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表格式教案 青岛版(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表格式教案 青岛版(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数学

资源简介

课题 第六单元 信息窗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1.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本节课的课程内容为:能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段目标为: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2.课标分析: (1)“能计算”——即学生能口算和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10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10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于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你说我讲”中有1个红点问题和1个绿点问题。红点问题是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绿点问题是对红点知识的巩固,同时也引入了被减数是整十数的退位减法的学习。 红点标示的问题是:“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多少种 ”教材呈现了3种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一是摆小棒,二是拨计数器,三是用竖式计算。这几种思路突出了学具操作在理解算理中的重要性,体现了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 绿点问题是:“虾类标本比贝类标本少多少种 ”教材所呈现的只有竖式一种方法,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前面探究3种方法的基础上学生会选择比较方便清晰的竖式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就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窗中学生继续学习笔算,同时也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习 目标 1.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方法。 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问题;初步学会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数(退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知识能力准备:两位数减两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板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信息技术 应用 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 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 功能支持:◎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 ◎逻辑思维训练◎辩证思维训练◎辩论◎情境建构 ◎ 其他( ) 备注:仅勾选核心内容,每项不超过3项。
课前预学
第一步:复习回顾 1.口算,并说说两排题目有什么不同。 56-6= 35-4= 28-7= 43-2= 56-7= 35-8= 28-9= 43-5= 第二步:学习新知(课本60-61页) 1.预习课本60、61页,能回答下面问题。 在情境图中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解决红点问题 “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多少种?” ①列式: ②你是怎样算的? ③梳理算法: 方法1: 摆小棒。即先摆( )捆和( )根表示( ),因为2不够减6,所以把( )捆拆成( )根,就有( )捆( )根小棒,再拿走( )捆和( )根,剩下( )捆和( )根小棒,也就是( )。 方法2: 计数器。先拨( )个十和( )个一表示( ),2减6不够减,所以拨走十位上的( )个珠换成个位上的10个珠,再拨走( )个十和( )个一,剩下( )个十和 ( )个一,即( )。 方法3:列竖式。 3.解决绿点问题:“虾类标本比贝类标本少多少种?” ①列式: ②我能列竖式解决: ③思考:个位上不够减,你是怎么做的? 4.总结。 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 ( )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 )位退1当10,再减。
课中展学
活动一:结合预学单,交流预学成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出示情境图,请用数学的眼光来看观察这幅图,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观察情境图,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能找到关键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活动二: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教师活动 1. 出示问题1: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多少种?引导学生思考题目含义并用多种方法列出算式。 2. 板书算式:42-26= 3. 引导学生先估算结果并说出想法。 4. 引导根据前面学过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自主研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引出课题。 5.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拨一拨计数器等方法来计算42-26的结果。 6. 教师巡视指导。 7. 让学生用不同方法展示计算过程,教师记录。 8. 和学生一起总结计算方法。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引出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让学生感受竖式计算的优势。 9. 出示问题2:虾类标本比贝类少多少种? 10. 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结果。 11. 总结算法。 学生活动 1. 读题 2. 列算式 3. 估算结果 4. 利用学具探究结果 5. 展示用小棒、计数器计算得数的过程。 6. 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7. 用竖式解决问题2. 知道用减法解决问题 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能估算出结果 能通过操作学具得出正确结论 能完整流畅地说出计算过程 能说出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能用竖式正确计算结果
活动三:巩固练习,总结提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竖式计算: 2.辨识对错 3.解决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练习题 会用竖式计算 能发现问题并计算出正确结果 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后延学(作业)
1.竖式计算 43 - 27 = 54 - 36 = 76 - 48 = 45 - 39 = 2.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多少种? 42 - 26 = 16 4 2 注意事项:①相同数位对齐 + 2 6 ②从个位减起 1 6 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教学反思 目标——问题——归因——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