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1 数组-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1 数组-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2.1数组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讨论与分析,培养学生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通过实例中关键数据的数字化表达,学会使用数组来表示一组相同类型数据,理解数组的概念和特性。 3.通过对实例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能够采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界定问题、抽象问题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能力。 指向的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方式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根据理论,从现实情境问题中提取出关键数据并使用数组存储;在其后的项目的实现过程中自主分析并提取其中关键数据并使用合适的数据结构(数组)存储这些数据;在以上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即信息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计算思维: 能够采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界定问题、抽象问题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该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建模及算法设计的能力,提升自身的计算思维。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掌握数组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1. 能合理利用数组设计算法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并编程实现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以“超市特惠条形码”的实例引出在编程过程中如何将同类数据保存在一起,从而导出“数组”的概念,数组就是相同数据类型的变量集合;它用一个数组名和下标来唯一确定数组元素;创建数组时,被系统分配连续存储空间,数组元素按下标顺序依次存储。 通过对实例特惠条形码存储的方式,总结出数组的特征: 数组元素的数据类型相同 通过数组名和下标对数组元素的值进行访问 存储空间固定不变(即使数组中的某些元素已经删除,但其占用的空间仍然保留) 从空间利用率角度说,数组适用于数据规模可预估且在处理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问题。 二、数组的基本操作 将数组创建、数组访问、数组元素内容修改等基本操作融入“超市特惠条形码”实例的算法实现,在实例学习中掌握数组的基本操作。 1.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进行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这两个步骤,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通过思路,进行代码实现。 2.实现代码: 步骤代码实现知识点讲解1.读取文件tm.xlsx中特卖商品的信息import pandas as pd df=pd.read_excel(“tm.xlsx”) #读取数据通过pandas模块的read_excel函数读取表格信息,形成二维数据结构2.创建数组d,共20个元素此处填写: d=[“”]*20 或a=[“” for i in range(20)]1.直接创建:a=[0,0,0]或a=[0]*3 2.间接创建:a=[0 for i in range(3)]3.读取df中特卖商品条形码依次赋值给数组dk=0 for row in df.values: d[k]=row[1] k=k+1 数组的访问: 数组名[下标访问]4.输入顾客购买的商品条形码,并赋值给thingthing=input(“请输入商品条形码:”)5.将thing与特卖商品条形码所在数组d中个元素对比,若相同,输出“该商品参加特卖活动!”;否则,输出“对不起,该商品不参加特卖活动!”for i in range(20): if thing==d[i]: print(“该商品参加特卖活动!”) else: print(“对不起,该商品不参加特卖活动!”) 将thing与数组d中每个元素比较
3.设计情境,引入删除操作:若当前状态下,4号B-300132商品优惠到期了,现要从数组d中删除该条形码,那该怎么办?通过对删除操作的讲解,让学生完成任务二的删除代码: j=k while j=k d[j+1]=d[j] j=j-1 d[j+1]=”B-300131”或d[k]=”B-300131” 5.以上关于数组的插入、删除等操作,其实Python已将功能封装为函数和方法。 函数和方法功能例子结果len(list)统计列表list中元素个数list=[11,22,33] print(len(list))3list.append(x)在列表list末尾添加元素xlist=[11,22,33] list.append(44) print(list)[11,22,33,44]list.insert(i,x)在列表list中下标为i位置插入元素xlist=[“A”,”B”,”C”] list.insert(2,”D”) print(list)[“A”,”B”,”D”,”C”]list.pop(i)在列表list中下标i的元素删除;i不指定,默认最后一个list=[“A”,”B”,”C”] list.pop(2) print(list)[“A”,”B”]
3.总结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