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小数的意义(二)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4~5页。 内容简析 问题串:借助测量活动把较小的度量单位转化为较大的度量单位,体会小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测量长度、质量等活动的具体情境,体会把较小的度量单位转化为较大的度量单位是产生小数的现实背景。 2.会用小数表示长度、质量等常见的量,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法与学法 教法:组织引导、谈话法。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学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法、研究法。通过自主探究弄清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先要思考什么是单位之间的换算,然后根据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先将“厘米”“克”等化成十进分数,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操作导入法: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 用手比划一下(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长度),再看看我们使用的黑板有多长(学生估测黑板的长度)。要想准确地知道它的长度,需要进行测量。 生1:黑板长2米多。生2:量出2米后还多出36厘米。 生3:量出是2.36米。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意义。 【品析:通过创设对黑板长度的测量中遇到的单位换算问题,引出需要用小数表示的数学问题,初步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复习导入法: 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填空。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 )。 1米=( )厘米 1米=( )分米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先思考,然后独立完成各题。 今天我们就借助之前学习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习小数的意义。 【品析:这一环节的安排为学生在新知的学习上做好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探究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4页的情境图,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2.小组合作学习并思考:剩余的36厘米怎样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呢 3.交流汇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考虑的,在探究中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 4.归纳学生的方法。 (1)多出36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1厘米,即1米=100厘米,1厘米=米。36厘米=米,也就是0.36米。 (2)在把36厘米转化成0.36米的过程中,先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再转化成小数的形式。 5.师生共同总结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根据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先把低级单位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6.练习。 12克= 千克=( )千克 500克= 千克=( )千克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结果) 【品析: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获取新知,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还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探究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的方法。 1.提问:黑板全长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明确:36厘米=0.36米,再把2米中的“2”写在整数部分即可,所以2米36厘米=2.36米。 2.教室的门高2米3分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1)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3分米是0.3米,2米+0.3米=2.3米,所以2米3分米=2.3米。 (3)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用“米”作单位时,当测量的物体不足1米时,可以用小数表示;或者当测量的物体多出整米数时,多出的部分可以用小数表示。 3.师生共同总结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的方法:先把高级单位前的数写在整数部分,再把低级单位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化成小数,写在小数部分,最后加单位名称。 【品析: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既能使学生获取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的方法,又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如何熟练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呢 小结: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将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反之,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将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先把高级单位前的数写在整数部分,再把低级单位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化成小数,写在小数部分,最后加单位名称。 【品析:本环节运用数学思维的类推,真正理清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5题。 拓展1.在里填上“>”“<”或“=”。 53千米 53000米 800千克 8吨 6千米6米 6600米 5元5角 5.05元 拓展2.一块长5分米,宽3分米的地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如果将地毯的宽增加1分米(如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 1.= < < > 2.5×3=15(平方分米) 5×(3+1)=20(平方分米) 20平方分米=0.2平方米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把单名数化成小数,先把单名数写成分母是10、100、100……的分数,然后再改写成小数;把复名数化成小数,先把高级单位的数写在小数的整数部分,然后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小数写在小数部分。那么小数中每个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呢 我们下节课来研究。 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探究怎样把用“厘米”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和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渗透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在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时,先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再转化成小数的形式,渗透了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及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这节课就是把所学过的单位都混合在一起,单位之间进行互相换算,由于学生前面的概念掌握不是很牢固,所以就出现了很多错误。真正练习起来并不简单。学生没有一定数量的练习很难达到对知识的熟练掌握。所以课堂上需要进行一定的出题训练,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当堂检测,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二) 2米36厘米=2.36米 1厘米=米=0.01米 36厘米=米=0.36米 12克=千克=0.012千克 500克=千克=0.5千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