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7.2.4 二项式定理(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7.2.4 二项式定理(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 题 7.2.4 计数原理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教材来源:“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二年级拓展模块(一)第七章;教材内容:包括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地位与作用:本章所要介绍的“排列”“组合” 与“计数”有关,同上述语句中对应词语的意义有区别.“计数”就是数事物的个数,这是数学学科发展的起点,也是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在学习的,可以说, 随着大家掌握的内容越来越多,我们的计数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大.“排列”“组合”就是一种强大的计数方法..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一些概率与统计的知识,对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的不确定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例如,我们已经知道,事件的概率是一个数, 它描述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过古典概型与用频率估计概率,可以得到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等等.但是,如果要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怎样通过统计数据来判断这类说法是否有道理?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能够解决类似的问题.
学情分析 16~18岁年龄段学生身心都有较大程度发展,情感更加丰富,认知发展变化迅速,逻辑思维、记忆能力逐步提高;2.通过的展开式和计数原理学习,本节课将从熟悉的知识出发探究学习二项式定理;3.职业高考学生在初中学业水平中处于中下游,因此教学中需从实际生活实例出发,加强前后知识的衔接性、串联性,回顾的展开式和计数原理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二项式定理.
学习目标 1.理解二项式定理的结构和规律;2.学生运用自主探讨、合作学习,理解二项式系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学会区分二项式展开式中某一项的二项式系数与该项的系数等概念,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 理解二项式定理的结构和规律;理解二项式系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区分二项式展开式中某一项的二项式系数与该项的系数等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类比法
课前准备 教师:认真备课,设计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做好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预案;学生:认真预习教材,标记预习中不清楚、模糊的知识点,准备笔记本;
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PPT、多媒体展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问题情境由 (a+b)1=a+b, (a+b)2=a2+2ab+b2, (a+b)3=a3 +3a2b+3ab2+b3.探究:(a+b)4=(a+b)(a+b)(a+b)(a+b)的展开式的各项分别是什么呢? 思考并尝试利用初中所学知识解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并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
活动二: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分析可以看出,等号右边的积的展开式的每一项,是从4个括号中每个里任取一个字母的乘积,因而各项都是4次式,即展开式应有下面形式的各项:a4 , a3b, a2b2,ab3,b4.现在来看上面各项在展开式中的个数,也就是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是什么.在上面4个括号中:每个里都不取b的情况有1种,即种,所以a4 的系数是;恰有1个取b的情况有种,所以a3b的系数是;恰有2个取b的情况有种,所以a2b2的系数是;恰有3个取b的情况有种,所以ab3的系数是;4个都取b的情况有种,所以b4的系数是.因此. 抽象概括一般地,可以证明有下面的公式: 这个公式所表示的规律称为二项式定理,右边的多项式 称为(a+b)n的二项展开式,其中称为二项式系数,式中的称为二项式的通项,用Tm+1表示,Tm+1表示的是二项展开式的第m+1项,我们将称为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分组讨论并解答“问题情境” 通过讨论,理解二项式定理的概念,掌握二项式系数、通项公式应用方法 讲授中穿插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更利于课堂高效化;
活动三:巩固练习素质提升 例 1 求的二项展开式. 解 .例 2 求的二项展开式的第6项.解 . 例3 求的展开式.解 在二项式定理中,如果设a=1,b=x,则得到公式依此公式,得原式= ===. 例4 求的二项展开式中x3的系数.解 展开式的通项为.根据题意,有 9-2m=3.解得m=3.因此,x3的系数是.注意 二项展开式中第m+1项的系数与第m+1项的二项式系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5 求展开式的常数项.解 展开式的通项为根据题意,有 3-m=0,m=3.因此,常数项是例6 计算0.9975的近似值(精确到0.001).解 根据题中精确度的要求,从第3项及以后的各项都可舍去,所以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请同学上台黑板作答,并进行讲解 通过课后习题的解答,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第二课时
活动四: 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问题情境根据二项式定理,利用工具计算的(a + b)n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并填入下表.通过计算、填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每一行都是对称的,且两端的数都是1.为了方便发现规律,把上表写成如下形式:这个二项式系数列成的表,称为 “杨辉三角”或 “贾宪三角”.杨辉是我国宋朝时的数学家,他于1261年著《详解九章算法》,在其中详细列出了这样一张图表.并且指出这个方法出于更早期贾宪的著作《皇帝九章算法细草》.在欧洲这一般认为这是帕斯卡于1654年发明的,所以称这个图形为“帕斯卡三角”. 可以看出,这个表的发明,我国比欧洲早了近400年的时间.想一想观察 “杨辉三角”中的数字,能发现什么规律吗?每一行的两端都是1,其余每个数都是它“肩上”两个数的和;每一行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数相等;如果二项式(a + b)n的幂指数n是偶数,那么它的展开式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如果n是奇数,那么二项展开式中间两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并且相等.理解并熟记二项式系数的性质:(1)每一行的两端都是1,其余每个数都是它“肩上”两个数的和;(2)每一行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数相等;(3)如果二项式(a + b)n的幂指数n是偶数,那么它的展开式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如果n是奇数,那么二项展开式中间两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并且相等. 分组讨论并解答“问题情境”分组讨论并解答“想一想” 通过讨论,理解并掌握二项式定理的性质 讲授中穿插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更利于课堂高效化;
活动五:巩固练习素质提升 例 7 求(1+x)8的展开式中二次式系数最大的项.解 已知二项式的幂指数是8,展开式共有9项,依二项式系数性质,中间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所以要求的项为 例8 求证:证明 运用 (1+x)n的展开式设x=1,则;这就是说,二项展开式的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2n.例9 求证:在(a+b)n的展开式中,奇数项的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解 在展开式令a=1,b=-1,得整理后,得所以 即所证命题成立.例8、例9的解题方法称为赋值法.赋值法就是给代数式(或方程或函数表达式)中的某些字母赋予一定的特殊值,从而达到便于解决问题的目的.实际上赋值法所体现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化思想,在数学考题中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二项式定理中的应用尤为明显.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请同学上台黑板作答,并进行讲解 通过课后习题的解答,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活动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中P221 ——练习1./2./4.P223 ——练习1./3./4.
活动五:板书设计 7.2.4二项式定理定理 练习 小结性质 练习 作业
活动六: 教学反思(留白) 教学反思包括5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