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 题 3.4.2平面向量平行和垂直的坐标表示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教材来源:“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二年级拓展模块(一)第三章;教材内容:包括平面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内积、平面向量的直角坐标及其应用;地位与作用:向量是近代数学中基本、重要的概念,是沟通几何、代数内容的桥梁,利用向量来研究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向量还是研究力学、电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有效工具.此外,向量在经济活动、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章我们将会通过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向量应用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初步掌握平面向量坐标运算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14~16岁年龄段学生身心都有较大程度发展,情感更加丰富,认知发展变化迅速,逻辑思维、记忆能力逐步提高;2.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学习基础上,本节课将学习平面向量的特殊情况——平面向量的平行和垂直的坐标表示;3.职业高考学生在初中学业水平中处于中下游,因此教学中需从实际生活实例出发,加强前后知识的衔接性、串联性,回顾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向量的平行和垂直的坐标表示.
学习目标 1.理解平面向量平行和垂直的坐标表示,理解平面向量平行和垂直的充要条件;2.学生运用自主探讨、合作学习,掌握平面向量平行或垂直的坐标表示,掌握平面向量平行和垂直的充要条件,通过向量的坐标判断两个平面向量是否平行或垂直,加深学生对代数与几何关系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 理解平面向量平行和垂直的坐标表示;掌握理解平面向量平行和垂直的充要条件;掌握通过向量的坐标判断两个平面向量是否平行或垂直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类比法
课前准备 教师:认真备课,设计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做好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预案;学生:认真预习教材,标记预习中不清楚、模糊的知识点,准备笔记本;
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PPT、多媒体展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平面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问题情境我们知道,对于非零向量 ,当时,有.如何用向量的坐标来判断两个向量是否共线呢? 思考并尝试利用初中所学知识解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并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
活动二: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分析设向量 ,且,则 可用坐标表示为 . 即,消去,得 . 由此得到,对非零向量 ,当时, .探索研究当 时,上述充要条件还成立吗?事实上,对于任意向量 ,则有. 分组讨论,识记重点、难点阅读并解答“探索研究”的问题 通过讨论,理解平面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掌握平面向量平行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 讲授中穿插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更利于课堂高效化;
活动三:巩固练习素质提升 例 1 判断下列各组向量是否平行:(1) ; (2).解 (1)因为,所以向量 和 平行.(2)因为,所以向量 和 不平行.例 2 如果向量与平行且方向相同,求 的值.解 因为向量与平行,所以,解得 或 .又因为 与 方向相同,.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请同学上台黑板作答,并进行讲解 通过课后习题的解答,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活动四: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2.平面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问题提出我们知道,对于非零向量,有 .如何用向量的坐标来判断两个向量是否垂直呢?抽象概括设向量 ,则有. 分组讨论,识记重点、难点 通过讨论,理解平面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掌握平面向量垂直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 讲授中穿插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更利于课堂高效化;
活动五:巩固练习素质提升 例 3 已如,且,求 的值.解 因为,即;解得.例 4 已知点.证明 因为.所以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请同学上台黑板作答,并进行讲解 通过课后习题的解答,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活动六: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中P92 ——练习1./4./5./7.
活动七:板书设计 3.4.2平面向量平行和垂直的坐标表示一、平面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练习 小结二、平面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 练习 作业
活动八: 教学反思(留白) 教学反思包括5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