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6.1 生日(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6.1 生日(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第1课时 生日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83~84页。 内容简析 问题串1: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 问题串2:用涂格子的方法表示数据。 问题串3:借助统计图的直观,分析数据,了解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教学目标 1.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生日所在的季节,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与分析的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2.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交流数据整理的方法,并会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谈话法。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新知识,不做单纯的讲授式教学。 学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法、实际操作法、讨论交流法。通过对班级学生生日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等发展统计观念。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谈话导入法: 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 1.说一说,你的生日在什么季节 你的好朋友呢 2.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师:你们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在各季节有多少名同学过生日吗 如何进行统计能让我们更直观地得到答案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绘制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品析:通过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自然而然进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到知识的合理迁移。】 课件导入法: 师:一年有几个季节 你知道这几个季节是怎样划分的吗 引导学生统一划分季节的标准。(课件出示情境图) 学生阅读并讨论情境图中的文字,清楚每个季节都包含哪几个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条形统计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品析:借助一个情境引入本节课新知。过渡自然,学生易于接受,易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你知道是在什么季节吗 2.分一分:哪几个月是春季 哪几个月是夏季 哪几个月是秋季 哪几个月是冬季 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3)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四季的划分。 (4)小组交流: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 3.明确任务:班里同学的生日分别在什么季节 我们一起来调查一下吧! (1)提问:你准备如何调查 学生先想一想,再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调查方法。 方法一:每人在纸条上写出自己生日所在的季节。 方法二:先收集同学的生日所在季节的情况,再分类整理纸条,收集数据。 方法三:把大家生日所在的季节的情况涂在格子里。 (2)教师讲解横向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统计图,横轴表示数量,单位是人数。纵轴表示项目,四个季节,春夏秋冬。1个格子代表1人,是哪个季节出生的,就在对应的格子里涂色。 学生拿出空白统计图,一起涂一涂。
①指名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主完成。 ②教师巡视。 ③小组内互相交流涂的结果。 学生观察、分析条形统计图。 (3)提问: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①能直观地看出各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有多少。 ②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少。 (4)提问:你觉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 学生交流后明确:这样的统计图比较直观,便于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品析:学生通过独立操作,经历横向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如何更好地让学生交流数据整理的方法,并会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解决办法: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事物。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完成教材第84页“练一练”1~3题。 拓展1.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有(  )人;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有(  )人。 (2)最喜欢(  )和(  )的人数同样多,均有(  )人。 (3)看了统计图,从健康角度出发,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拓展2.四(1)班参加校运动会项目情况如下图。(每人限报一项,每人都参加校运动会)
(1)填写下表。 项目人数跳绳踢毽子跳远跑步
(2)参加(  )的人数最多,参加(  )的人数最少。 (3)四(1)班一共有(  )人。 (4)参加跳绳的人数比跑步的多(  )人。 【参考答案】 拓展1.(1)汽水 5 酸奶 15 (2)可乐 雪碧 12 (3)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少喝碳酸饮料。(叙述合理即可) 拓展2.(1) 项目人数跳绳9踢毽子4跳远8跑步6
(2)跳绳 踢毽子 (3)27 (4)3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通过调查整理班里同学的生日分别在什么季节,我们了解到:统计结果不仅可以用统计表表示,还可以用统计图表示。我们通过调查,整理和记录,制成了漂亮的条形统计图,并且通过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了很多问题。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1.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教师根据生活实际及教材中的统计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2.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引出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每种条形统计图都是因为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3.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感受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不同统计图的优点,让学生明确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不足之处:1.语言组织不够严密,在调查方法和统计方法上同学们还是有点混淆。调查方法应该有问卷调查,写纸条调查,举手调查,站队调查等,统计方法应该有数数、写正字等。2.整节课教师参与过多,组织引导学生较多,放手较少。虽然学生参与活动比较积极,但大体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进行的,缺少主动性。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生日 绘制条形统计图及统计图表示的信息。 1.明确1格表示1个单位。 2.按照对应策略,逐一涂色,涂色要均匀。 3.涂色后要标出相应的数据。 4.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