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课题 数据模型教学目标1. 了解模型和数据模型的概念。 2. 理解概念模型和五种逻辑模型,总结它们的优缺点。 3. 在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模型来进行建模。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 了解模型和数据模型的概念。 2. 理解概念模型和五种逻辑模型的建模方式,总结它们的优缺点。教学难点: 1. 能够应用所学,在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时,选择合适的模型来进行建模。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导入】提问:什么是模型?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玩具模型,提出模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数据模型的概念 【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结果,教师再次描述数据模型的概念,并引出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通过课前预习,知道了数据模型的概念,教师再描述一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概念模型 【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概念模型的定义。 【课堂活动】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13,将概念模型的实体—联系法的基本概念进行整理,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基本概念定义例子实体属性实体集码联系【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梳理出实体—联系法的五个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与讨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除了实体与实体之间存在联系,实体与属性之间是否也存在联系?并举例说明。 【学生】每位小组派一位代表阐述本小组的观点。 【教师】点评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发表并交流想法,教师最后进行点评和总结,取各组观点中的优点,引导学生对“实体—联系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五种常见的逻辑模型 【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关系模型、列族模型、键值模型、文档模型、图模型这五种常见的逻辑模型,提取他们的特征,总结他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于何种类型的数据。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知识比较的理论和繁杂,所以教师以引导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梳理五种逻辑模型的定义、建模方式、优缺点。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不同模型的区别,并能够在实际场景中进行灵活应用。 课堂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作业布置 思考与练习: 1.知乎提供了“一人提问,众人解答”的功能。该事例中包含哪些实体?这些实体有哪些属性?哪些实体之间存在联系? 2.如果要存储的数据模型在系统上线后可能会发生变化,可以考虑使用哪些数据模型呢? 3.如果要将身边好朋友关系建立逻辑模型,模型重点关注的是好朋友关系,用哪种模型比较合适?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