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7.3.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7.3.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 题 7.3.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教材来源:“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二年级拓展模块(一)第七章;
教材内容:包括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地位与作用:本章所要介绍的“排列”“组合” 与“计数”有关,同上述语句中对应词语的意义有区别.“计数”就是数事物的个数,这是数学学科发展的起点,也是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在学习的,可以说, 随着大家掌握的内容越来越多,我们的计数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大.“排列”“组合”就是一种强大的计数方法..
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一些概率与统计的知识,对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的不确定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例如,我们已经知道,事件的概率是一个数, 它描述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过古典概型与用频率估计概率,可以得到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等等.但是,如果要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怎样通过统计数据来判断这类说法是否有道理?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能够解决类似的问题.
学情分析 16~18岁年龄段学生身心都有较大程度发展,情感更加丰富,认知发展变化迅速,逻辑思维、记忆能力逐步提高;
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学习,本节课引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
3.职业高考学生在初中学业水平中处于中下游,因此教学中需从实际生活实例出发,加强前后知识的衔接性、串联性,回顾对例题的分析学习引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
学习目标 1.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
2.学生运用自主探讨、合作学习,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及其性质,学会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均值或数学期望的求解方法,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 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
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及其性质;
学会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均值或数学期望的求解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类比法
课前准备 教师:认真备课,设计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做好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预案;
学生:认真预习教材,标记预习中不清楚、模糊的知识点,准备笔记本;
教学媒体 教学课件PPT、多媒体展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 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问题情境
例 一批产品共 100 件,其中有 5 件次品.现在
从中任取 10 件检查,求取到的次品件数分别为 0,1,2,3,4,5 的概率.
问题1 “任取10件检查其中有几件次品”是一个
随机试验,它有_____个基本事件,分别是____________.
问题2 取到的次品件数分别为 0,1,2,3,4,5 的
概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并尝试利用初中所学知识解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并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
活动二: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解 (1)由前面所学的知识可得,“任取10件检查.其
中有几件次品”是一个随机试验,它有6个基本事件,分别是
ω0= “次品件数为0”,ω1= “次品件数为1”,
ω2= “次品件数为2”,ω3= “次品件数为3”,
ω4= “次品件数为4”,ω5= “次品件数为5”.
(2)其概率分别是
随机变量
抽象概括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用ξ表示一次试验所取到的次
品数,则 ξ 可能取的值为0,1,2,3,4,5.它们分别对应着基本事件ω0,ω1,ω2,ω3,ω4,ω5的发生.我们把这种表示随机试验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把这个随机变量ξ可能取的值与取该值相应的概率 (仅求到组合数形式)都求出来,列成下表:

上表中各概率值的和等于1.这个表反映了随机变量
ξ所可能取的值以及总和等于1的概率是如何分配给各可能取值的.
离散型随机变量
我们把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取值及其相对应的概率
值的全体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简称分布.
每一个随机变量对应一个样本空间,随机变量可能
取得的一个值对应一个基本事件.如上面例子中所列的表就表示了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
分布列
一般地,设随机变量ξ,
(1)所有可能取的值为x1,x2,…,xn;
(2)取每一个值的对应概率为 p1,p2,…,pn .
可列出下表:

这个表表示了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通常称
为分布列.(ξ可取的值也可能为无穷多个:x1,x2,…,xn…. )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有以下两条性质:
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均值和方差
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均值或数学期望(简称期望):
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方差:
分组讨论并解答“问题情境”
通过讨论,理解二项式定理的概念,掌握二项式系数、通项公式应用方法
讲授中穿插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更利于课堂高效化;
活动三: 巩固练习
素质提升 例 1 一批产品共100件,次品率为4%,从中任抽10件检验,求抽得的次品数的分布列.

解 抽得的次品数的分布列:
0
1
2
3
4
P
0.65163
0.29960
0.04596
0.00276
0.00005

例 2 一批产品的二等品率为0.02,从这批产品中
每次随机取一件,有放回地抽取100次,用X表示抽到的二等品件数,求E(X),D(X).

0
1
2
P
0.960202
0.039596
0.000101


=0.038417.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请同学上台黑板作答,并进行讲解
通过课后习题的解答,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活动四: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中P228 ——练习1./3./4.

活动五: 板书设计
7.3.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 练习 小结
概率分布 练习 作业
三、期望、方差
活动六: 教学反思
(留白) 教学反思包括5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