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数据处理-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讲义(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讲 数据处理-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讲义(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第5讲 数据处理
(思维导图+知识锦囊+典例精讲+真题演练)
【思维导图】
【知识锦囊】
知识点 应用举例 应用
【典例精讲】
【典例一】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学校决定开展观看爱国电影、制作手抄报、朗诵经典和唱响红歌四项活动喜迎建党100周年,为了解学生对四种活动的喜爱程度,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最喜爱的一项活动(每名学生只能选择一项),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选择唱响红歌的有84人,则学校一共调查了( )名学生,选择制作手抄报的有( )人。
【分析】把学校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统计图可知,唱响红歌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8%,制作手抄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8%-30%-24%),已知选择唱响红歌的有84人,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84÷28%即可求出学校调查的总人数,再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学校调查的总人数×(1-28%-30%-24%)即可求出制作手抄报的人数。
【详解】84÷28%=300(人)
300×(1-28%-30%-24%)
=300×18%
=54(人)
已知选择唱响红歌的有84人,则学校一共调查了300名学生,选择制作手抄报的有54人。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典例二】下图是根据某天来游泳馆游泳的人数制作的统计图,但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填空并计算。
(1)青年人占总人数的( )%,儿童占( )%。
(2)这天来游泳馆游泳的一共有500人。请算出儿童有多少人。
【分析】(1)把游泳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 如图,表示青年人数的扇形的圆心角是90°,90°占360°的百分率就是青年人所占的百分率,90÷360×100%=25%,即青年人占总人数的25%,儿童占1-15%-25%=60%。
(2)把游泳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总人数乘儿童所占分率,即儿童的数量。
【详解】(1)90÷360×100%
=25%
1-15%-25%
=85%-25%
=60%
青年人占总人数的25%,儿童占60%。
(2)500×60%
=500×0.6
=300(人)
答:儿童有300人。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典例三】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构成情况。
类型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百分比 33.82% 33.435% 14.825% 12.03% 5.9%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哪种更直观些?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详解】观察统计表中的乔木各生长期所占的百分比的信息,可知符合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答:以上信息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扇形统计图更直观些。
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选择统计图的关键。
【典例四】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2)从哪幅图可以看出每10万人中受牧育程度为大学的人数的变化情况?
(3)2010年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人数是多少?你是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扇形统计图表示2010年我国人口10万人受各种教育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示我国从1964年到2020年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为大学的人数的变化趋势;条形统计图表示2010年我国人口10万人受各种教育的人数的多少;
(2)首先要清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求解;
(3)已知所给条形图矩形框的高度是对应教育程度的人数;据此求解。
【详解】(1)扇形统计图表示2010年我国人口10万人受各种教育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示我国从1964年到2020年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为大学的人数的变化趋势;条形统计图表示2010年我国人口10万人受各种教育的人数的多少;
(2)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每10万人中受牧育程度为大学的人数的变化情况;
(3)2010年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人数是26779,从条形图中可以读出。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典例五】某国产品牌汽车销售中心对2021年一月至五月的销售量进行统计。下图是小丁和小王依据数据绘制的不同统计图(见图1和图2)。请结合这两种统计图完成下面问题。
(1)这个销售中心一月至五月一共卖出多少台汽车?
(2)五月份售出汽车多少台?再将五月份的汽车销售量在图1中画出来。
【分析】(1)从图1可知,二月的销售量是80台;从图2可知,二月的销售量占一月至五月销售总量的20%。用80除以20%即可求出一月至五月一共卖出多少台汽车。
(2)五月的销售量占一月至五月销售总量的28%,则用一月至五月的销售总量乘28%即可求出五月份售出汽车多少台,据此在图1中画出来。
【详解】(1)80÷20%=400(台)
答:这个销售中心一月至五月一共卖出400台汽车。
(2)400×28%=112(台)
答:五月份售出汽车112台。
本题考查统计图的综合应用。读懂统计图并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真题演练】
一、解答题
1.(2022秋·广东深圳·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体育大课间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喜欢羽毛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百分之几?
(2)喜欢足球的人数比喜欢跑步的人数多百分之几?
2.(2022秋·陕西榆林·六年级统考期末)光明小学对部分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测试,将成绩成为三个等级:不合格、一般和优秀,并绘制成下面两幅统计图(均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各题。
(1)将上面的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2)如果“一般”和“优秀”都视为成绩达标,这次测试的学生中,成绩达标的有( )人。
(3)这次测试的学生中,成绩一般的学生人数比成绩不合格的多( )%。
3.(2022秋·广东湛江·六年级统考期末)某镇的总面积为200平方千米,近几年通过退耕还林,绿化荒山,地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9年底,该镇绘制了两个扇形统计图进行对比。
(1)说说这个镇这几年土地的变化情况。
(2)2019年底,这个镇的耕地、森林、荒山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4.(2023春·陕西西安·六年级校考期末)如图,这是明明一学期压岁钱的支出情况。
(1)明明买课外书共花了320元,他这学期共支出多少元压岁钱?
(2)明明这学期交通费支出比零食支出多多少元?
5.(2022秋·广东湛江·六年级统考期末)六(1)班40名同学,参加学校课外兴趣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如下图。
①参加音乐组和航模组的共有多少人?
②参加书法组比绘画组的多多少人?
6.(2022春·辽宁锦州·六年级统考期末)如今,很多人都是“手机不离手”。近日,中国青年报社对中学生、大学生和上班族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记者小雨把调查结果绘制成下面的统计图。
(1)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90%的受调查者坦言,最近手机使用时长增加了,引发了视力下降,眼睛疲劳干涩,所以养成健康、自律的手机使用习惯很重要,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7.(2022春·陕西安康·六年级统考期末)小英收集了六(1)班20名女生50米跑的测试成绩并制成了条形统计图,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补全上面的扇形统计图。
(2)测试成绩是优秀的人数比不及格的人数多( )人。
(3)如果在这20名女生中随机抽取一名女生,她的成绩是( )的可能性最大。
8.(2022春·广东茂名·六年级统考期末)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历来有吃“粽子”的习俗。下面是文峰超市端午节当天四种品牌粽子的销售情况。
(1)C品牌粽子的销量是A品牌的,A品牌粽子的销量是多少个?
(2)B品牌粽子的销量是多少个?
(3)把条形统计图中A、B两种品牌粽子的销量画完整。
9.(2022春·陕西榆林·六年级统考期末)某课题小组对“蓝点”电动自行车专卖店第一季度该品牌A,B,C,D四种不同型号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做了统计,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不完整)。
(1)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蓝点”电动自行车专卖店第一季度共售出这四种型号的电动自行车( )辆。
(3)“蓝点”电动自行车专卖店C型号电动自行车的销量比A型号电动自行车多( )%。
10.(2022秋·吉林长春·六年级校考期末)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六(2)班全体同学自发组织了班级图书角活动,共收集160本图书,各种图书种类如图所示。
(1)每种图书各有多少本?
(2)文艺书比童话书多百分之几?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11.(2022秋·四川成都·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笑笑家8月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1)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笑笑家这个月的支出是3000元。请计算食品支出的钱数。
12.(2021秋·四川甘孜·六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某校三个年级的学生人数统计图,其中六年级有学生220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比四年级多多少人?
13.(2022秋·陕西安康·六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一个修路队四天的修路情况统计图。
(1)第4天修的长度占这四天修的总长度的百分之多少?
(2)第几天修的长度最长?第几天修的长度最短?
(3)已知该修路队这四天修的总长度是500米,那么第2天和第3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14.(2023秋·陕西宝鸡·六年级统考期末)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各种地形所占百分比如图。请你算一算,平原有多少万平方千米?
15.(2022秋·广东湛江·六年级统考期末)新华书店各类图书情况统计如下图,其中文艺类图书比自然科学类图书少4500册,新华书店一共有图书多少册?
16.(2023秋·安徽亳州·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某图书室各类图书情况统计图,已知自然科学类图书有5400册。
(1)其他类图书占图书总数的( )%。
(2)图书室图书总数为( )册。
(3)文艺类图书和社会科学类图书共有多少册?
17.(2022秋·陕西西安·六年级校考期末)下图是林场育苗基地的五种树苗:A.松树苗;B.柏树苗;C.杨树苗;D.柳树苗;E.槐树苗种植情况统计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林场育苗基地种植的哪种树苗最多?哪种树苗最少?
(2)已知林场育苗基地种植的柏树苗有2800棵,那么林场育苗基地种植的杨树苗比槐树苗少多少棵?
18.(2020秋·甘肃酒泉·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笑笑家5月总支出情况统计图。
(1)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 )%。
(2)如果笑笑家这个月的支出是2000元,那么笑笑家5月的伙费费支出了多少钱?
(3)请你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9.(2022秋·广东惠州·六年级校考期末)下图是某商场的销售收入情况统计图。请把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0.(2023秋·陕西榆林·六年级统考期末)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对六年级师生开展了以“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将调查结果分析整理后,制成了下面两个统计图。
A.能将垃圾放到规定的地方,而且还会考虑垃圾的分类。
B.能将垃圾放到规定的地方,但不会考虑垃圾的分类。
C.偶尔会将垃圾放到规定的地方。
D.随手乱扔垃圾。
(1)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并写出计算过程。
(2)对垃圾的处理中D的人数比C少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21.(2022秋·四川甘孜·六年级统考期末)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喜欢在网络上购物,如图是丹增去年网购情况统计图。已知丹增去年在网上购物共花费5400元。
(1)丹增去年网购食品花费多少元?
(2)丹增去年网购服饰的花费比网购数码产品的花费多百分之几?
22.(2023秋·陕西咸阳·六年级校考期末)青松小学全体学生进行了消防知识测试,成绩如下。
等级 优秀 良好 不及格
人数 70 90 ?
(1)青松小学参加消防知识测试的共有( )名学生。不及格的有( )名学生。
(2)补全上面的扇形统计图。
23.(2022秋·陕西商洛·六年级统考期末)某校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举行了演讲比赛。如图是本次演讲比赛参赛选手的获奖情况统计图。
(1)参赛选手中未获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获得( )等奖的人数最多。
(2)如果参加本次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的有16人,那么参加本次演讲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24.(2022秋·陕西西安·六年级统考期末)临潼区某学校对六年级一班同学进行了有关“十四运”相关知识的调查(A:不知道;B:了解少;C:比较了解;D:熟悉),下面是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已知条件,将下面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5.(2022秋·辽宁大连·六年级校考期末)某校对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未完成)。
(1)参加本次视力统计的学生共有( )人,请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2)全校约有800名学生,中年级近视的有( )人。
参考答案
1.(1)30%;
(2)75%
【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所有运动项目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是1,据此用1分别减去其他运动项目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羽毛球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2)先用喜欢羽毛球的人数除以喜欢羽毛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得到总人数,再用总人数分别乘喜欢足球和喜欢跑步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喜欢足球的人数和喜欢跑步的人数;再用喜欢足球的人数和喜欢跑步的人数之差除以喜欢跑步的人数即可得到喜欢足球的人数比喜欢跑步的人数多百分之几。
【详解】(1)1-22%-8%-26%-14%=30%
答:喜欢羽毛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
(2)45÷30%=150(人)
150×14%=21(人)
150×8%=12(人)
(21-12)÷12×100%
=9÷12×100%
=0.75×100%
=75%
答:喜欢足球的人数比喜欢跑步的人数多75%。
能读懂扇形统计图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见详解。
(2)96
(3)50
【分析】(1)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成绩一般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成绩不合格的有24人,占总人数的2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总人数,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成绩优秀的人数,据此完成统计图。
(2)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解答。
(3)把成绩不合格的人数看作单位“1”,先用减法求出成绩一般的学生人数比成绩不合格的多多少人,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详解】(1)1-50%-20%=30%
24÷20%
=24÷0.2
=120(人)
120×50%=60(人)
作图如下:
(2)36+60=96(人)
成绩达标的有96人。
(3)(36-24)÷24
=12÷24
=0.5
=50%
成绩一般的学生人数比成绩不合格的多50%。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1)见详解;
(2)耕地面积:20平方千米,森林面积:80平方千米,荒山面积:30平方千米;
【分析】(1)根据左右两个扇形统计图中荒地面积、森林面积和耕地面积的百分数变化进行分析描述;
(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百分率即可。
【详解】(1)答:荒山面积由原来的50%降到了现在的15%;森林面积由原来的25%增加到现在的40%;耕地面积由原来的20%降到了现在的10%。
(2)200×10%=20(平方千米)
200×40%=80(平方千米)
200×15%=30(平方千米)
答:耕地面积是20平方千米、森林面积是80平方千米、荒山的面积30平方千米。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对含百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4.(1)640元
(2)96元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把明明一学期支出压岁钱的总钱数看作单位“1”,买课外书占明明一学期压岁钱支出的50%,对应的是320元,求单位“1”,用320÷50%,即可求出这学期共支出压岁钱的钱数;
(2)用明明这学期支出压岁钱的总钱数×这学期交通费支出占的百分比,求出明明这学期交通费支出的钱数;再用明明这学期支出压岁钱的总钱数×这学期零食支出占的百分比,求出这学期零食支出钱数,再用明明这学期交通费支出的钱数减去这学期零食支出钱数,即可解答。
【详解】(1)320÷50%=640(元)
答:他这学期共支出640元压岁钱。
(2)640×30%-640×15%
=192-96
=96(元)
答:明明这学期交通费支出比零食支出多96元。
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分析,熟练掌握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①18人;②10人
【分析】①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参加音乐组和航模组的共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②先求出参加书法组比绘画组的多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详解】①40×(25%+20%)
=40×45%
= 18(人)
答:参加音乐组和航模组的共有18人。
②40×(40%-15%)
=40×25%
= 10(人)
答:参加书法组比绘画组的多10人。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6.(1)见详解;
(2)尽量少用手机,控制手机使用时间。(答案不唯一)
【分析】(1)3~5小时的有700人,所占分率是35%,用除法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乘18%,求出1~3小时的人数;用总人数减去100人和700人以及1~3小时的人数,求出5小时以上的人数;根据部分量除以总量,求出各自占的百分率,完成统计图即可。
(2)尽量少用手机,控制手机使用时间。
【详解】(1)700÷35%=2000(人)
2000×18%=360(人)
2000-100-700-360=840(人)
840÷2000=0.42=42%
100÷2000=0.05=5%
(2)建议尽量少使用手机,使用时控制时间。(答案不唯一)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1)作图见解析
(2)2
(3)良好
【分析】(1)分别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得出各自占的百分率,再完成扇形统计图。
(2)用测试成绩是优秀的人数减去不及格的人数即可。
(3)测试成绩是什么的最多,则在20名女生中随机抽取一名女生,她的成绩是什么的可能性就最大。
【详解】(1)1÷20=5%
6÷20=30%
10÷20=50%
3÷20=15%
作图如下:
(2)3-1=2(人)
所以,测试成绩是优秀的人数比不及格的人数多2人。
(3)因为10>6>3>1
所以,在这20名女生中随机抽取一名女生,她的成绩是良好的可能性最大。
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和绘制扇形统计图,进一步考查学生识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8.(1)180个
(2)60个
(3)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把A品牌的销量看作单位“1”,它的是C品牌粽子的销量,求单位“1”,用C品牌粽子销量除以,求出A品牌粽子的销量;
(2)已知D品牌的销量是240个,占销量总数量的40%,用240÷40%,即可求出销售粽子的总数量,再用粽子的总数量×B品牌占总销量的百分比,即可求出B品牌的销量;
(3)根据求出的A品牌粽子的销售数量,B品牌粽子的销售数量,补充条形统计图即可。
【详解】(1)120÷
=120×
=180(个)
答:A品牌粽子的销量是180个。
(2)240÷40%×10%
=600×10%
=60(个)
答:B品牌粽子销量是60个。
(3)
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有关问题。
9.(1)
(2)600
(3)20
【分析】(1)根据B型号210辆占总体的35%,用210÷35%即可求得总体,也就是该店第一季度共售出这四种型号的电动自行车的总量数;根据求出的总量数,用总量数减其他型号数量的和,即可求出C型号的数量,再用C型号的数量除以总数量,进而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根据B型号210辆占总体的35%,用210÷35%即可求得总体,也就是该店第一季度共售出这四种型号的电动自行车的总量数。
(3)用C型号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减A型号电动自行车的销量的差,再除以A型号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即可。
【详解】(1)210÷35%=600(辆)
600-(150+210+60)
=600-420
=180(辆)
180÷600=30%
如图:
(2)210÷35%=600(辆)
所以“蓝点”电动自行车专卖店第一季度共售出这四种型号的电动自行车600辆。
(3)(180-150)÷150
=30÷150
=20%
所以,“蓝点”电动自行车专卖店C型号电动自行车的销量比A型号电动自行车多20%。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1)漫画书有16本,文艺书有48本,科技书有56本,童话书有40本。
(2)20%
(3)见详解;科技书比漫画书多多少本?16本(答案不唯一)
【分析】(1)每种图书的本数=一共收集图书的本数×这种图书占全部图书的几分之几,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文艺书比童话书多百分之几=文艺书比童话书多的本数童话书的百分之几,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3)问题(1)中求得每种书的本数,所以可以提一个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问题,例如:科技书比漫画书多多少本?解答时,用科技书的本数漫画书的本数。
【详解】(1)漫画书:
160×10%
=160×0.1
=16(本)
文艺书:
160×30%
=160×0.3
=48(本)
科技书:
160×35%
=160×0.35
=56(本)
童话书:
160×25%
=160×0.25
=40(本)
答:漫画书有16本,文艺书有48本,科技书有56本,童话书有40本。
(2)×100%
=×100%
=0.2×100%
=20%
答:文艺书比童话书多20%。
(3)科技书比漫画书多多少本?(答案不唯一)
56-40=16(本)
答:科技书比漫画书多16本。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1.(1)见详解;
(2)1080元
【分析】(1)根据统计图知道:笑笑家8月份生活支出的情况为,食品占36%,文化占20%,赡养老人占16%,服装占10%,水电气占10%,其他占8%;
(2)把全部的支出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1)从统计图中,获得的信息为:笑笑家8月份生活支出的情况为,食品占36%,文化占20%,赡养老人占16%,服装占10%,水电气占10%,其他占8%;
(2)3000×36%=1080(元)
答:笑笑家这个月食品支出1080元。
本题主要考查了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能够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12.88人
【分析】将总人数看成单位“1”,由扇形统计图可知,六年级人数占总人数的1-38%-22%=40%,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六年级人数÷所占百分率即可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乘五年级、四年级所占分率求出两个年级人数,再求差即可。
【详解】
(人)
(人)
答: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比四年级多88人。
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综合应用。
13.(1)28%;
(2)第4天;第1天;
(3)260米
【分析】(1)用1减去前3天修的总长度的百分率即可;
(2)将百分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3)用总长度乘第2天和第3天的效率之和即可。
【详解】(1)1-20%-25%-27%=28%
答:第4天修的长度占这四天修的总长度的28%。
(2)28%>27%>25%>20%
第4天修的长度最长;第1天修的长度最短;
(3)500×(27%+25%)
=500×0.52
=260(米)
答:第2天和第3天一共修了260米。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115.2万平方千米
【分析】把我国陆地面积看作单位“1”,用1减去丘陵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减去山地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减去高原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减去盆地占总面积的百分比,求出平原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再用我国陆地总面积×平原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平原的面积。
【详解】960×(1-10%-33%-26%-19%)
=960×(90%-33%-26%-19%)
=960×(57%-26%-19%)
=960×(31%-19%)
=960×12%
=115.2(万平方千米)
答:平原有115.2万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并且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15.50000册
【分析】根据题意,文艺类图书比自然科学类图书少4500册,即自然科学类图书比文艺类图书多4500册;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自然科学类图书比文艺类图书多的册数除以自然科学类图书比文艺类图书多的百分率,就是这个新华书店一共有多少册。
【详解】4500÷(27%-18%)
=4500÷9%
=50000(册)
答:新华书店一共有图书50000册。
本题是考查如何从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百分数的应用,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16.15;20000;11600
【分析】(1)把各类图书的总册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自然科学类、文艺类、社会科学类图书所占的百分比就是其他类图书所占的百分比;
(2)用自然科学类图书的数量除以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图书室图书总数;
(3)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图书总册数乘文艺类图书、社会科学类图书所占百分比,两数相加即文艺类图书和社会科学类图书共有的数量。
【详解】(1)1-27%-18%-40%
=73%-18%-40%
=55%-40%
=15%
其他类图书占图书总数的15%;
(2)5400÷27%=20000(本)
图书室图书总数为20000册;
(3)20000×18%=3600(册)
20000×40%=8000(册)
3600+8000=11600(册)
答:文艺类图书和社会科学类图书共有11600册。
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关计算。
17.(1)林场育苗基地种植的松树苗最多,柳树苗最少。
(2)少224棵
【分析】(1)将林场种植的总树苗数量看作单位“1”,哪种树苗对应的分率越大,哪种树苗就最多,哪种树苗对应的分率越小,哪种树苗就越少;
(2)将林场种植的总树苗数量看作单位“1”,用柏树的具体数量除以其对应的分率25%,可求出林场总共有的树苗数量。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杨树苗和槐树苗分别有多少棵,再用杨树苗减去槐树苗数量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1)33%>25%>17%>15%>10%,所以几种树苗的分率从大到小是:A>B>E>C>D,即松树苗最多,柳树苗最少。
答:林场育苗基地种植的松树苗最多,柳树苗最少。
(2)2800÷25%=11200(棵)
11200×17%-11200×15%
=1904-1680
=224(棵)
答:林场育苗基地种植的杨树苗比槐树苗少224棵。
本题考虑了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掌握,关键需要明确,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量,这个总量是100%。
18.(1)5;
(2)800元;
(3)如果笑笑家这个月的支出是2000元,那么笑笑家5月的水电费支出了多少钱?
300元
【分析】(1)将总支出看成单位“1”,用总支出减去伙食费、购物、水电、储蓄所占的百分率就是其他支出的百分率;
(2)将总支出看成单位“1”,总支出×伙费费所占的百分率即可;
(3)根据(2)中信息提出问题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1-40%-20%-15%-20%=5%
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5%。
(2)2000×40%=800(元)
答:笑笑家5月的伙费费支出了800元。
(3)如果笑笑家这个月的支出是2000元,那么笑笑家5月的水电费支出了多少钱?
2000×15%=300(元)
答:笑笑家5月的水电费支出了300元。
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正确提取统计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9.见详解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量(即100%),减去其他各项收入所占的百分率,求出食品所占的百分率;
通过对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观察,其他类收入占总分率20%,对应的具体数值是40万元,把商场总收入看作单位“1”,用其他类别的总收入数除以其所占分率,可以求出单位“1”,也就是商场总收入;
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用商场总收入分别乘食品、服装、家电所占的分率,即可求出它们的具体数值,再画图即可。
【详解】食品所占分率:
100%-25%-20%-20%
=75%-20%-20%
=55%-20%
=35%
商场的销售总收入:40÷20%=200(万元)
食品类销售额:200×35%=70(万元)
服装类销售额:200×25%=50(万元)
家电类销售额:200×20%=40(万元)
画图如下:
本题考虑了对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掌握,关键需要明确,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量,这个总量是100%。
20.(1)见详解;
(2)66.7%
【分析】(1)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并写出计算过程。
(2)对垃圾的处理中D的人数比C少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详解】(1)150÷50%
=150÷0.5
=300(人)
300-150-30-30=90(人)
根据计算结果补充的条形统计图如下所示:
(2)(90-30)÷90×100%
=60÷90×100%
≈66.7%
对垃圾的处理中D的人数比C少66.7%。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1.(1)810元
(2)25%
【分析】(1)去年网购花费是单位“1”,用1减去去年服装花费占总体的百分比,再减去数码花费占总体的百分比,再减去其他花费占总体的百分比再减去书籍花费占总体的百分比即可求出食品花费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后再用5400乘食品花费占总体的百分比即可求出食品花费多少元。
(2)用总钱数分别乘去年网购服饰占总钱数的百分比和数码占总钱数的百分比,之后用服饰的钱数减去数码的钱数再除以数码的钱数乘100%即可求解。
【详解】(1)
(元)
答:丹增去年网购食品花费810元。
(2)(元)
(元)
×100%
=270÷1080×100%
=0.25×100%
=25%
答:丹增去年网购服饰的花费比网购数码产品的花费多25%。
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应用以及百分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它们的运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22.(1)200;40;
(2)图见详解
【分析】(1)把参加测试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其中成绩良好的有90人,占参加测试总人数的45%,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参加测试的总人数,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不及格的人数。
(2)把参加测试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求出成绩优秀的人数占成绩测试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不及格的人数占成绩测试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据此完成统计图。
【详解】(1)90÷45%
=90÷0.45
=200(名)
200-70-90
=130-90
=40(名)
青松小学参加消防知识测试的共有200名学生,不及格的有40名学生。
(2)70÷200
=0.35
=35%
1-35%-45%
=65%-45%
=20%
作图如下: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3.(1)12.5;三
(2)64人
【分析】(1)把参赛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未获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获得三等奖的人数最多。
(2)把参赛人数看作单位“1”,获得二等奖的有16人,占参赛人数的25%,根据已知一个
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详解】(1)1-50%-25%-12.5%
=50%-25%-12.5%
=25%-12.5%
=12.5%
50%>25%>12.5%
参赛选手中未获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5%,获得三等奖的人数最多。
(2)16÷25%
=16×4
=64(人)
答:参加本次演讲比赛的一共64人。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4.见详解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可知,A的人数有5人,占六年级一班总人数的10%;
用5÷10%,求出六年级一班总人数;
再用六年级一班总人数×30%,求出B的人数;
用C的人数÷六年级一班总人数×100%,求出C占六年级一班总人数的百分比;
把六年级一班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A占六年级一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减去B占六年级一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减去C占六年级一班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D占六年级一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再用六年级一班总人数×D占六年级一班总人数的百分率,求出D的人数,在补充完整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详解】5÷10%=50(人)
B:50×30%=15(人)
C:20÷50×100%
=0.4×100%
=40%
D:1-10%-30%-40%
=90%-30%-40%
=60%-40%
=20%
50×20%=10(人)
数量掌握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1)200;统计图见详解
(2)240
【分析】(1)根据右图可知,低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有20人,低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10%,用20除以10%,求出参加本次视力统计的学生总人数;
把全校学生人数看成单位“1”,用1减去10%再减去30%,求出高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占全校的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分别用参加本次视力统计的学生总人数乘中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30%、高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占全校的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求出中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高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
据此把上图的两个统计图补充完整,注意条形统计图的纵轴1格表示20人。
(2)根据题意,用800乘30%,求出中年级近视的有多少人。
【详解】(1)20÷10%=200(人)
1-10%-30%=60%
200×30%=60(人)
200×60%=120(人)
参加本次视力统计的学生共有200人。
(2)800×30%=240(人)
全校约有800名学生,中年级近视的有240人。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