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手拉手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材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目标1.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师:淘气和笑笑想给希望小学的同学购买一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呢? 反馈:从图中,我知道了练习本的单价是2.8元,铅笔盒的单价是6.1元,数学家的故事单价是7.2元。 师:淘气在购物时遇到了问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师:暂停一下,先整理数学信息,再动手试试。 二、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师:淘气要给希望小学的3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笔本和1个铅笔盒,你们能帮忙算算一共要花多少元吗? 方法一:分步列式。 预设:我是先算3本练习本的价钱和3个铅笔盒的价钱,再把它们加起来。 我的算式为2.8×3=8.4元,这是3本练习本的价钱; 6.1×3=18.3元,这是3个铅笔盒的价钱; 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要花的钱啦! 方法二:综合列式。 预设:2.8×3+6.1×3=8.4+18.3=26.7(元) 师:他们两种方法你都能看懂吗?其实呀,他们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都是先算3本练习本的价钱,再算3个铅笔盒的价钱,最后加起来;只不过一个是分步列式,一个是综合列式。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方法三: 预设:我是先算1本练习本和1个铅笔盒的价钱,要给3名同学买,也就是算这样的3份就可以了。列成算式是(2.8+6.1)×3=8.9×3,结果也是26.7元。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到这样的方法呢?那2.8+6.1这里的小括号能省略吗?这里的小括号是不能省略的,只有添上了小括号,才能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三、对比交流 1.运算顺序有什么关系?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两种方法都是含有小数的加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观察他们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我发现小数的混合运算中,也是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这和整数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 预设:我还发现,这两个算式结果也是相等的,也就是2.8×3+6.1×3=(2.8+6.1)×3,在小数的混合运算中还用到了乘法分配律!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是呀,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同样适用,有了这个发现,小数的计算会方便很多呢! 2.那整数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①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②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③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哪些呢? 师:在上学期学习的运算律中有: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还有乘法分配律。 4.尝试解决:笑笑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的故事》,你能算出一共要花多少元吗?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的算法依据是什么? 反馈1:先分别算出5本练习本和5本《数学家的故事》的钱数,然后在求出共需要的钱数,算式是: 2.8×5+7.2×5 =14+36 =50(元) 反馈2:先用加法算出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的故事》的钱数和,然后在算出一共要花多少元,算式是: (2.8+7.2)×5 =10×5 =50(元) 师:看来笑笑一共要花50元。 巩固练习 1.简便计算 师:有时候利用运算律计算,可以让我们的计算更简便,接下来,我们用这样的方法一起去试试吧! 3.7×0.25×0.4 1.83+3.79+0.17 10-0.34-0.66 2.6+1.4×3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解决一下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吧! 2.这些果汁多少钱? 出示三种方法 反馈:第一种和第二种是一样的,都是先算出两箱果汁的价钱,再算出6瓶果汁的价钱,再把它们加起来。第三种方法是先算出一共有多少瓶果汁,再根据单价乘数量,求出一共的价钱。 师:实际修建的草坪宽比计划增加了2.5米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理解。计划的宽是6米,实际的宽比计划增加了2.5米,就是增加了这一段,那么这部分就是增加的面积。 反馈1:我是先算原来的面积,再算增加的面积,然后加起来就是实际的面积了。 反馈2:我的方法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列式的,长方形的长不变,还是10米,宽变成了6+2.5,也就是8.5米,所以就是10×(6+2.5),结果也是85平方米。 师:我们再来看第2小题。 反馈:我们可以用实际面积-原来的面积,算出增加的面积; 从图中,我们看出增加的面积就是长方形,也可以直接用长×增加的宽算出来,也就是2.5×10=25平方米。 师:那最后一小题呢?每天可吸收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呢?很简单,只要85×0.04=3.4千克。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的混合运算,发现小数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还发现了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