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5.3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3.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新知导入1.开火车,火车开。31+6=20+70=90-80=89-6=39+0=89-4=34+5=91+4=80-30=379010833985399550新知导入2.看图列式。45+=44980-=4040新知导入猜一猜我是蛙泳发明家,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腿,长大有腿没有尾。(打一动物)新知导入青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每天都帮农民伯伯除掉田里的许多害虫。新知讲解大青蛙吃了56只虫子。小青蛙吃了30只虫子。新知讲解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新知讲解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56+30学生活动: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说计算的过程。新知讲解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56+30我用小棒,先摆5捆6根,再放3捆。86新知讲解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56+3086我用计数器,先拔出56,十位上再拨3个珠子。新知讲解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56+3086把56分成50和6。56 + 30 =6508086+50+30=8080+6=86答:一共吃了86只虫子。新知讲解56 + 30 =6508086+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个位不变,只把十位上的数相加。新知讲解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56-30我用小棒,先摆5捆6根,拿走3捆。26新知讲解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56-3026我用计数器,先拔出56,十位上拨走3个珠子。新知讲解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56-3026把56分成50和6。56 - 30 =6502026-50-30=2020+6=26答: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26只虫子。新知讲解56 - 30 =6502026-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时,个位不变,只把十位上的数相减。新知讲解算一算,说一说。34+20= 71-10=34+2= 71-1=54366170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新知讲解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个位数不变,十位数相加减。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十位数不变,个位数相加减。课堂练习基础题:1.跷跷板。74-374-3034+434+4038747144课堂练习基础题:2.算一算,填一填。45+40-7089-70+4085151959课堂练习提高题:3.游玩钱塘江。女游客有多少名 45-20=25(名)答:女游客有25名。课堂练习拓展题:4.有一根电线长有65米,第一次用去30米,第二次用去28米。这根电线比原来短了多少米?30+28=58(米)答:这根电线比原来短了58米。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会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了。我还知道计算时,个位数不变,十位数相加减。板书设计青蛙吃虫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56+30=86 想:50+30=80 80+6=8656-30=26 想:50-30=20 20+6=26个位数不变,十位数相加减。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1.算一算。345166+20985265-40547186581225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2.学校原来有25根跳绳,又买来20根跳绳。一共有多少根跳绳 25+20=45(根)答:一共有45根跳绳。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1.看图写算式。40 74747 74047 40760 46464 46064 604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2.一辆玩具汽车30元,一架玩具飞机65元。小军带90元买一辆玩具汽车和一架玩具飞机,够吗 30+65=95(元)95元>90元答:不够。作业布置说说“56+30”或“56-30”还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综合实践类作业】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3青蛙吃虫子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教科书创设了“青蛙吃虫子”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教科书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前两个问题分别探索解决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通过对比巩固知识。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算理相同,因此第一个问题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会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2.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整十数加在十位上的算理。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开火车,火车开。 (2)看图列式。 2.导入新课师: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小朋友们,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我是蛙泳发明家,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腿,长大有腿没有尾。(打一动物)学生猜一猜:青蛙。师:青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每天都帮农民伯伯除掉田里的许多害虫,今天我们请来了两只可爱的小青蛙。板书课题:青蛙吃虫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通过交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探究新知 任务一:解决“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课件出示:师:大家看看,两只青蛙正在交流什么?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1:大青蛙吃了56只虫子。学生2:小青蛙吃了30只虫子。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1: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学生2: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师: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吧!课件出示: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师:要求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应该怎么列式?学生:56+30。师:56+30等于多少?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呢 课件出示——学生活动: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说计算的过程。学生分组交流,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学生1:我摆小棒,先摆5捆6根,再放3捆,一共有8捆6根,也就是86根。学生2:我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拔5个珠,个位上拔6个珠,表示56,加上30,就在十位上再拨3个珠子,所以56+30=86。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把56分成50和6,先算50+30=80,再算80+6=86。师:我们解决了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之后,要写上单位和答语。师生一起口答。师: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说说。师:所以在计算像56+30这样的两位数加整十数时,个位不变,只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建立运算的直观表象,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任务二:解决“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课件出示: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应该怎样列式?学生:56-30。师:56-30等于多少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学生独自算一算,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说?学生1:我摆小棒,先摆5捆6根,拿走3捆,还剩2捆6根,也就是26根。 学生2:我用计数器,先拨出56,减去30,就在十位上拨走3个珠子,所以56-30=26。学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算50-30=20,再算20+6=26;……师:在计算像56-30这样的两位数减整十数时,个位不变,只把十位上的数相减。我们解决了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之后,要写上单位和答语。 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方法的多样性,还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任务三:对比计算,总结方法师:你能很快的算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课件出示:算一算,说一说。学生独自计算,然后集体订正。师:能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吗?学生1: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学生2: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 ……师:借助发现的计算规律,你能归纳出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个位数不变,十位数相加减;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十位数不变,个位数相加减。 把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是计算方法的巩固和总结。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迁移运用 任务四:课堂练习基础题:1.跷跷板。2.算一算,填一填。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语言,有效应用。 分层挑选学生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效果,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吸收的反馈信息。提高题:3.游玩钱塘江。女游客有多少名 拓展题 4.有一根电线长有65米,第一次用去30米,第二次用去28米。这根电线比原来短了多少米?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算一算。2.学校原来有25根跳绳,又买来20根跳绳。一共有多少根跳绳 选做题:1.看图写算式。2.一辆玩具汽车30元,一架玩具飞机65元。小军带90元买一辆玩具汽车和一架玩具飞机,够吗 【综合实践类作业】说说“56+30”或“56-30”还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板书设计 青蛙吃虫子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56+30=86 想:50+30=80 80+6=8656-30=26 想:50-30=20 20+6=26 个位数不变,十位数相加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0张PPT)5.3青蛙吃虫子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课后练习课后“练一练”习题课后练习1.(1)一共吃了多少条虫子?20+32=52(条)答:一共吃了52条虫子。(2)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了多少条虫子?32-20=12(条)答: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了12条虫子。课后练习2.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9835课后练习3.看一看,填一填。223052893059课后练习4.85-30= 36+50= 98-80= 74-50=56+40= 45+20= 66-60= 30+48=558618249665678课后练习5. 跳走了多少只青蛙?38533-课后练习6. 每人1瓶水,还差多少瓶水?4230=-12(瓶)答:还差12瓶水。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21世纪载言www.21cny.com己1总纪教肩 2世有W,27GG⊙21世纪载言山山山.:1总纪教肩2他有W,27GG⊙版权声明21世纪教育网w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举报电话:400-637-9991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到特此声明!深圳市玉空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加与减(二)》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加与减(二)》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道理,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以及掌握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以及回收废品(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教材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这些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抽象出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通过多种方法经历计算的过程,理解算理。(三)学生认知情况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100以内的数,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时,对图片信息的处理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从图片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还能根据加减法的意义正确列式。另外,学生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时,也学会了利用计数器、小棒等学具协助计算,所以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不是很困难。二、单元目标拟定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认识竖式,学会用竖式进行加减法运算。4.创设具体的情境,结合摆小棒、画图帮助学生理解“比多比少”的含义,掌握学会解决“比一个数多几”“比一个数少几”的加减法问题。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认识竖式,学会用竖式进行加减法运算。(二)教学难点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理解“比多比少”的含义,掌握学会解决“比一个数多几”“比一个数少几”的加减法问题。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新课标对计算要求学生掌握灵活运用计算方法和策略,并要求学生将计算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将所学的计算技巧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特点如下:教材在编排时,利用创设的生活情境,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将加减混合编写,帮助学生不仅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还体会加减运算的联系和区别。2.本单元主要学习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教材在编排探究过程时,采用了拨计数器、摆小棒、画一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3.在学习新知识时,教材创设了多个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丰富的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产生计算的需要,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还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 5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数与代数 加与减(二) 小兔请客 1采松果 1青蛙吃虫子 1拔萝卜 1收玉米 1回收废品 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5.1《小兔请客》 目标: 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任务一: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 任务二:解决“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 任务三:认一认 → 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出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出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5.2《采松果》 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任务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 任务二:解决“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 任务三:解决“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 1.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2.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出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5.3《青蛙吃虫子》 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任务一:解决“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 任务二:解决“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 → 任务三:对比计算,总结方法 → 1.知道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知道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计算,比较并总结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5.4《拔萝卜》 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认识竖式,学会用竖式进行加法运算。 任务一: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 任务二:认一认,算一算 → 任务三:理解应用,尝试用竖式计算 → 1.知道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式,并理解竖式中的算理。 3.练习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5.5《收玉米》 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任务一:解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任务二:用竖式算一算 → 任务三:说一说,错在哪里了? → 1.知道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口算方法。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式,并理解竖式中的算理。 3.通过对错例的分析,总结出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5.6《回收废品》 目标: 创设具体的情境,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生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任务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 任务二:解决“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 任务三:解决“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 1.通过说一说,从实际情境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通过解决小红收集了多少个瓶子的问题,知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解决方法。 3.通过解决小青收集了多少个瓶子的问题,知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解决方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3青蛙吃虫子》习题课件.pptx 《5.3青蛙吃虫子》教学设计.doc 《5.3青蛙吃虫子》课件.pptx 《加与减(二)》单元整体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