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表格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表格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高二 年级 生物 学科 选择性必修三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课时 2
主备 辅备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实践活动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 1.概述人们根据基因工程原理,进行蛋白质设计和改造,可以获得性状和功能更符合人类需求的蛋白质; 2.举例说明依据人类需要对原有蛋白质结构进行基因改造、生产目标蛋白质的过程 (二)核心素养要求: 1.文化基础: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2.自主发展:尝试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根据人类需要的蛋白质结构,设计改造某一蛋白质的设计流程。 3.社会参与:举例说明依据人类需要对原有蛋白质结构进行基因改造、生产目标蛋白质的过程。 (三)前后知识联系: 学生已经学过(基因工程),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后面的(转基因)有联系,所以在本学科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不能正确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基因工程的应用比较难),解决的关键办法是(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多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是(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基本操作。),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 2.教学难点是说出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对原有蛋白质结构进行基因改造、生产目标蛋白质的过程。),解决难点的关键是( 运用图示和演示实验等方法阐释,以及利用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与生物知识相联系)。
四、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问题解决的设计 □讲授式设计 □自主探究式设计 □合作交流式设计
活动程序一 【深度学习】 课前自学、导学(用时5分钟内)
师生 活动 教师对上次课限时训练讲评。 图文情境导入: 你见过用细菌画画吗?右图是用发出不同颜色荧光的细茵“画” 的美妙图案。这些细菌能够发出荧光,是因为在它们的体内导入了荧光蛋白的基因。 最早被发现的荧光蛋白是绿色荧光蛋白,科学家通过改造它,获得了黄色荧光蛋白等。这些荧光蛋白在细胞内生命活动的检测、肿瘤的示踪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那么,科学家是怎样对蛋白质分子进行设计和改造的呢? 展示学习目标: 4、学生自主梳理本课知识,发现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和新课知识初步了解,形成必要的知识储备。
活动程序二 【深度学习】即本课学习 教师根据本次课教学需要组合选用自学、互学、模仿等相关环节,用时25-40分钟。
大问题一(请列出具体学习任务简称):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和基本原理
呈现知识小问题串或情境或知识清单 问题1 什么是蛋白质工程? 问题2 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 问题3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
【模仿变通】变式、训练 例题一 (1)蛋白质工程的目的是改造或合成人类需要的蛋白质。( ) (2)蛋白质工程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为基础。( ) (3)基因工程在分子水平对基因进行操作,蛋白质工程在分子水平对蛋白质进行操作。( ) (4)蛋白质工程可以改造酶,提高酶的热稳定性。( ) (5)蛋白质工程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获取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信息。( ) (6)蛋白质工程需要改变蛋白质分子的所有氨基酸序列。( ) 变式题二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生产出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蛋白质,甚至是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流程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 A. ;B. ;C. ; D. ;E. . (2)上图字母中属于中心法则的过程有 ,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过程有 。
【师生活动】带领学生阅读并分析教材中介绍的改造玉米中的天冬氨酸激酶和二氢吡啶 二羧酸合成酶,以提高玉米赖氨酸含量的实例 提出问题:对天然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是以蛋白质分子为操作对象,还是基因 为什么蛋白质工程改造基因而不是直接改造蛋白质 回顾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即中心法则,引入蛋白质工程的基因流程图。 指出两者过程相反。 通过教材的思考 讨论,加强对蛋白质工程的原理的理解。 让学生通过回顾基因 工程的知识来初步了解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感悟蛋白质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多种技术的支持,体会学科交叉对生物学发展的影响。
【设计意图】从实例中概括概念,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大问题二(请列出具体学习任务简称):蛋白质工程应用
呈现知识小问题串或情境或知识清单 问题1 你知道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吗?它与蛋白质工程有什么关系?我国科学家承担了什么任务? 问题2 蛋白质工程应用有哪些? 问题3 蛋白质工程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请概述二者的根本区别及其联系?
【模仿变通】变式、训练 例题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目的都是获得人类需要的蛋白质,所以二者没有区别 B.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 C.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质仍然是天然的蛋白质 D.蛋白质工程是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直接改造蛋白质的 答案B 解析基因工程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中已有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可以生产自然界中没有的新的蛋白质,两者存在区别,A项错误;蛋白质工程本质上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对蛋白质分子的改造,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发展出的第二代基因工程,B项正确;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质可能是自然界中没有的新的蛋白质,C项错误;蛋白质工程本质上是改造基因,不是直接改造蛋白质分子,D项错误。 变式题2.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酶。通过蛋白质工程生产高效凝乳酶,不需要的步骤是(  ) A.蛋白质的结构设计 B.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C.凝乳酶基因的定向改造 D.将定向改造的凝乳酶导入受体细胞 答案D
【师生活动】 带领学生分析 多个蛋白质工程应用的实例,阅读教材,了解蛋白质工程在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让学生体会蛋白质工程发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蛋白质工程发展的现状,感受科技探索之路充满挑战。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式教学引发学生求知欲望,通俗易懂 理解到位
活动程序三【学以致用】:检测反馈 约占本次课的10分钟内
【目标检测题】 1.蛋白质工程中需要直接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 A.氨基酸结构 B.蛋白质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基因结构  提示: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因此蛋白质工程最终还是要对基因进行改造。 2.蛋白质工程在设计蛋白质结构时依据的是(  ) A.基因功能 B.蛋白质功能 C.氨基酸序列 D.mRNA密码子序列
活动程序四 【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内
第四节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1.蛋白质工程的崛起缘由 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 目标、方法、流程 蛋白质工程的应用 医药工业、其他工业和农业
【学以致用】作业设计之限时训练 分ABC三层,学生选择AB或BC题做。用时30-45分钟,限时完成
A组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纸浆漂白需要在高温、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需要耐高温、耐碱的木聚糖酶。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已知氨基酸序列的木聚糖酶进行改造,获得了耐高温、耐碱的新木聚糖酶,提高了生产效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木聚糖酶是依据蛋白质的功能改造其结构得到的 B.木聚糖酶的基因可定向突变成耐高温、耐碱的木聚糖酶基因 C.已知木聚糖酶的氨基酸序列是预测其空间结构的重要基础 D.可通过基因工程将耐高温、耐碱的木聚糖酶基因传递和保存 【答案】B 【详解】 A.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思路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基因→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因此新木聚糖酶是科学家依据蛋白质的功能改造其结构得到的,A正确; 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因此已知木聚糖酶的氨基酸序列是预测其空间结构的重要基础,C正确; D.改造后的耐高温、耐碱的木聚糖酶基因,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目的微生物进行培养,从而保存在基因文库中代代传递,D正确。 2.枯草杆菌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在有机溶剂中也能催化多肽的合成。这些碱性蛋白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制革及丝绸工业。将枯草杆菌蛋白酶分子的Asp(99)和Glu(156)改成,可使其在时的活力提高10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完成氨基酸的替换需要通过改造基因实现 B.该成果体现了蛋白质工程在培育新物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C.经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性提高这一性状不可遗传 D.蛋白质工程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获取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信息 【答案】A 【详解】 A.氨基酸的的排列顺序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完成氨基酸的替换需要通过改造基因实现,A正确; B.该成果培育了新品种,而不是新物种,B错误; C.经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因此经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性提高这一性状可以遗传,C错误; D.蛋白质工程是在深入了解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合成了改造的基因,但它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改造现有蛋白质或制造新的蛋白质,满足人类的需求,D错误。 3.生物技术与工程学相结合,可研究、设计和加工生产各种生物工程产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于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感染病毒,用任何外植体都可制备脱毒苗 ②由iPS细胞产生的特定细胞,可以在新药的测试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胚胎移植作为胚胎工程的前端技术环节,推动了胚胎工程其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④PCR反应过程可以在PCR扩增仪中自动完成,而后常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PCR的产物 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的乳腺生物反应器,可以让哺乳动物批量生产相应的药物 ⑥蛋白质工程仅以蛋白质结构为基础逆中心法则进行,就可以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 A.①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答案】B 【详解】①虽然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感染病毒,但外植体可能本身携带病毒,因此不是用任何外植体都可制备脱毒苗,一般用茎尖制备脱毒苗,①错误; ②iPS细胞为多功能干细胞,能分裂分化产生的特定细胞,可以在新药的测试中发挥重要作用,②正确; ③胚胎移植作为胚胎工程的最后技术环节,推动了胚胎工程其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③错误; ④PCR反应过程可以在PCR扩增仪中自动完成,PCR的产物的分子量大小等不同,因此常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PCR的产物,④正确; 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的乳腺生物反应器,可以利用哺乳动物源源不断地批量生产相应的药物,⑤正确; ⑥蛋白质工程师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⑥错误。 4.酶在生产和生活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菌酶能够溶解真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在临床上与抗生素混合使用,增强抗生素的疗效 B.自然界中存在的酶并不完全适于在生活和生产上应用,可以利用酶工程技术对酶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人们的需要 C.胰蛋白酶可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和溶解血凝块,还可用于去除坏死组织,抑制污染微生物的繁殖 D.利用脂肪酶处理废油脂,制造生物柴油,既保护了环境又使其得到合理利用 【答案】A 【详解】 A.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在临床上与抗生素混合使用,增强抗生素的疗效,A错误; B.自然界中存在的酶并不完全适于在生活和生产上应用,可以根据人们的要求,利用酶工程技术对酶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人们的需要,B正确; C.胰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所以胰蛋白酶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溶解血凝块,还可用于去除坏死组织,抑制污染微生物的繁殖,C正确; D.油脂中含有脂肪,可以被脂肪酶分解,所以利用脂肪酶处理废油脂,可制造生物柴油,既保护了环境又使其得到合理利用,D正确。 B组题 5.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往往要表达成蛋白质才能起作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都分布在细胞外液中,但是它们的功能不同,原因可能是两者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不相同 ②可以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可以用3H标记氨基酸的氨基或羧基 ③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是分不开的 ④真核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原核细胞没有端粒,也没有DNA—蛋白质复合体 ⑤蛋白质工程既可改造现有蛋白质也可制造出新蛋白质,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蛋白质的过程仍遵循中心法则 ⑥溶菌酶和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都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答案】A 【详解】①血红蛋白分布在红细胞内,血浆蛋白分布在细胞外液中,①错误; ②用3H标记氨基酸的羧基会在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②错误; ③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是分不开的,③正确; ④真核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原核细胞没有端粒但有DNA-蛋白质复合体,④错误; ⑤蛋白质工程既可改造现有蛋白质也可制造出新蛋白质,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蛋白质的过程仍遵循中心法则,⑤正确; ⑥溶菌酶和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抗体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⑥错误。 综上所述,③⑤正确,①②④⑥错误。 6.科研人员利用相关技术改变了胰岛素B链的第9位氨基酸,从而避免了胰岛素结合成无活性的二聚体形式。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对胰岛素结构的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 B.可通过测定DNA的序列确定突变是否成功 C.该过程的操作对象是胰岛素相关基因 D.胰岛素适合口服使用 【答案】D 【详解】 A.胰岛素是蛋白质,对蛋白质结构的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A正确; B.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因而可通过测定DNA的序列确定突变是否成功,B正确; C.蛋白质工程的直接操作对象是基因,而不是蛋白质,C正确; D.胰岛素为蛋白质,若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因此胰岛素不适合口服,D错误。 7.L-天冬氨酸-α-脱羧酶(PanD)能够催化β-丙氨酸的生成,但天然PanD酶活力(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较低且易失活。研究人员通过易错PCR技术引入随机突变,对相应酶基 因进行改造,再进行定向筛选,最终第305位氨基酸替换后,获得活力和稳定性均较高的PanD。该技术与普通PCR类似。已知Mg2+可以提高已发生错配区域的稳定性,Mn2+可以降低DNA聚合酶对底物的专一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研究运用了蛋白质工程技术直接对酶结构进行改造 B.易错PCR技术按照复性、变性、延伸三个步骤进行 C.易错PCR技术的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耐高温的解旋酶 D.为提高错配概率,可适当提高Mg2+浓度和Mn2+浓度 【答案】D 【详解】 A.该研究运用了蛋白质工程技术,直接对相应的酶基因进行改造,A错误; B.PCR利用的原理是DNA复制,过程包括:高温变性→低温复性→中温延伸三个步骤,B错误; C.易错PCR技术的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PCR是通过高温使DNA解旋,不需要解旋酶,C错误; D.由题干信息“已知Mg2+可以提高已发生错配区域的稳定性,Mn2+可以降低DNA聚合酶对底物的专一性”可知,为提高错配概率,可适当提高Mg2+浓度和Mn2+浓度,D正确。 8.新冠病毒通过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的活性域(RBD)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相互作用感染细胞。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LCB1,可与S蛋白的RBD紧密结合,以干扰新冠病毒的感染。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生产LCB1用到了基因工程的操作技术 B.可直接从细胞中获取基因用于LCB1的生产 C.LCB1的结构可能与S蛋白的抗体有相似之处 D.S蛋白的RBD结构可以为设计LCB1提供信息 【答案】B 【详解】 A.生产LCB1用到了蛋白质工程,其中一些步骤用到了基因工程的操作技术,例如人工合成DNA,A正确; B.由题意可知蛋白质LCB1是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故不能从细胞中获取相应的基因,B错误; C.S蛋白的抗体能与S蛋白RBD特异性结合,而根据题干可知:LCB1可与S蛋白RBD紧密结合,说明LCB1的结构可能与S蛋白的抗体类似,C正确; D.由于LCB1可与S蛋白RBD紧密结合,故LCB1可依据S蛋白的RBD结构进行设计,D正确。 C组题 二、解答题 9.在未断奶的小牛胃中存在一种凝乳酶,被广泛应用于奶酪和酸奶的生产。科学家将编码牛凝乳酶的基因(长度1.5kb)导入大肠杆菌获得工程菌,再通过工业发酵批量生产凝乳酶。 (1)提取小牛胃黏膜组织中的mRNA,经逆转录得到cDNA,选择合适的引物进行PCR扩增,PCR引物碱基数一般在20~30个之间,过短则导致 。 (2)如表为操作过程中可能用到的限制酶,图1为获得的目的基因及末端(除黏性末端序列外,其他碱基序列省略),图2为要使用的质粒,其中的Tetr、Ampr分别为四环素抗性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对质粒进行切割时,选用的两种限制酶为 。目的基因和质粒能连接成重组质粒的原因是 ,导入的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成功表达的理论基础是 。 限制酶BamHⅠBclⅠSmaⅠSau3AⅠ识别位点及切割位点—G↓GATCC——T↓GATCG——CCC↓GGG——↓GATC—
(3)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 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随机挑取菌落(分别编号为1、2、3、4)培养并提取质粒,用(2)中选用的两种限制酶进行酶切,酶切产物经电泳分离,结果如下图, 号菌落的质粒很可能是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注:M为指示分子大小的标准参照物;小于0.2kb的DNA分子条带未出现在图中 (4)已知凝乳酶第20、24位氨基酸变成半胱氨酸,其活性可显著提高。科研人员希望运用蛋白质工程技术获得活性更强的凝乳酶,请选用合适的措施编号并排序: 。(用箭头表示) ①重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 ②随机改变凝乳酶基因的序列 ③分析突变蛋白功能,设计结构 ④改变凝乳酶基因的特定序列 ⑤培养细胞后提纯突变蛋白 ⑥将改变后的凝乳酶基因与质粒重组 【答案】 (1)特异性降低 (2)BclⅠ和SmaⅠ 有相同的黏性末端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或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3)四环素 2 (4)③→④→⑥→①→⑤ 【详解】 (1)引物与模板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若引物太短则特异性降低。 (2)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时,需要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图示BamHⅠ会破坏目的基因,故对质粒进行切割时,选用的两种酶为BclⅠ和SmaⅠ。目的基因和质粒能连接成重组质粒的原因是有相同的黏性末端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导入的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成功表达的理论基础是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或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3)图中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时,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被限制酶破坏,故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及筛选;如果用BclⅠ和SmaⅠ两种酶切割重组质粒,电泳后将获得分别含有质粒和目的基因的两条条带,2、3含有两条条带,2中其中一条条带为1.5kb,3中其中一条条带为1kb,由于牛凝乳酶的基因大小为1.5kb,所以对应电泳图是菌落2很可能是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4)蛋白质工程的过程为: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其前提是基因工程,故运用蛋白质工程技术从大肠杆菌中获得活性更强的凝乳酶,具体过程为:③分析突变蛋白功能,设计结构→④改变凝乳酶基因的特定序列→⑥将改变后的凝乳酶基因与质粒重组→①重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⑤培养细胞后提纯突变蛋白。 10.蛛丝蛋白是一种特殊纤维蛋白,其具有强度高,韧性大等特点,在人工肌腱等医学领域有着诱人的前景。某研究小组提取非洲社会性丝绒蜘蛛中的蛛丝蛋白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大量合成蛛丝蛋白,下图为制备生产蛛丝蛋白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的“剪刀”是指 ,“针线”是指 。 (2)质粒一般需经过改造才能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改造后的质粒除了能自我复制或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同步复制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有 (填2项)。 (3)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时,一般先用 处理大肠杆菌,使细胞处于 的生理状态,以便于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 (4)鉴定蛛丝蛋白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常用技术是 ,该方法的原理是 。 (5)若需对蛛丝蛋白进行设计和改造以增强其韧性,可通过 (填技术名称)来实现。 【答案】 (1)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或限制酶) DNA连接酶 (2)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位点,有特殊的标记基因 (3)Ca2+ 能吸收周围环境中 DNA 分子 (4)分子杂交技术 碱基互补配对 (5)蛋白质工程 【详解】 (1)基因的“剪刀”是指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或限制酶),“针线”是指DNA连接酶。  (2)质粒除了能自我复制或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同步复制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有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位点(便于插入目的基因);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便于筛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3)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时,一般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细胞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 DNA 分子的生理状态,以便于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 (4)鉴定蛛丝蛋白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常用技术是分子杂交技术,该方法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待检测的mRNA分子与DNA单链探针之间的碱基对之间可形成杂交带。 (5)若需对蛛丝蛋白进行设计和改造以增强其韧性,可通过蛋白质工程来实现。
六、课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