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三单元第十六课《排序与筛选》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_第三单元第十六课《排序与筛选》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排序与筛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数据排序的基本方法,包括升序和降序排序。
学会使用筛选功能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数据。
能够理解排序和筛选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严谨的数据处理态度,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数据排序和筛选的基本操作。
排序和筛选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
理解排序和筛选的原理和区别。
灵活运用排序和筛选功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对数据处理的概念和方法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计算机都安装了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
准备教学演示用的数据表格和案例。
准备学生操作练习用的数据表格。
五、新课导入
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的数据处理场景(如学生成绩统计表),引出数据排序和筛选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新课讲授
1. 数据排序
定义:数据排序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将数据按照特定顺序重新排列的过程。
分类:升序排序和降序排序。
操作步骤:
选择要排序的数据列。
在软件中找到排序功能(如Excel中的“排序和筛选”按钮)。
选择排序方式(升序或降序)。
执行排序操作,观察数据变化。
应用实例:以学生成绩表为例,演示如何通过排序功能快速找到成绩最高或最低的学生。
2. 数据筛选
定义:数据筛选是根据特定条件从数据集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数据的过程。
分类:按条件筛选和高级筛选。
操作步骤:
选择要筛选的数据区域。
在软件中找到筛选功能(如Excel中的“筛选”按钮)。
设置筛选条件。
执行筛选操作,观察筛选结果。
应用实例:以学生信息表为例,演示如何通过筛选功能找出特定班级或年龄段的学生。
3. 排序与筛选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排序是对数据进行整体重新排列,筛选是根据条件挑选出部分数据。
联系:排序和筛选都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经常结合使用以获取所需信息。
七、课堂小结
1. 数据排序是按照特定规则重新排列数据的过程,包括升序和降序两种方式。
2. 数据筛选是根据特定条件从数据集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数据的过程。
3. 排序和筛选在数据处理中经常结合使用,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八、作业设计
选择题:
1. 在Excel中,要对数据进行升序排序,应该选择哪个功能?
A. 筛选
B. 排序和筛选
C. 条件格式
D. 查找和替换
2. 在数据处理中,筛选的作用是什么?
A. 对数据进行重新排列
B. 挑选出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
C. 修改数据的内容
D. 删除不需要的数据
填空题:
1. 在Excel中,要对某一列数据进行降序排序,需要先选择该列数据,然后点击“数据”选项卡中的________按钮。
2. 使用Excel的筛选功能时,需要设置筛选的________,以便找出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
3. 排序和筛选都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排序是对数据进行________,而筛选则是根据条件挑选出部分数据。
九、板书设计
排序与筛选
一、数据排序
1. 定义
2. 分类:升序、降序
3. 操作步骤
二、数据筛选
1. 定义
2. 分类:按条件、高级
3. 操作步骤
三、排序与筛选的区别与联系
十、课后反思
教师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结合了理论与实践,帮助学生理解排序和筛选的概念。
是否及时回应了学生的疑问,并提供了足够的操作指导。
课堂节奏是否控制得当,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操作练习时间。
学生方面: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掌握排序和筛选的基本操作。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排序和筛选的区别,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是否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