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滇人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12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滇人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12册

资源简介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Python编程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通过计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任务,学生将学习算法的概念、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程序的顺序结构、赋值语句的格式与功能、Python常用的数据类型,以及算术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这一内容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更是为学生后续学习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培养学生运用算法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利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能力,加深对程序结构的理解。
3. 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掌握Python常用数据类型和算术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赋值语句和算术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难点:运用算法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绘制流程图描述算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Python编程环境的基本操作,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编写一个计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程序。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教师:很好!那么,我们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呢?又该如何进行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二)新课讲解
1.算法与流程图
教师:同学们,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算法。算法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明确步骤的集合。想象一下你在烹饪一道菜,你需要先准备食材,然后切好,接着炒煮,最后装盘。这一系列步骤就是一个算法。
(教师板书写下算法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教师: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算法呢?这就需要用到流程图了。流程图就像是一个地图,它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到算法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步骤之间的顺序关系。
(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流程图,解释开始、结束、判断、循环等符号的含义)
教师:现在,请大家看看课本上的流程图示例,并尝试理解它是如何描述计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这一算法的。
(学生观察并讨论流程图)
教师:大家理解得不错。通过流程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先获取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计算周长和面积,最后输出结果的顺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编写的程序的基本结构。
2.顺序结构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讲解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程序设计中最基本、最简单的结构。它的特点是按照代码的书写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执行。
(教师板书写下顺序结构的定义)
教师:就像我们之前说的烹饪过程,每一步都是按照顺序来的,不能先炒煮再准备食材。同样,在编程中,我们也需要按照顺序来执行代码。
(教师举例解释顺序结构在编程中的应用)
教师:在计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程序中,我们首先要获取用户输入的长和宽,这是第一步;接着,我们使用这些值来计算周长和面积,这是第二步;最后,我们输出计算结果,这是第三步。每一步都是按照顺序执行的,不能颠倒或省略。
3.赋值语句
教师:现在,我们来学习赋值语句。在编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将某个值赋给一个变量,以便后续使用。这就是赋值语句的作用。
(教师板书写下赋值语句的基本格式)
教师:赋值语句的基本格式是“变量名 = 值”。例如,如果我们想要将用户输入的长赋值给变量length,就可以使用“length = 输入的值”这样的语句。
(教师举例说明赋值语句的使用)
教师:在计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程序中,我们会使用赋值语句来获取用户输入的长和宽,并将它们分别赋值给变量length和width。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后续的计算中使用这两个变量了。
4.算术运算符
教师:最后,我们来学习算术运算符。在编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数学运算,比如加减乘除等。这些运算就需要用到算术运算符。
(教师板书写下常用的算术运算符及其功能)
教师:常用的算术运算符有加法运算符“+”、减法运算符“-”、乘法运算符“*”和除法运算符“/”。它们分别用于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教师举例说明算术运算符的使用)
教师:在计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程序中,我们会使用乘法运算符来计算长和宽的乘积,从而得到面积;使用加法运算符来计算长的两倍和宽的两倍的和,从而得到周长。通过合理地使用算术运算符,我们可以轻松地完成数学运算并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通过以上的详细讲解,教师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算法与流程图、顺序结构、赋值语句和算术运算符的概念和应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实践
教师:现在,请大家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内容,尝试编写一个计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程序。
(学生开始编写程序,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交流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择几位学生的程序进行展示,并邀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建议)
教师:大家看,这位同学的程序写得很好,他首先获取了用户输入的长和宽,然后使用了正确的算术运算符进行了计算,最后输出了结果。大家还有什么建议或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教师进行解答和补充)
(五)总结提升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了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掌握了赋值语句和算术运算符的使用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编写出更多有用的程序。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计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展示流程图和算法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程序结构。同时,我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编程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