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第4课时 《图形与几何(方向与位置、测量、认识图形)》教学设计课时主题 图形与几何(方向与位置、测量、认识图形)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课时学习目标 (1)梳理本学期“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的知识,在梳理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相关知识和方法,体会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 (2)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环境,熟悉对八个方向的认识,告诉一个方向,能准确辨认其他七个方向。 (3)增强对毫米、分米和千米长度单位的实际感受,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对不同物体进行描述和测量,熟悉对长度单位的应用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4)进一步直观认识角、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5)进一步熟悉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运用,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2.课时评价任务 (1)学生通过知识的梳理、集体交流,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典型例题、合作交流,检验学习目标2、3、4、5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习,检验目标1、2、3、4、5的达成情况。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板块,该板块包括了方向与位置、测量、认识图形;通过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在教师引导下,形成思维导图,把知识点形成网,连成片,实现结构化教学,学生能有更深刻的实际体会,积累活动经验,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以学会了辨认方向,能直观认识平面图形,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学生还不能灵活运用方向知识,所以需要巩固更加全面的方法,对于图形的特征也只能口语化,零散的表述,因此要通过性质多样的变形去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5.学习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知识整理,构建框架(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 一、谈话导入 听:听谈话 想:思考问题 答:方向与位置 测量 图形 二、整理与回顾。 回顾方向与位置,建立知识框架。 (1)想:在方向与位置中,认识了哪些方向呢? (2)学生独立汇报,并认真倾听同学,看教师板书。 生1:一共认识了八个方向,东、西、南、北、西北、西南、东北、东南。 生2:这些方向还具有相对性,比如南和北,东和西,西北和东南,西南和东北。 回顾测量,建立知识框架。 想:在测量这个单元里,我们认识了哪些新的长度单位。 学生独立汇报,认真倾听同学,看教师板书。 生1:除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我们还认识了毫米、分米、千米。 生2:我们要注意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对齐直尺的零刻度线。 (3)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做好补充准备。 回顾认识图形,建立知识框架 学生独立思考,整理个人想法。 小组交流,汇总小组意见,做好汇报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汇报。 生1:在这个单元,我认识了角,也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生2:…… (4)其余学生认真倾听,整理知识点,做好补充准备。 4.将知识点整理到学历单的思维导图上。 教师活动1 一、谈话导入: 说:同学们,数与代数板块的复习我们就告一个段落了,这节课我们就进入到“图形与几何”,咱们图形与几何板块包括了三个单元内容,你们能说一说吗?(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二、整理回顾。 1.回顾方向与位置,建立知识框架。 (1)问:在方向与位置中,同学们认识了哪些方向呢? (2)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板书绘制思维导图,并绘制方向板) 2.回顾测量,建立知识框架。 (1)问:在测量这个单元里,我们认识了哪些新的长度单位?(教师根据思维导图进行板书) (2)我们在测量物体时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绘制思维导图) 3.回顾图形,建立知识框架。 问:最后,咱们在一起来回顾图形这个单元,在这个单元你又收获了什么?请你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说一说,汇总你们小组的意见,做好汇报准备。(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角的特征、角的分类、图形的特征,并绘制思维导图) 4.将知识点整理到学历单的思维导图上。 5.小结 师:经过刚才的梳理,相信你们已经对图形与几何更加的熟悉的,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入,相信孩子们在应用这些知识肯定是没问题的,接下来就请迎接老师的挑战吧!活动意图说明:对图形与几何各个知识点进行回顾,积累活动经验,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回顾所学知识,在教师引导下,形成思维导图,把知识点形成网,连成片,实现结构化教学环节二:实践应用,查漏补缺(指向目标2、3、4、5)学生活动2: 方位游戏,固化经验(全班参与) 明确游戏规则,与同桌说一说。 全班交流。 生:我的好朋友在教室的…… 抢答游戏 明确游戏规则。 独立思考。 全班交流。 生1:长约一厘米的有…… 生2:长约1分米的有…… 教师活动2 1.方位游戏 (1)制定游戏规则。 说:咱们接下来玩一个方位游戏,以教师黑板为北方,说一说你的好朋友在教室的什么位置? (2)指名汇报。 2.抢答游戏 (1)出示游戏规则。 说:请你找出教室里长度约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物体。(让学生在游戏中直观感受) 根据举手顺序,指名回答,调动课堂气氛。 教师小结。 师:通过游戏,我们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领略数学的奥秒,相信孩子们在此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收获!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积累活动经验,调动课堂气氛,在游戏中领略数学的奥妙,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环节三:拓展练习,能力提升。(指向目标1、2、3、4、5)学生活动3 基础练习。 读懂题目。 一起读读淘气日记。 2021年4月24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爬起,来到卫生间,拿起15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吃完早饭上学去了。走进教室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2)全班同学独立完成,一名同学汇报,集体订正。 2.易错题型。 (1)读清题意,独立思考。 从下图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剩下的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同桌交流,做好汇报准备。 同桌推荐一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 3.层层递进。 (1)读清题意,独立思考。 一只蜗牛先向南爬1厘米,再向北爬8毫米,又向南爬6毫米,再向北爬1厘米,最后停下来时蜗牛在起点的( )面,离起点( )毫米。 小组交流,分别说出想法,组织语言,做好汇报准备。 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教师活动3 1.基础练习。 (1)出示题目。 出示问题 读完后,你发现了什么?并对不恰当的地方进行改正。(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汇报。 2.易错题型。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3.层层递进。 出示题目。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环节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4 学生谈今天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生1:我对四边形的特征印象更深刻 生2:对单位换算的方法更加的熟悉 生3:……教师活动4 说:回顾今天的复习历程,我们先对图形与几何进行知识点复习,建立起知识框架,接着错题交流,进行查漏补缺,最后再进行拓展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活动意图说明:在教师引导下,结合思维导图,回顾本节课所复习知识,实现结构化教学,学生能有更深刻的实际体会,积累活动经验,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6.作业与检测 1、P94-95:2、3、4题,完成在书上。2、实践作业:(1)量一量,自己的一步有多长. (2)走一走,走多少步到一千米。让学生充分感受一千米的长度。7.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