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01课时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第01课时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7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记忆7的乘法口诀。 2.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运用迁移方法编出7的乘法口诀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 点 编制7的乘法口诀,记忆7的乘法口诀。
难 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熟练地应用7的乘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属于数与代数知识的教学,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而乘法口诀则是乘法计算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乘法口诀的教学就尤为重要。(7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与前面1-6的乘法口诀类似,教材通过七巧板拼图导人1个7是7,2个7是14,3个7是21,4个7是28,5个7是35,6个7是42,7个7是49。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着编口诀,因为有了以前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学生困难不大。通过编出的乘法口诀来运用到题目中,在练习的设计上,引导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口诀,并将7的乘法口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编口诀的过程已不陌生,通过2~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自编口诀的经验,有自己的思考方法。关键是熟悉和理解口诀,运用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七句,量多且数字较大,熟记口诀并不容易。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时易混淆。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小棒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感受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直接引出新课题,进一步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激趣迁移,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提问题。
“七块小木板,有边又有角。一会儿大公鸡,一会儿大恐龙。快快动动脑,猜猜它是谁。”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
2.一副七巧板有7块,2副七巧板有多少块呢?3副,4副,5副,6副,7副呢?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起来探讨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学习任务一:沟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理解乘法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自主猜想感知、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突破了本课的难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一、探究图案个数与拼块块数之间的关系
1猜想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师:每句口诀里一定有哪个字 (生:每句口诀里一定有七字。)
师:那么每个字的前面应该是哪些字呢 (生:一、二、三、四、五、六。)
2.学生合作探究例 1:编写7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例 1主题图
(2)学生观察图画,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观察每图案用了几块板
②一个图案用了几块板 2个呢 那么3个、4 个、5 个、6 个、7个呢
(3)请同桌讨论,然后完成书中表格。
图案(个) 1 2 3 4 5 6 7
拼板块数(块) 7 14
3.小组汇报,集体评议:
(1)后一个图案总比前一个图案多7块。相邻两个图案每次加7
(2)几个图案就是几个7。
(3)仔细观察统计表中的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我发现每多拼一个图案就多用了一副七巧板,也就是多用了7块拼板。
预设2:我发现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
……
二、编制7的乘法口诀
1.根据这张表格,你能编制7的乘法口诀吗?和同桌编一编。
学生尝试编制7的乘法口诀。
2.你是怎么编制出这几句口诀的?
预设1:我是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结果编制的7的乘法口诀。
预设2:我是根据前面学习的6的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以及上表中的数据编制的7的乘法口诀。
3.教师指导学生将教材第72页例2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学习任务二:探寻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明确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自然地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
1.观察口诀,发现联系
(1)读口诀,尝试记忆
(2)尝试背,发现规律
2. 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看谁发现的最多?
3.小结规律:从上往下观察,口诀中的第一个数依次多1,第二个数都是7,积依次多7;
相邻两句口诀相差1个7;不相邻的口诀前面的数相差几,积就相差几个7。
4.巧识妙记:7的乘法口诀有7句,
相邻两句积差7。
积的个位数字有规律:
七四一来八五二,
最后是九要牢记。
学习任务三:沟通算式之间的联系,记忆7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找那个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运用,体验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作用。
1.在这些口诀中你觉得哪条比较好记?
2.有的同学发现六七四十二这句口诀比较难记,谁有好方法帮助他记住这句口诀吗?
3..想一想,填一填。
7×2+7=( )×( )=( )
7×4=7×3+( )
7×4=6×4+( )
7×5=7×4+( )
7×6=6×6+( )
4.小结:三七二十一这句乘法口诀既可以帮我们算出3×7或者7×3两个乘法算式的积,口诀朋友可真有用。
5.对口令
大家都记得怎么样了?我们来玩儿一个小游戏。对口令,机器人说上半句请你对下半句。
六七、三七、二七、五七
6.古诗中的口诀。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语文书里也藏着7的乘法口诀呢,让我们快来了解一下吧。
这首诗你们会背吗?这里有7吗?
所以又叫“七言诗”那加上题目和作者一共有几个字?你打算怎样列式呢?
学习任务四:达标练习 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以从不同方式巩固乘法口诀的练习,提高学生记忆乘法口诀的兴趣,熟悉乘法口诀之间、乘法口诀与乘法计算之间的联系。
1.根据下面口诀各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 二七十四 四七二十八
2.请将故事补充完整。
孙悟空在炼丹炉内经过七七( )天,炼成火眼金睛。在取经的路上只要遇见妖怪,不管( )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
3.我国古代认为7与女性的成长有关:
婴幼儿期到7×1=(  )岁止;
儿童期到 7×2=(  )岁止;
少年期到 7×3=(  )岁止;
青年期到 7×4=(  )岁止;
中年期到 7×7=(  )岁止;
更年期到 7×9=(  )岁止;
4 看日历,解决问题
(1)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呢?
(2)日历中的口诀
日历中有7的乘法口诀吗?2022年的10月份有多少天?你能列个算式么?
2022年的国庆节我们放假7天,那这个月还剩下多少天呢?你打算如何列式?
【作业设计】
1.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七第2-10题;
2. 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1×7=7 一七得七 7×1=7
2×7=14 二七十四 7×2=14
3×7=21 三七二十一7×3=21
4×7=28 四七二十八 7×4=28
5×7=35 五七三十五 7×5=35
6×7=42 六七四十二7×6=42
7×7=49七七四十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