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相同加数的和》 教案 青岛版(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求相同加数的和》 教案 青岛版(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第七单元 信息窗一 《求相同加数的和》
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1.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 年版)》对本节课的学段目标是: (1)探索乘法的算理与算法,会计算简单的整数乘法。 (2)知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3)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2.课标分析 (1)“探索算理与算法”——即通过认识同数连加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会计算简单乘法。 (2)“知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即学生通过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繁琐性与乘法学习的必要性、简便性。 (3)“在简单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即不能脱离生活情景去单独认识乘法。如解决实际问题“变出了多少朵花?”加强直观感受,形成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魔术师变魔术的场景,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学生在寻找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教材主要设计三个问题: (1)魔术师变出了多少朵花? (2)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一共有多少条鱼?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通过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了解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了解加法的含义,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知道是几个几相加。 2.经历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不同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3.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用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繁琐性,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4.能运用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相关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教学重难点 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实验准备:学习单,学具 知识能力准备:1、100以内数的加减法;2、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
信息技术 应用 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 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 功能支持:◎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 ◎逻辑思维训练◎辩证思维训练◎辩论◎情境建构◎ 其他( ) 备注:仅勾选核心内容,每项不超过3项。
课前预学
请你试着摆一摆,说一说 边摆边说:每行摆了( )个,摆了( )行,共( )个。 自己试一试,摆出更多的图形。
课中展学
活动一:展示预学成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教师巡视学生所做的预学单,选择有代表性的全班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学生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互动质疑纠错。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发现规律。
活动二: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问题1: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2:解决提出的问题,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1.一共变出了多少朵花? 2. 一共有几条鱼? 3. 一共有几个灯笼? 问题3:发现规律,提升认识,引出同数相加 (1)考考大家的眼力,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把自己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同桌。全班交流。 (2)考考大家的耳力,比一比谁最会听、能听出这是几个几相加。 (3)小结:谁能再来说说刚才的几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列出的算式都是什么样的? 学生认真有序观察图片并从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 预设1:一共有几朵花 预设2:一共有几条鱼 预设3:一共有几个灯笼 问题2:解决提出的问题,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1.一共变出了多少朵花? 2. 一共有几条鱼? 3. 一共有几个灯笼? 学生借助小圆片摆一摆,数一数。 独立思考后学生交流。(生边板贴小圆片边交流) 预设1:一个一个地数1、2、3…… 预设2:两个两个地数(2、4、6)(课件显示:学生每数一次,花就闪烁一次)生齐数。 学生独立列式:4+4+4+4=16(条) (因为一共有4个鱼缸,每个鱼缸里有4条鱼)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订正。交流时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3+3+3+3+3=15(个) 6+6+6+6=24(个) 问题3:发现规律,提升认识,引出同数相加 考考大家的眼力,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把自己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同桌。全班交流。 预设:加数相同。 先独立思考这是几个几相加得几,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认真听老师说算式,辨别数出是几个几相加。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说说刚才的几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列出的算式都是什么样的?交流、总结、归纳。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信息图,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借助小棒和小圆片摆一摆,探究“一共变出了多少朵花” 通过集体交流,学生能够说出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能发现自己出错的原因,并自己改错。 能够独立发现规律并认真交流。 能够准确辨别出是几个几相加。
活动三:联系生活,深化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问题1:基本练习:数数算算。 问题2: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 利用学具小正方体摆一摆,说出加法算式,几个几相加得几。 问题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都有哪些收获? 问题1:基本练习:数数算算。 学生认真看图,独立列式计算。 问题2: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 同桌两人一组,一边摆,一边说摆的是几个几?并列出算式。 问题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收获。 能准确找出数学信息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能够与同学合作摆学具,并正确列式计算。 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完成基础题,并通过全班交流,学会自己改错。 学生能进行全班交流,上台展示自己摆的过程,准确说出自己摆的是几个几?并准确列出算式。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本节课的收获。学生在回顾中,进行知识整理概括与自我评价,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课后延学(作业)
基础训练(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点、技能点、能力点等) 拓展练习(本节课实验的复习、相关实验的回顾) 联系生活、创新作业(生活中本概念的应用与解析) 20个小朋友排队做早操,每排人数相等,可以怎样排队?(不能站成一排)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目标——问题——归因——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