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 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1.转化为数学问题;2.从题中找出已知的信息;3.最后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例1:下面选项能用算式解答的是( )。A. B.C. D.答案:D分析:将每个选项的算式列出即可解答。详解:A.图示为2个书架,每个书架2层,每层5本书,书的总数=5×2×2;B.图示为3个长方形,总面积=5×3×3;C.图示中黄丝带是红丝带的3倍多2分米,黄丝带的长度=5×3+2;D.图示中1小格有5个,2小格为1组,共三组,的个数=5×2×3 。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表内连乘,理解乘法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例2:一根12米的彩带,对折后再对折,每段彩带长( )米。答案:3分析:把一根彩带对折一次就平均分成2份,对折2次就平均分成4份;据此解答。详解:12÷2÷2=6÷2=3(米)所以每段彩带长3米。分析:本题要注意的是每次对折分成的份数。基础过关练一、选择题1.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A.42÷7 B.72÷8 C.64÷82.下面哪个问题不可以用35÷7解决?( )A.有35颗糖,每7颗装一袋,可以装几袋?B.35里面有( )个7C.小红用35元钱买了7 本同样的本子,平均每本多少元?D.有35个纽扣,7个装进袋子,还剩下多少个没有装?3.从63里面连续减9,减( )次结果是0。A.7 B.8 C.94.从32里连续减8,需要减( )次才能减完。A.4 B.5 C.245.“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可以写( )道除法算式。A.3 B.2 C.16.一块手帕9元,36元最多可以买( )块手帕。A.4 B.5 C.77.27人玩小飞机,每架小飞机坐3人,需要( )架小飞机。A.7 B.8 C.98.一条36厘米长的丝带,对折再对折后,每段丝带长( )厘米。A.18 B.12 C.9 D.4二、填空题9.有30个同学到东昌湖公园划船,每6个人乘1条船,需要租( )条船。10.刘老师准备给学生买奖品,她带的钱买9元一个的文具盒正好可以买2个,若用这些钱买6元一支的笔,可以买( )支。11.2023年4月7日,熊猫“丫丫”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熊猫馆里,饲养员正在给大熊猫分竹子。18根竹子,每2根分给1只大熊猫,可以分给( )只大熊猫。每6根分给1只大熊猫,可以分给( )只大熊猫。每( )根分给1只大熊猫,可以分给2只大熊猫。每( )根分给1只大熊猫,可以分给6只大熊猫。12.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5=45 32÷( )=4 ( )×2=188÷( )=8 ( )×7=42 18÷( )=313.篮子里有35个松果,小松鼠计划吃一个星期,平均每天吃( )个。14.一个乘数是6,另一个乘数是7,积是( ),列式:( );被除数是48,除数是8,商是( ),列式:( )。三、判断题15.把3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列式:32÷4。( )16.24÷4=6读作:24除4等于6。( )17.把36支铅笔分给9个同学,每人一定分4支。( )18.每条船限乘8人,24人要租4条船。( )19.把24个苹果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一定分到3个。( )20.32÷8=4表示把3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8。( )21.48÷8和48÷6求商时,所用的乘法口诀相同。( )培优提升练四、解答题22.妈妈买了6瓶消毒液,每瓶6元。如果用这些钱买4元一瓶的消毒液,能买几瓶?23.小亮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1)照这样的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2)照这样的速度,全书72页,几天可以读完?24.买文具(1)用18元可以买几支钢笔?(2)买6个铅笔盒应付多少钱?(3)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25.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某学校举行了“书香班级”评比活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的阅读乐园。在这次活动中,小新读一本故事书,4天读了36页。(1)照这样计算,一周(按7天计算)可以读多少页?(2)照这种速度,全书81页,他几天可以读完?26.小优做趣味数学题,4天做了16道。照这样计算,做24道题需要多少天?27.超市里有一种苹果,妈妈记得是8元一斤,于是妈妈给了小军买3斤的钱让小军去超市购买。结果超市里促销,这种苹果优惠到6元一斤,请问小军带去的钱可以买几斤?28.三年一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每组9人,可以分成4组。如果每组6人,可以分成几组?1.B分析:用乘法口诀求商,算出各个算式的得数,再进行选择即可。详解:A.42÷7=6B.72÷8=9C.64÷8=89>8>6,所以商最大的算式是72÷8。故答案为:B分析:本考查学生对表内除法运算的运用。2.D分析:根据每个选项的等量关系,列式计算,找出不能用35÷7解决的问题即可。详解:A.有35颗糖,每7颗装一袋,可以装几袋?列式为35÷7,不符合题意。B.35里面有( )个7,列式为35÷7,不符合题意。C.小红用35元钱买了7 本同样的本子,平均每本多少元?列式为35÷7,不符合题意。D.有35个纽扣,7个装进袋子,还剩下多少个没有装?列式为35-7,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表内除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3.A分析:用63除以9,商是几就代表需要减几次。详解:63÷9=7所以减7次结果是0。故答案为:A分析:熟练掌握除法的意义是解题关键。4.A分析:求从32里连续减8,需要减几次才能减完,就是求32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即可。详解:32÷8=4需要减4次才能减完。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表内除法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5.B分析:根据乘法口诀写除法算式时,积作为被除数,其中一个乘数作除数,另一个乘数作商。由此解答即可。详解:由分析得:56÷7=8;56÷8=7“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可以写2道除法算式。故答案为:B分析:灵活运用乘法口诀是解题关键。6.A分析:用总钱数除以一块手帕的钱即可。详解:36÷9=4(块)36元最多可以买4块手帕。故答案为:A分析:熟练掌握除法的意义是解题关键。7.C分析:用总人数除以每架小飞机坐的人数即可。详解:27÷3=9(架)需要9架小飞机。故答案为:C分析:熟练掌握除法的意义是解题关键。8.C分析:一条36厘米长的丝带,对折一次,把这条丝带平均分成了2段;再对折一次,把这条丝带平均分成了4段;用36除以4,求出每段丝带长多少厘米。详解:36÷4=9(厘米)每段丝带长9厘米。故答案为:C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把这根丝带对折再对折后,平均分成了4小段。9.5分析:根据题意,每6人租一条船,用总人数÷每条船乘坐的人数=需要的船的数量,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30÷6=5(条)有30个同学到东昌湖公园划船,每6个人乘1条船,需要租(5)条船。10.3分析:用9元一个的文具盒的钱数乘2,可以计算出刘老师一共带了多少钱,再用刘老师一共带的钱数除以6,可以计算出刘老师买6元一支的笔,可以买多少支。详解:9×2÷6=18÷6=3(支)所以若用这些钱买6元一支的笔,可以买3支。11. 9 3 9 3分析:根据题意,每2根分给1只大熊猫,求可以分给几只大熊猫,即18里面有几个2,用18÷2计算;每6根分给1只大熊猫,求可以分给几只大熊猫,即18里面有几个6,用18÷6计算;分给2只大熊猫,每只分几根,即把1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18÷2计算;分给6只大熊猫,每只分几根,即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用18÷6计算。详解:18÷2=9(只);18÷6=3(只);18÷2=9(根);18÷6=3(根)18根竹子,每2根分给1只大熊猫,可以分给9只大熊猫。每6根分给1只大熊猫,可以分给3只大熊猫。每9根分给1只大熊猫,可以分给2只大熊猫。每3根分给1只大熊猫,可以分给6只大熊猫。12. 9 8 9 1 6 6分析:根据乘法口诀求商,据此解答。详解:(1)用到的口诀是五九四十五,故填空为:(9)×5=45;(2)用到的口诀是四八三十二,故填空为:32÷(8)=4;(3)用到的口诀是二九十八,故填空为:(9)×2=18;(4)用到的口诀是一八得八,故填空为:8÷(1)=8;(5)用到的口诀是六七四十二,故填空为:(6)×7=42;(6)用到的口诀是三六十八,故填空为:18÷(6)=3;13.5分析:一星期有7天,求35里有几个7,据此解答。详解:35÷7=5(个)平均每天吃(5)个。14. 42 6×7=42 6 48÷8=6分析:根据“乘数×乘数=积、被除数÷除数=商”和乘法口诀来解决此题。详解:6×7=4248÷8=6故,一个乘数是6,另一个乘数是7,积是42,列式:6×7=42;被除数是48,除数是8,商是6,列式:48÷8=6。15.√分析:由题意可知,把3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根据公式:总数÷平均分的份数=1份量,据此列除法算式即可。详解:把3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列式如下:32÷4故答案为:√分析:本题考查整数平均分的意义及应用。16.×分析:除法算式的读法: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据此解答。详解:24÷4=6读作:24除以4等于6。故答案为:×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区分“除”和“除以”之间的区别。17.×分析:平均分的时候每人才会分得一样多,据此即可判断。详解:题目中没有说明是平均分,所以不一定每人都能分得4支。故答案为:×分析:了解平均分的意义是解题关键。18.×分析:根据题意求出24人里面有几个8人,就可以知道租几条船,用除法求出商,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列式为:24÷8=3(条),可以租3条船。故答案为:×分析:掌握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19.×分析: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24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一定分到3个,由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知,把24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一定分到3个;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除法平均分的意义。20.×分析:根据除法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的同样多;也可以把几个分成一份,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详解:32÷8=4表示把32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4。也可以表示把32每8个分成一份,分成4份。此题描述错误。故答案为:×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除法里的平均分的应用。21.√分析:按照8的乘法口诀进行解答即可。详解:48÷8=6,48÷6=8,这两个算式求商时运用的都是六八四十八这个乘法口诀。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运用,要求学生牢记表内乘法口诀。22.9瓶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买消毒液的瓶数×每瓶的价钱=妈妈买消毒液的总钱数,因此,妈妈买消毒液的总钱数÷4=可以买的瓶数,依此列式并计算。详解:6×6÷4=36÷4=9(瓶)答:如果用这些钱买4元一瓶的消毒液,能买9瓶。23.(1)56页(2)9天分析:(1)用3天读的页数除以3,可以计算出平均每天读的页数,再用平均每天读的页数乘7,计算出7天可以读多少页;(2)用3天读的页数除以3,可以计算出平均每天读的页数,再用全书的总页数除以平均每天读的页数,计算出几天可以读完。详解:(1)24÷3×7=8×7=56(页)答:7天可以读56页。(2)72÷(24÷3)=72÷8=9(天)答:9天可以读完。24.(1)9支(2)24元(3)用16元可以买几个卷笔刀?(答案不唯一)2个分析:(1)用18元可以买几支钢笔,即18里面有几个2,用18÷2计算;(2)买6个铅笔盒,即6个4的和是多少,用6×4计算;(3)根据题意可提出,用16元可以买几个卷笔刀?用16÷8计算。详解:(1)18÷2=9(支)答:用18元可以买9支钢笔。(2)6×4=24(元)答:买6个铅笔盒应付24元钱。(3)用16元可以买几个卷笔刀?(答案不唯一)16÷8=2(个)答:用16元可以买2个卷笔刀。25.(1)63页;(2)9天分析:(1)用4天读书页数除以4,求出平均每天读书页数。再乘7,求出一周读书页数。(2)用全书总页数除以平均每天读书页数,求出读书天数。详解:(1)36÷4=9(页)9×7=63(页)答:一周可以读63页。(2)81÷9=9(天)答:他9天可以读完。26.6天分析:先用16÷4求出每天做数学题的道数,再用24÷每天做数学题的道数,即为做24道题需要的天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6÷4=4(道)24÷4=6(天)答:做24道题需要6天。27.4斤分析:用8乘3,先算出超市没有搞促销购买3斤苹果需要的钱数,也就是妈妈给小军带去超市的钱,再除以搞促销时的价格,即可求出小军带去的钱可以买几斤;据此列式计算即可。详解:8×3÷6=24÷6=4(斤)答:小军带去的钱可以买4斤。28.6组分析:根据每组9人,可以分成4组,先用乘法计算出班级的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6,求出每组6人可以分成几组,据此解答即可。详解:9×4÷6=36÷6=6(组)答:可以分为6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