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7.1 计数原理(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7.1 计数原理(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问题情境我们知道设i2=-1,(-i)2=-i,所以方程x2=-1的解是x=1或x=-1,同样,方程x2=-5的解是那么,对于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在复数范围的解是什么呢? 思考并尝试利用初中所学知识解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并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
活动二: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抽象概括一般地,当a,b,c都是实数且a≠0时,关于x的方程ax2+bx+C=0 称为实数系一元二次方程,这个方程在复数范围内总是有解的,记△=b2-4ac,称它为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在实数集R中有解. 当△<0时,方程在实数集R中无解,但在复数集C中有解 显然,这两个根是一对共轭复数. 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这两个互为共轭的虚数根分别为x1,x2,有这就是说,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0时也成立. 分组讨论并解答“问题情境” 通过讨论,掌握当△<0时,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推导公式 讲授中穿插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更利于课堂高效化;
活动三:巩固练习素质提升 例 1 在复数集C中,解方程x2-4x+5=0. 解 因为b2-4ac=16-20= -4<0,所以,.例 2 已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x2-mx+n=0的一个根是,求它的另一个根和m,n. 解 因为当△<0时,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在复数集C中的两个共轭复数,所以原方程的另一个根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例3 在复数集C中,解方程x3-1=0. 解 因为x3-1=(x-1)(x2+x+1)=0,所以x-1=0或x2+x+1=0,解得x1=1,,,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请同学上台黑板作答,并进行讲解 通过课后习题的解答,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活动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中P193 ——练习1./3./5.
活动五:板书设计 6.3复数的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练习 小结共轭复数的根求解 练习 作业
活动六: 教学反思(留白) 教学反思包括5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问题情境从甲地去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一天中,火车有 2 班,汽车有 4 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思考并尝试利用初中所学知识解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并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
活动二: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试一试在一天中,从甲地到乙地乘火车有2种选择,乘汽车有4种选择,以上每种选择,都可以从甲地到达乙地.因此,一天当中乘坐这两种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的不同选择共有2+4=6(种). 分类计数原理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如果有n类办法,且:第1类办法中有m1 种不同的方法,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第n类办法中有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 种不同的方法. 分组讨论并解答“试一试” 通过讨论,理解分类计数原理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 讲授中穿插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更利于课堂高效化;
活动三:巩固练习素质提升 例 1 书架上层有不同的数学书 15 本,中层有不同的语文书 18 本,下层有不同的物理书 7 本.现从中任取一本书,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解 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有三类取法: 第1类取法是从书架的上层取出一本数学书,可以从15本中任取一本, 有15种取法; 第2类取法是从书架的中层取出一本语文书,可以从18本中任取一本, 有18种取法; 第3类取法是从书架的下层取出一本物理书,可以从7本中任取一本,有7种取法. 只要在书架上任意取出一本书,任务即完成,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共有N=m1+m2+m3=15+18+7=40 种不同的取法. 例2 某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丁四个小组,每个同学只能参加一个小组,甲组 9 人,乙组 11 人,丙组 10 人,丁组 9 人.现要求该班选派一人去参加某项活动,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解 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丁四个小组,从任何一个小组中选出一名同学去参加活动,则任务完成.甲组有9种选法,乙组有11种选法,丙组有10种选法,丁组有9种选法,所以一共有N=9+11+10+9=39 种选法.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请同学上台黑板作答,并进行讲解 通过课后习题的解答,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第二课时
活动四: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分步计数原理问题情境由 A 地去 C 地,中间必须经过 B 地,且已知由 A地到 B 地有 3 条路可走,再由 B 地到 C 地有 2 条路可走,那么由 A 地经 B 到 C 地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这里,从A地到C地不能由一个步骤直接到达,必须经过B地,从A地到B地有3种不同的走法,分别用a1,a2,a3表示,而从B地到C地有2 种不同的走法,分别用b1,b2表示. 所以从A地经B地到C地的全部走法有 a1b1,a1b2,a2b1,a2b2,a3b1,a3b2,共计6种,就是从A地到B地的走法数3与从B地到C地的走法数2的乘积. 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分步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如果需要分成n个步骤,且: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 种不同的方法. 分组讨论并解答“问题情境” 通过讨论,理解分步计数原理,掌握其计算方法 讲授中穿插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更利于课堂高效化;
活动五:巩固练习素质提升 例 3 书架上层有不同的数学书 15 本,中层有不同的语文书 18 本,下层有不同的物理书 7 本.现从中取出数学、语文、物理书各一本,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解 从书架上取数学、语文、物理书个一本,可以分成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取数学书一本,有15种不同的取法;第二步,取语文书一本,有18种不同的取法;第三步,取物理书一本,有7种不同的取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可知共有N=15 ×18×7=1890 种不同的取法. 例4 某农场在4种不同类型的土地上,试验种植A,B,C,D这4 种的小麦,要求每种土地上试种一种小麦,则有多少种不同的试验方案?解 第 1 步,先考虑 A 种小麦,可在 4 种不同类型的土地中任选 1 种,有4 种选法;第 2 步,考虑 B 种小麦,可在剩下的 3 种不同类型的土地中任 选 1 种,有 3 种选法;第 3 步,考虑 C 种小麦,可在剩下的 2 种不同类型的土地中任选 1 种,有 2 种选法;第 4 步,最后考虑 D 种小麦,只剩下 1 种类型的土地,因此只有 1 种选法.依据分步计数原理,可知共有4×3×2×1=24 种不同的试验方案.例5 由数字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各位上的数字可以重复)解 用1,2,3,4,5这5个数字组成三位数可以分成三个步骤完成:第 1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从上面5个数字中任取1个数字,共有5 种取法;第2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因为数字可以重复,所以仍有5种取法;第 3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同理,亦有5种取法. 依据分步计数原理,共组成不同的三位数 5×5×5=2125(个).和直线 BC 所在的平面为 α,则经过点 P 和棱 BC 将木质工件锯开,截面就是 α,因此只要画出平面 α 与长方体表面的交线即可.上述两个基本原理的共同点是,都是研究“完成一件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与“分类”有关,另一个与“分步”有关.如果完成一件事有n类不同的办法,无论哪一类办法中的哪一种都能单独地完成这件事,求完成这件事的方法的种数,就用分类计数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各个步骤都不可缺少,需要完成所有的步骤才能完成这件事,而完成每一个步骤又各有若干方法,求完成这件事的方法的种数, 就用分步计数原理. 例6 甲班有三好学生 8 人,乙班有三好学生 6 人,丙班有三好学生9人.(1)由这三个班中任选 1 名三好学生,出席三好学生表彰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由这三个班中各选 1 名三好学生,出席三好学生表彰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解 (1)根据分类计数原理,不同的选法种数是N=8+6+9=23;(2)根据分步计数原理,不同的选法种数是N=8×6×9=432.因此,从3个班中任选1名三好学生,有23种不同的选法;从3个班中各选出1名三好学生,有432种不同的选法.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请同学上台黑板作答,并进行讲解 通过课后习题的解答,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活动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中P203 ——练习1./2./4.
活动五:板书设计 7.1计数原理分类计数原理 练习 小结分步计数原理 练习 作业 联系与区别
活动六: 教学反思(留白) 教学反思包括5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