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4.2.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4.2.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 题 4.2.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教材来源:“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二年级拓展模块(一)第四章;教材内容: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地位与作用: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圆锥曲线的形象,圆锥曲线在科学技术、生产实践、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本章我们学习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概念及标准方程,并掌握它们的几何性质和应用,进一步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提升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14~16岁年龄段学生身心都有较大程度发展,情感更加丰富,认知发展变化迅速,逻辑思维、记忆能力逐步提高;2.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学习,本节课将通过类比方法,学习双曲线的标准方程;3.职业高考学生在初中学业水平中处于中下游,因此教学中需从实际生活实例出发,加强前后知识的衔接性、串联性,回顾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基础上学习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学习目标 1.理解双曲线的定义,理解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学生运用自主探讨、合作学习,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类比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类比焦点在x轴的标准方程推导焦点在y轴的标准方程,理解参数 , ,的含义及关系并与椭圆作对比,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 理解双曲线的定义,理解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掌握焦点在y轴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类比法
课前准备 教师:认真备课,设计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做好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预案;学生:认真预习教材,标记预习中不清楚、模糊的知识点,准备笔记本;
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PPT、多媒体展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问题情境我们知道,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是椭圆,一个自然的问题是: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差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思考并尝试利用初中所学知识解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并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
活动二: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试一试你能利用拉链等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作出双曲线吗?如图所示,将拉链的一边截去一部分,并将拉链的两端用图钉固定在画板的F1与F2处,将笔尖放置在拉锁处,随着拉链沿不同的方向逐渐拉开,笔尖将作出一条曲线;调换拉链的两端,按照同样的操作,笔尖也将作出一条曲线.最终作出的图形是双曲线的一部分, 其中每一条曲线都称为双曲线的一支.这种作双曲线的方法实际上验证了双曲线定义中的点P一定存在而且有无数多个.那么,从数学上能不能证明这一点呢?同椭圆的情形一样,下面我们用坐标法来探讨上述问题,并求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抽象概括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F1F2|且不等于0)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取过焦点F1,F2的直线为 x 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 y 轴 (如图).   设 M(x,y) 是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双曲线的焦距是 2c(c>0) ,那么F1,F2的坐标分别是( c,0),(c,0).又设点M 与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 2.则点M 满足条件|MF1|-|MF2|=±2,由题意知,,.得方程.化简得.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 2c>2a>0,即 c>a>0,所以c2 a2>0.  设c2 a2=b2(b>0) ,代入上式得b2x2 a2y2=a2b2 ,两边除以a2b2,得 ①反之,我们可以证明,如果点 M(x,y) 的坐标满足方程①,那么点 M 一定在双曲线上.因此,方程①是双曲线的方程.通常把这个方程称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它的焦点是F1( c,0),F2(c,0) ,且 .探索研究(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设双曲线的焦点为F1和F2,焦距为 2c,而且双曲线上的动点 M满足||MF1| |MF2||=2a.其中c>a>0. 以F1,F2所在的直线为y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此时:(1)双曲线的焦点的坐标分别是什么?(2)能否通过①式来得到此时双曲线方程的形式? 显然,此时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焦点是F1(0, c,),F2(0,c).只要将方程①的x,y互换,就可以得到上述双曲线的方程,为,其中.这个方程通常称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分组讨论,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分组绘制双曲线分组讨论“新知探究”的内容 通过讨论,理解双曲线的定义,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讲授中穿插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更利于课堂高效化;
活动三:巩固练习素质提升 例 1 已知两点F1( 5,0),F2(5,0),求与它们的距离差的绝对值等于6的动点的轨迹方程.解 所求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因c=5,a=3. 所以因此,所求方程是即 .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请同学上台黑板作答,并进行讲解 通过课后习题的解答,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活动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中P106 ——练习1./3./4.
活动五:板书设计 4.2.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定义 练习 小结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练习 作业
活动六: 教学反思(留白) 教学反思包括5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