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 复数的运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 能力与素养会对两个复数做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知道复数加法和减法的几何意义. 培养和提升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学习重难点重点 难点复数的概念及代数表示,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复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虚数单位i的理解.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讨论复数的加法、乘法运算,并从它们的逆运算角度给出复数减法的运算法则,本节还讨论复数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通过本节的学习,侧重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素养.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多项式的四则运算,在“复数的概念”一节已经了解了数系扩充的规则,即:“数集扩充后,在实数集中规定的加法运算、乘法运算,与原来在有理数集中规定的加法运算、乘法运算协调一致,并且加法和乘法都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教学工具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5.2.1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我们知道,多项式可以进行加法、減法运算,如 (3+4x)+(-5+x)=(3-5)+(4x+x)=-2+5x; (3+4x)-(-5+x)=(3+5)+(4x-x)=8+3x. 那么,复数z1=a+bi, z2=c+di,(a、b、c、d∈R)是否也可以进行这样的加法、减法运算呢?【设计意图】与实数运算对比,引发思考.(二)调动思维,探究新知类比多项式加法,定义:z1+z2=(a+bi)+(c+di)=(a+c)+(b+d)iz1+z2=(a+bi)-(c+di)=(a-c)+(b-d)i即两个复数的和(差)仍然是一个复数,它的实部等于两个实部相加(减),虚部等于两个虚部相加(减).容易验证,复数z1,z2,z3,有(1)z1+z2= z2+ z1(交换率)(2)(z1+z2)+z3= z1+(z2+z3) (结合率)【设计意图】结合代数形式与实数的运算类比得到结论,讲解复数运算的几何意义,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三)巩固知识,典例练习【典例1】已知z1= 3i,z2=1-i,z3=-2+5i,计算z1-z2,z1+z2-z3. 解: z1-z2=3i-(1-i)=(0-1)+[3-(-1)]i=-1+4i,z1+z2-z3= 3i+(1-i)-(-2+5i)=3-3i【设计意图】复数的加减运算.设复数z1= a+bi,z2= c+di对应的向量分别为,,如图所示.由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可得,,显然所对应的复数为(a+c)+(b+d)i,所对应的复数为(a-c)+(b-d)i.这表明,两个复数的和所对应的向量就是它们各自所对应向量的和,两个复数的差所对应的向量就是它们各自所对应向量的差. 这是复数加法和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四)巩固练习,提升素养5.2.2复数的乘法(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我们知道,多项式可以进行乘法运算,如那么,复数是否可类似地进行乘法运算呢?【设计意图】与实数运算对比,引发思考.(二)调动思维,探究新知类比多项式乘法,定义:因为,所以显然,两个复数的乘积仍然是一个复数.不难证明,复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加法的分配律,即对任意的复数z1,z2,z3有【设计意图】实际运算时可直接按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时行运算.(三)巩固知识,典例练习【典例2】计算:(1);(2).解:(1)(2)【典例3】设求解:因为,所以互为共轭复数的两个复数的乘积是一个实数.这个实数是复数的模的平方.【设计意图】巩固复数乘法运算及其运算法则.(四)巩固练习,提升素养1. 计算:(1-i)2-(2-3i)(2+3i)= ( D )A.2-13i B.13+2iC.13-13i D.-13-2i(2)下列各式的运算结果为纯虚数的是 ( C )A.i(1+i)2 B.i2(1-i)C.(1+i)2 D.i(1+i)解:(1)(1-i)2-(2-3i)(2+3i)=1-2i+i2-(4-9i2)=-13-2i.故选D.(2)A项,i(1+i)2=i·2i=-2,不是纯虚数;B项,i2(1-i)=-(1-i)=-1+i,不是纯虚数;C项,(1+i)2=2i,2i是纯虚数;D项,i(1+i)=i+i2=-1+i,不是纯虚数.故选C.【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五)巩固练习,提升素养1. 计算:(1);(2).2. 已知求3. 已知求【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六)课堂小结,反思感悟1.知识总结:2.自我反思:(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3)你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注意或提升的地方有哪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七)作业布置,继续探究(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5.2;(2)书面作业: P166习题5.2的1,2,3,4.(八)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