小组,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玩具。 (3)组内交流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玩具的样子。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4拼一拼。 (1)学生用七巧板拼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2)教师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其余同学补充。 (3)教师解进行评价。 3.课件出示教科书P47第8题。 (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 (2)组织学生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步骤。 (3)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其余学生独立解题。 (4)教师集体订正、评价。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复习了图形和观察物体相关知识点,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 四、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47页第9题。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3) 1.复习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复习认识图形。 (1)认识平面图形。 ①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有4条直直的边。 ②正方形:四四方方的,有4条直直的边,并且一样长。 ③三角形:有3条直直的边。 ④圆:由一条曲线围成,圆圆的。 ⑤平行四边形:有4条直直的边,其中一组对边是倾斜的。 (2)平面图形的拼组。 (3)七巧板。 一套七巧板有7块,其中有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 (4)用平面图形拼好看的图案。教后反思 本节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通过回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观察物体,引导学生回忆图形的特点和观察物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