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买文具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材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目标1.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并通过画一画、说一说正确地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结果。 2.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 3.通过探究新知,渗透转化思想,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借助乘法的意义、人民币模型和面积模型,理解小数乘整数乘法的计算过程。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并能够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 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买文具。(出示文具用品及价格图。)有这么多文具,我们一起逛一逛吧。 2.提出问题。 师: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信息数学问题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些同学的想法吧。 预设1:1支铅笔和1块橡皮需要多少元? 预设2:4块橡皮多少元? 预设3:3把尺子多少元? 预设4:4个卷笔刀多少元? 3.解决问题: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 学生列算式:0.2+0.2+0.2+0.2= 0.2×4= 二、 围绕问题,探索新知 (一)探索算理 1.利用乘法意义、人民币模型理解。 (1)独立思考:你能看懂他们是怎么想的吗? (2)全班交流。 预设1:一块橡皮0.2元,4块橡皮就是 4个0.2元相加,0.2+0.2+0.2+0.2= 预设2:4个0.2相加可以写成0.2×4,意思是一样的。 引导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一样,求几个相同小数相加,也可以写成小数乘整数的形式。 那0.2×4等于几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在学习单上画一画、算一算。 预设:0.2元=2角 2×4=8(角) 8角=0.8元 也就是0.2×4=0.8(元) 师提问:为什么用人民币模型帮助计算呢? 引导理解:用人民币模型可以把不会算的小数乘法0.2×4转化成会算的整数乘法2×4=8。 2.理解面积模型法 师:(出示面积模型法)笑笑是这样做的,你能看懂吗?她是怎样利用面积模型帮助计算的? 引导问题: (1)这个面积图表示什么意思?0.2表示什么意思? (2)4个0.2是多少?为什么是8个0.1?8是怎么得来的? 引导学生发现: (1)4个0.2是8个0.1,也就是0.8。 (2)“8”可以数出来,也可以用2×4计算。 这个画图计算的过程也可以用算式表示: 0.2×4 =(2×0.1)×4 =(2×4)×0.1 8个0.1是0.8 =8×0.1 =0.8 引导学生理解:不会算4个0.2,但是知道8个0.1是0.8,也就是计算计数单位0.1的个数。 3.小结。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可以把我们没学过的小数乘法转化成连加的方法,也可以用生活中的人民币模型,还可以借助面积模型画一画、数一数的方法来解决。 4.沟通联系。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预设:都是把不会的转化成会的知识去解决;都是先算0.2里有2个0.1,4个0.2里有8个0.1,也就是0.8。 小结:把未知转化成已知解决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都是在算有几个相同的计数单位。 (二)小试牛刀 1.出示问题: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0.4×3= 3.方法展示: 引导一:怎样表示出第三个0.4? 第一个单位“1”无法表示出第三个0.4了,我们需要继续画出1个新的单位““1”来表示0.4。 引导二:为什么答案是1.2? 第一个面积图的涂色部分表示1,第二个面积图中的2个0.1表示0.2,合起来是1.2。 (三)对比沟通 师:这两道题的计算结果有什么不同? 预设:0.4×3是12个0.1,12比10大,要满十进一。0.2×4是8个0.1,8比10小,不需要进位。 小结:这两道题的计算结果,第一个0.8比1小,第二个1.2比1大。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升 1.涂一涂,算一算:买4个卷笔刀需要多少元? 2.涂一涂,填一填。 3.口算。 0.3×3= 0.2×8= 4×0.2= 3×0.5= 0.4×4= 0.1×9= 0.7×2= 6×0.2= 0.6×4= 4.香菜每千克3元,白菜每千克0.8元,李老师买了0.6千克香菜,张老师买了2千克白菜,谁买菜用的钱多? 5.把一根木条都锯成0.4米长的小段,共锯了4次,这根木条原长多少米? 四、回顾梳理,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