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参观花圃(第1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参观花圃(第1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参观花圃(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并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习惯。 2.经历用乘法估商的过程,归纳概括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进一步发展估计意识。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除法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花圃里的牡丹花和月季花,真美啊。我们可以用它来布置校园。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在参观花圃过程中产生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参观花圃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平均每个小花坛有多少盆牡丹花? (2)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进行估算: 154÷22= ①估一估,商是几位数。 预设1:我发现被除数的前两位 15 比除数 22 小,商在个位,是一位数。 预设2: 22 与 10 的积大于154,所以商一定是一位数。 ②估商。 预设:把22看作20,20×7=140,20×8=160,可能是7盆。 (3)用竖式计算。 154÷22= 先用四舍:把 22 看作 20 来试商,150 里有7个 20,再列式计算。 回顾估算和计算需要注意的 小结试商方法: 把除数22看做20是为了尝试着找到可能的商,这个过程就叫做“试商”。(板书:试商)找到商以后,20就完成了它的使命,所以算的时候,还是要用真正的除数22去算。 迁移内化,自主尝试。 (1)课件出示情境图及问题: 月季花可以摆几个三角形图案 还剩几盆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进行估算,再列式尝试计算。 (3)生讲计算过程。(师注意让其讲出定位、试商的过程) 对比思辨,迁移旧知。 (1)对比 你在计算120÷18和154÷22这两道题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2)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 (4)全班反馈 预设1:我发现计算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在进行除法竖式时,先判断商是几位数,估一估商大约是多少,然后再动手算一算,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就知道应该怎样进行尝试了。 预设2:我学会了当除数不是整十数的时候,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一个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用乘法口诀试商。 预设3:计算的时候要注意用商乘原来的除数得到的乘积,再与被除数相减得到余数。 三、巩固练习。 1.先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再算一算。 2.新学期开学,学校从图书馆的藏书中调拨出216本图书,为全校24个班级的“小小图书角”增加一些书。平均每班可以分到多少本书? 四、总结反思,分享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则商是一位数。 预设2:我的收获是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先估算一下大致的结果,在试商时,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试商。会更容易。还要注意用商乘原来的除数得到的乘积,再与被除数相减得到余数。 预设3:我发现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遇到新问题时,可以想办法把不会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问题,找到新旧之间的联系再解决。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 预设:试的商都刚好合适吗?商大了或小了不合适该怎么办呢? 组织全班讨论 课后探究 试的商都刚好合适吗?商大了或小了不合适该怎么办呢?找一些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例子,看有没有新发现。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