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数学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课题 第二章第二节《区间》教科书 书 名: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出版社:高职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8月教学目标1.理解区间的概念。 2.掌握用区间方法进行集合运算:交、并、补。 3.利用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直观想象力和数形结合的能力。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区间的概念; 2.用不等式、数轴、区间表示取值范围。 教学难点: 1.区间端点的处理; 2.无穷区间及端点的准确表达。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 情境导入(5分钟) 情境1:高速公路上的机动车限速标志限制了最高速度、最低速度。 问: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标志上标示的限速范围?(不等式) 情境2:化学消毒灭菌法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结合专业 揭示课题) 问:对皮肤物体表面消毒的乙醇溶液浓度范围(70%-80%)?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浓度x的取值范围? 教师引导:取值范围是一个常用的数学概念,包含特定要求范围内所有数值的集合。除了用不等式表示,还有更加直观的方式吗?(提示:数轴) 教师引导:不等式、数轴都可以表示取值范围,高中,我们要学习一种全新的、更便捷简单的方式表示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联系专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作图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二、演示微课 探索新知(17分钟) 1.观看微课,布置任务:熟悉学习任务二、三 教师提醒:勤思考、勤做记录。 板书:课题区间概念 2.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二 定义名称符号数轴表示开区间教师巡视、提点、纠错、鼓励 教师强调:端点的取舍、实心空心的呈现、括号的“小”、“中”相对应。 3.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三 定义符号数轴表示教师巡视、提点、纠错、鼓励,学生用区间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一。 教师强调:实数集用区间表示(-∞,+∞).符号“∞”不是数字,“+-∞”表示某个量沿正(负)方向无限增大的趋势。 (设计意图:“微课”作为知识传授的载体,动态直观。化抽象为形象,学生更思维容易接受。) 三、 贴近专业,巩固提升(8分钟) 1.例1:血压评估 问: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收缩压、舒张压的范围? 不同等级高血压的血压值范围? 借助学习任务四,用区间的方法梳理正常状态及不同等级高血压的血压值范围? 教师鼓励、表扬,并补充完善: ①小、中括号分不清;②符号∞仅仅是符号,不是数字;③小、大数分左右。 学生活动:请两生(基础稍弱学生)用区间表示导学单课前任务中的取值范围,完成学习任务五。 (设计意图:结合专业,归纳易错) 2. 课后练习 鉴前毖后 教材,1 四、示范例题,规范步骤(11分钟) 1.示范例题 归纳步骤 例2:为全集, 集合,,求 . 学生活动:3个学生分步完成黑板板书,完成学习任务六。 学生1:数轴上画集合A,集合 ,用区间表示; 学生2:在数轴上标出 区域; 学生3:用区间表示 。最后学生们自己归纳步骤。 解: , 教师补充学生对步骤的归纳,强调数形结合思想。 2.课后练习 规范解题 教材,4 专业思想教育:教师精准示范,使学生能进行规范操作,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五、回顾总结,分层呈现(4分钟) 知识层面:区间概念、用区间表示集合、进行集合运算 方法(思想)层面:数形结合思想、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素养层面:数学抽象、团队合作意识、民族自豪感、学习主动自信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信心,培养善于思考、敢于表达品格。) 六、作业布置 1.教材,练习2.2: 2、 3 2.教材,习题2.2:3 3.用区间表示锐角、钝角的范围。 (设计意图:题1重在巩固概念,题2为 “一元二次不等式”打基础。题3拓展,为学习三角函数象限角做铺垫。) 七、板书设计 投影区区间 1.概念:例2解题过程课后练习4解题过程教学反思1.结合学生专业,充分融入实例,激发学生求知欲,用数学方法思考专业问题。 2.针对学生善于实践操作,六个任务贯穿教学始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3.“微课”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发挥学科育人作用。 4.环节预设有两个易错点,而实际教学中,出现 “大数在左,小数在右”的错误不少。对于教学,“及时反思不断总结”,才能提高。同时,可以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加高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