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讲义(苏教版)7.8整理与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讲义(苏教版)7.8整理与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7.8 整理与练习
三角形的特点
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每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只要把较短的两条线段相加与最长的线段比较即可。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个底角相等。
3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个角相等,每个角都是60°。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而同一底边上的高一定相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梯形是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的长度不相等。
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腰。
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例1:梯形(如图)的高是( )厘米。
A.5 B.3 C.2
答案:C
分析:
梯形的高是指上下底的距离,在梯形的上底上任取一个点作垂直于下底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梯形的高是2厘米。
故答案为:C
例2: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其中一条边长是相邻边长的3倍,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度分别是( )厘米和( )厘米。
答案: 4 12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则周长÷2即可得到相邻两条边的和,已知其中一条边长是相邻边长的3倍,则周长÷2÷4即可得出较短的一条边的长度,再乘3即可得到另一条边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2÷2÷4
=16÷4
=4(厘米)
4×3=12(厘米)
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度分别是4厘米和12厘米。
例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作直角梯形,有两条边相等的梯形叫作等腰梯形。( )
答案:×
分析: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作直角梯形。如图: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如图:
详解: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作直角梯形,有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作等腰梯形。
故答案为:×
例4:求出每个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答案:∠1=35°;∠2=122°;∠3=60°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用180°减去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求另外一个角的度数即可。
详解:
∠1=180°-90°-55°
=90°-55°
=35°
∠2=180°-30°-28°
=150°-28°
=122°
∠3=180°-50°-70°
=130°-70°
=60°
基础过关练
一、选择题
1.下图中,AC边上的高的正确画法是( )。
A. B. C.
2.下面三个图形对应底边上的高( )。
A.①号的高最长 B.②号的高最长
C.③号的高最长 D.一样长
3.如图所画的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是5厘米,这条高所对应的底应该是( )厘米。

A.6 B.4 C.6或4 D.无法确定
4.从平行四边形的顶点B画平行四边形的高,能画出( )条。

A.0 B.1 C.2 D.无数
5.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 )。
A.线段 B.直线 C.射线
6.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7厘米,它的第三条边长可能是( )。
A.11厘米 B.4厘米 C.5厘米
7.小红用长3厘米、5厘米、7厘米的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小华也用这样的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 )。
A.形状相同,大小不等B.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C.形状不同,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
8.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是28°,另一个锐角是( )。
9.比较大小,填“>”“<”或“=”。
590亿( )58990000000 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 )90°
25×5+25×8( )25×5×8 124×101( )124×100+1
10.有两根7厘米长的小棒,再添一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这根小棒最长是( )厘米。(小棒长为整厘米数)
1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已知直角梯形的上底是14厘米,下底是16厘米,高是8厘米,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李明画了一个边长16厘米的等边三角形,它的周长是( )厘米,其中的一个内角是( )°,这个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13.一个直角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4倍。如果将上底延长12厘米,就成了一个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高是( )厘米。
三、判断题
14.用一根长8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梯形,上、下底之和为50厘米,一条腰长为30厘米。( )
15.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6厘米和12厘米,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30厘米,也可能是24厘米。( )
16.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是。( )
17.有2cm、3cm、4cm、5cm的小棒各一根,任选其中3根可拼成4个不同的三角形。( )
18.如果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之和等于90°,它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
19.4根相同的小棒可以摆成三角形。( )
培优提升练
四、计算题
20.算出每个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五、解答题
21.李师傅用一根固定长度的铁丝去给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片镶边,如下图。围1个三角形玻璃片一圈,铁丝还多出19厘米;围两个三角形玻璃片1圈(两个三角形重合的边只围一次),铁丝还多出11厘米。这根铁丝的长度是多少厘米?(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相等)
22.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48厘米,它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20厘米,这个等腰梯形的腰长多少厘米?
23.一个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3倍,如果将上底延长6分米,就成了一个正方形,这个梯形的上底和高各是多少分米?
24.街心花园中间有一个边长18米的正方形花坛,花坛四周有1米宽的石子路,石子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画出示意图,再解答)

2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每个梯形的周长都是40厘米,梯形的一条腰长8厘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多少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6.蚂蚁王国正在进行赛跑。哪只蚂蚁最先从图形的一个顶点跑到它的对边,就是谁赢。看,小选手欢欢和乐乐已经站到自己图形的顶点上了。(如图)
(1)怎样跑的路线最短?请你帮它们画一画。
(2)这个比赛公平吗?为什么?
27.园丁围绕一个边长120米的等边三角形人工湖种了一些柳树和杨树。从一个顶点开始每隔12米种一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又种了3棵杨树。园丁种了多少棵杨树?
1.C
分析:从三角形一个端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三角形顶点和它对边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这条边上的高。
详解:A.不是垂线段,故错误;
B.没有从顶点开始,故错误;
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高的画法,需要灵活掌握。
2.D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定义可知,这三个图形的高一样长,均等于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据此解答。
详解:三个图形对应底边上的高一样长。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高的认识,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底。
3.B
分析:6厘米这条边上的高比4厘米短,4厘米底边上的高比6厘米短。一条高是5厘米,比4厘米高,比6厘米短,这条高对应的底应该是4厘米。
详解:由分析得:
6厘米>5厘米>4厘米
这条高所对应的底应该是4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高的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边对应的高一定小于邻边的长度。
4.C
分析:依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对应有两条底,从顶点出发可以各作一条底边上的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如下图所示:

从平行四边形的顶点B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可以画两条。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的认识和画法,从顶点出发作底边上的高有且仅有两条。
5.A
分析:依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下:
结合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三角形的定义可知,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6.C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7=10(厘米)
7-3=4(厘米)
第三条边长小于10厘米,大于4厘米。
A.11厘米>10厘米,不符合要求;
B.4厘米=4厘米,不符合要求;
C.10厘米>5厘米>4厘米,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C
分析: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7.B
分析:都是用3厘米、5厘米、7厘米这样三条边组成的,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固定,首尾相连形成三角形相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摆出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相同,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B
分析:明确同样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是同一个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8.62°/62度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直角三角形里,有一个直角,另一个锐角是180°-90°-28°。
详解:180°-90°-28°=62°。
另一个锐角是62°。
分析: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 > = < >
分析:(1)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数位的多少,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较,高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大,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180°-90°=90°。
(3)分别求出两个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4)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124×101=124×100+124,再与124×100+1比较大小。
详解:(1)590亿=59000000000,59000000000>58990000000,则590亿>58990000000
(2)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180°-90°=90°
(3)25×5+25×8=125+200=325
25×5×8=1000
325<1000
则25×5+25×8<25×5×8
(4)124×101=124×100+124,124×100+124>=124×100+1,则124×101>124×100+1
分析:两个算式比较大小,可以先求出得数,再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等运算定律进行比较。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10.13
分析: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再添一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这根小棒最长是(7+7-1)厘米。
详解:7+7-1
=14-1
=13(厘米)
有两根7厘米长的小棒,再添一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这根小棒最长是(13)厘米。(小棒长为整厘米数)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
11.240
分析:如图:,拼成的长方形长是(14+16)厘米,宽是8厘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4+16)×8
=30×8
=240(平方厘米)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已知直角梯形的上底是14厘米,下底是16厘米,高是8厘米,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240)平方厘米。
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找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面积公式计算,画图直观易懂。
12. 48 60 3
分析:等边三角形是三条边长度相同,周长用边长乘3即可,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均为60°;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
详解:16×3=48(厘米),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都是60°,有3条对称轴。
分析:做题关键对等边三角形特征的熟练运用。
13.16
分析:根据梯形的特征,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一个直角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4倍。如果将上底延长12厘米,就成了一个正方形,由此可知,12厘米相当于这个直角梯形的上底的(4-1)倍,且梯形的高等于下底,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上底,上底的长度乘4就是下底的长度(高),据此解答。
详解:12÷(4-1)
=12÷3
=4(厘米)
4×4=16(厘米)
即这个梯形的高是16厘米。
分析: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直角梯形的特征、正方形的特征及应用。
14.×
分析:把8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梯形,那么这个梯形的周长应为80厘米,求出梯形的周长与80厘米比较,因为是等腰梯形,所以两腰都是30厘米,50加30再加30即为这个梯形的周长,最后与80比较即可。
详解:50+30+30
=80+30
=110(厘米)
110≠80
这个梯形的周长是110厘米,所以这句话不对。
故答案为:×
分析:梯形的周长=上底+下底+两腰的长度。
15.×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6+6=12(厘米),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6厘米的边不能是腰,只能是底,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是12厘米。12+12+6=30(厘米),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0厘米。所以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分析: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无论形状、大小,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得到的这个三角形应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内角和仍是180°。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需熟练掌握。
17.×
分析:从这四根小棒中任选3根,可以有2cm、3cm、4cm或者2cm、3cm、5cm或者3cm、4cm、5cm或者2cm、4cm、5cm 这4种选法,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看哪几种选法可以拼成三角形。
详解:2+3>4,则长2cm、3cm、4cm的三根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2+3=5,则长2cm、3cm、5cm的三根小棒不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3+4>5,则长3cm、4cm、5cm的三根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2+4>5,则长2cm、4cm、5cm的三根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则可以拼成3个不同的三角形,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先找出可能的拼法,再根据三边关系,用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和与较长小棒长度比较大小判断。
18.√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用180°减两个内角和的度数等于第三个角的度数,再根据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即可解答。
详解:180°-90°=90°
有一个角等于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知识的掌握。
19.×
分析:若用4根相同的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均是1根小棒的长度,第三条边是2根小棒的长度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判断这个三角形能否成立。
详解:1+1=2,则较短的两条边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条边的长度。4根相同的小棒不可以摆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灵活应用,常用较短的两条边的长度和与较长边的长度比较大小。
20.55°;110°;75°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依次减去已知两个角的度数,即可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详解:180°-90°-35°=55°
180°-42°-28°=110°
180°-65°-40°=75°
则未知角的度数依次是55°、110°、75°。
21.31厘米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围2个三角形玻璃片一圈比围1个三角形玻璃片一圈多2个三角形的边长,多用19-11=8(厘米)长的铁丝,8除以2即等于三角形的边长,因为三角形三边相等,所以周长等于三边之和,用一个三角形的周长加上19厘米即等于铁丝的长度。
详解:(19-11)÷2×3+19
=8÷2×3+19
=4×3+19
=12+19
=31(厘米)
答:这根铁丝的长度是31厘米。
22.14厘米
分析:等腰梯形的周长是上底、下底以及两条腰的长度和,则用等腰梯形的周长减去上底与下底的和,求出两条腰的长度和,再除以2,求出一条腰的长度。
详解:(48-20)÷2
=28÷2
=14(厘米)
答:这个等腰梯形的腰长14厘米。
23.上底3分米;高9分米
分析:下底是上底的3倍,如果将上底延长6分米,就成了一个正方形,说明延长部分相当于上底的两倍,用6分米除以2即可求出上底;上底乘3求出下底;延长后是正方形则下底和高相等。
详解:6÷2=3(分米)
3×3=9(分米)
答:这个梯形的上底3分米,高是9分米。
分析:明确延长部分相当于上底的两倍,下底和高相等是解决本题关键。
24.见详解
分析:周围的石子路又围成一个大正方形,石子路面积=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
详解:
(18+1+1)×(18+1+1)-18×18
=20×20-18×18
=400-324
=76(平方米)
答:石子路的面积是76平方米。
分析:明确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解决本题关键。
25.底是24厘米,周长是64厘米
分析:
如图所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等腰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用梯形的周长减去两条腰的长度,求出上底与下底的和,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用两个梯形的周长和减去两条腰的长度,求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详解:40-8-8=24(厘米)
40+40-8-8=64(厘米)
答: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4厘米,周长是64厘米。
分析:本题考查平面图形的拼接,等腰梯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关键是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等腰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画图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题意。
26.(1)见详解
(2)不公平;理由见详解
分析:(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垂线的长度最短。据此过顶点作三角形的高,以及过顶点向右边的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这两条高就是最短路线。
(2)过欢欢所在顶点只能画一条高,但是过乐乐所在顶点能画两条高,其中一条高的长度小于欢欢所在图形的高,两只蚂蚁赛跑路程不相等,比赛不公平。
详解:(1)
(2)不公平;乐乐从图形的顶点出发,可以画两种不同长度的高,其中有一条高比欢欢的短。
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只能画一条高,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能画两条高。
27.90棵
分析: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周长=边长×3,求出人工湖的周长,再除以两棵柳树之间的间隔长度,求出柳树棵数。用柳树棵数乘3,求出杨树棵数。
详解:120×3÷12
=360÷12
=30(棵)
30×3=90(棵)
答:园丁种了90棵杨树。
分析:本题考查简单间隔和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明确柳树棵数=间隔数,杨树棵数=柳树棵数×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