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高中信息技术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课题 1.1二维与三维教学目标1. 通过案例展示,让学生了解二维与三维的区别。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二维与三维的不同特点,同时体验二维作品和三维作品在不同领域发挥的作用。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 二维图形与三维模型。2. 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教学难点: 1. 二维与三维的区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导入:请学生一起观看“爱心包包.mp4”,关注视频中的纸在形态上发生什么改变。 引出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概念。 二维空间:指仅由宽度和高度(在解析几何中称为x轴和y轴)两个要素所组成的平面空间,只能向所在的平面延伸扩展。 三维空间:是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平面外的向量而构成的空间,包含x轴,y轴,z轴。通过小视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同时,在视频观看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变化。新课讲解1、二维图形与三维模型 ①二维图形:是不包含深度信息的平面图。 下图是一张通过AutoCAD绘制出来的二维图形,我们不难发现二维图形是在x轴,y轴构成的平面内延伸的平面图像。它靠轮廓线描绘事物,一个确定的轮廓就代表该事物在某一个角度的平面形态。 常见的二维图形绘制软件有:CorelDRAW、AutoCAD、Illuetrater等。 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二维图形:(图形举例)地图、工业制图、广告设计等 ②三维模型:是物体的多边形表示,通常用计算机或其他视频设备显示。 视频介绍:通过3Dmax软件创建的三维模型,我们不难发现三维模型比起二维图形,在平面外多了一个z轴的维度来表示深度信息,是一种立体模型,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并输出相应视角的形态。(二维图形与三维模型的不同之处) 管状体的绘制过程(二维图形与三维模型的联系) 三维模型是在二维图形的基础上,向图形所在的平面外推出一个厚度向量,而形成的立体模型。思考活动:通过观察,判断以下内容属于二维图形还是三维模型。 在计算机处理图形时,对这些图形进行适当的加工(如添加光影效果),可以增强其立体感,但不管其呈现效果是否具有立体感,只要以图像形式发布,就都属于二维图像。通过思考讨论,提升学生对二维图形和三维模型的区别认识。2.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 ①二维动画:是将某个场景或人物绘制成一幅一幅的静态图片,然后快速播放这些图片(如每秒24幅),人眼就看到了动画。 请欣赏“行走的人.mp4”。 通过以上画面,我们不难发现二维动画是在一个平面上的画面,它只描述某一个单一角度的事物状态。若要修改观看角度,就需要在计算机中重新修改每一帧的图片内容。 ②三维动画:是借助三维设计软件在计算机中创建的动画。其制作对象是三维模型,因此,若要改变对象的观看角度,只需要在软件中调整视角并重新发布,并不需要重新制作。 请欣赏“螺旋zjnu.mp4”。 实践体验:在网上查找“全球著名景观VR全景”网站,进入体验界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景,用手指直接滑动手机屏幕,体验360°的全景内容。在实践体验中,让学生深入体验三维区别于二维的独特视觉效果。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二维作品与三维作品。我们不难发现: 二维作品,如二维图形、二维动画等,都是在由宽度和高度(在解析几何中称为x轴和y轴)两个要素所组成的二维平面空间中制作的,只能向所在的平面延伸扩展。 三维作品,如三维模型、三维动画等,是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平面外的向量而构成的三维空间中制作的,包含x轴,y轴,z轴,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并输出相应视角的形态。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们就来看看二维作品和三位作品是如何发挥其不同的魅力,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发光发热的。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