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二)整单元 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 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二)整单元 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学科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题 欢乐农家乐——百分数(二)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含有百分数的试题,初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经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农村的变化、中国的农业生产、地理知识、科普知识等,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 重点 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等一些与百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并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等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 难点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 准备 课件
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分配: 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上述内容分成四段编排: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②结合纳税、利息的知识,教学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③结合折扣的知识,教学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④教学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最后,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整理与练习,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牟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分配:本单元共计10课时 信息窗1…………………………………………………………2课时 信息窗2…………………………………………………………3课时 信息窗3…………………………………………………………1课时 相关链接……………………………………………………… 1课时 测试及讲评…………………………………………………… 3课时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会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意义。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同学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4.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5.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农村的变化、了解大自然,了解中国的生态之美,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每逢节假日喜爱旅游的人们便纷纷走出了家门。谁能说说外出旅游有哪些方式?学生交流汇报(自驾游、团体游)。 读一读统计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师总结。 二、解决问题,精讲点拨。 (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 1.(课件出示)“十一”黄金周期间,王伯伯家去年接待自驾游游客480人,今年540人。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1)学生读题并思考,教师引导:“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画线段图并看图思考。 (2)关注线段图画法:准确画出线段图的关键是什么? 结论: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是解题关键。 (3)画出线段图后,看图思考:求“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实际上是求什么?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 2.学生交流想法并汇报汇报,师总结。 去年自驾游人数是这个问题中的单位1,求“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是指“今年比去年多的人数占去年自驾游人数的百分之几”。现在明白了这个问题,你会计算了吗?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4.全班汇报交流方法:(540-480)÷480 提问:能谈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指图交流想法,最终明确:应该将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的60人与去年自驾游人数进行比较求百分数,去年自驾游人数看作单位1。 5.学生还可能想到算式:540÷480-1 学生交流:去年自驾游人数看作单位1。先求今年自驾游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再求多百分之几。两个百分数之差就是今年自驾游的人数比去年多的百分数。 (二)解决绿点问题 “十一”黄金周期间,王伯伯家去年接待自驾游游客480人,今年540人。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少百分之几? 1.让学生思考: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少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过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并说出问题的具体含义。 2.学生汇报,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找准关键:单位1:今年自驾游人数540人。 3.根据图示,列出算式。 提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说说你的思路。 学生交流汇报方法 (540-480)÷540 1-480÷540 4.想一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三、梳理总结,重点训练。 1.自主练习第1题:一大盒冰淇淋300ml,一小盒冰淇淋200ml。一大盒冰淇淋比一小盒冰淇淋的容量大百分之几? (1)题中的单位1是什么? (2)问题实质是指什么?(求一大盒冰淇淋比一小盒冰淇淋的容量大百分之几是指一大盒冰淇淋比一小盒冰淇淋多的容量占一小盒的百分之几。) 2.自主练习第2题。 3.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已知条件:一个工厂有男职工1200人,女职工200人。 (1)男职工是女职工的百分之几? (2)女职工是男职工的百分之几? (3)男职工比女职工多百分之几? (4)女职工比男职工多百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方法一:(540-480)÷480 方法二: 540÷480-1 =112.5%-1 =60÷480 =12.5% =1/8 =0.125 =12.5% 答: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12.5%。
教学反思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型 练习 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第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2.通过迁移类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问题与百分数乘法问题之间的关系。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农村的变化、了解大自然、了解中国的生态之美,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基本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1)学生审题并按要求完成统计表。 (2)集体订正,交流算法,说出解题思路。 2.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火眼金睛辨对错。 (1)学生独立判断。 (2)全班交流,每道题分析对或错原因。 如:第2小题:一件上衣现价比原价便宜25%,那么原价比现价贵25%。此题是错的。现价比原价便宜25%,便宜的是原价的25%,原价为单位1;原价比现价贵25%,贵的是现价的25%,现价为单位1。虽然两个百分比相同,但是它们所对应的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现价比原价便宜的百分比与原价比现价贵的百分比也就不能相同。 3.完成自主练习第5题: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二、巩固练习: 1.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 (1)学生自主完成。 (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运用所学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第6题:解决绘画大赛中获奖情况的问题。 (1)学生理解每个问题实质是指什么。 (2)列式解决,全班交流。 (3)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如:一班获三等奖的作品数比二班多百分之几?学生独立解决。 第9题:解决学生近视率的问题。 (1)回忆:怎样求近视率?近视率= ×100% (2)本题中求现在全班的近视率要先求什么?为什么? (3)学生列式解决,全班交流。 第10、11、12、13题是运用所学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 (2)交流各自想法。 第14题:学生独立解决第(1)、(2)小题。 问:根据森林面积的变化情况,你想到了什么 第15题、16题: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最喜欢那种解题方法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题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第3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并能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能熟练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3.通过练习,在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农业生产、地理知识、科普知识等,丰富多彩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凤凰岭村推出了欢乐农家游,在采摘节期间,共接待游客980人,其中到苹果园采摘的占75%;梨园去年的收入4万元,今年收入比去年增长5%。 从这些数据里你能得出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红点问题一: (1)结合学生的发现,出示条件和问题: 在采摘节期间,共接待游客980人,其中到苹果园采摘的占75%,到苹果园采摘的有多少人? (2)你是怎样理解“到苹果园采摘的占75%“这句话的?和我们学过的那一部分知识很接近? 学生交流讨论 师总结:到苹果园采摘的占75%就是把来凤凰岭村的游客人数看作单位1,到到苹果园采摘的人数占980人的75%。求“到苹果园采摘的有多少人?”就是求980人的75%是多少,和分数应用题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样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3)画出线段图,独立列式解答。 980×75%=735(人) 答:到苹果园采摘的有735人 2.练习:一篇文章有9600个字,小明打了全文的40%,小明打了多少个字?小华来帮忙,打了全文的30%,小华打了多少个字? 3.教学红点问题二: (1) 结合学生的发现,出示条件和问题: 梨园去年的收入4万元,今年收入比去年增长5%。梨园今年收入为多少元? (2) 你是怎样理解”今年收入比去年增长5%”这句话的? 学生交流 可能有两种思路 思路一:把梨园去年的旅游收入看作单位1,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多的占去年的5%。 思路二:把梨园去年的旅游收入看作单位1,今年的收入相当于去收入的(1+5%)倍。 (3)画出线段图并分析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 去年的旅游收入+今年比去年增长的=今年的旅游收入 去年的旅游收入×(1+5%)=今年的旅游收入 (4)学生独立计算。 A、8.38×(1+2.3%) B、 8.38+8.38×2.3% 4.巩固练习 (1)王文收集了200张人物邮票,收集的风景邮票比人物邮票多的风景邮票20%。它收集了多少张风景邮(2)某校儿童剧团中有五年级学生20人,四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多25%,三年级的人数比四年级少12%。四年级学生有多少人?三年级学生有多少人?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主要学习了怎样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和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在解决这两类问题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四 、巩固练习: 1.王师傅加工120个零件,已经加工了80%,还要加工多少个? 2.校园里有杉树20棵,杨树的棵数比杉树多60%,杨树多少棵? 五、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红点一: 980×75%=735(人) 答:到苹果园采摘的有735人。 红点二: 方法一:去年的旅游收入+今年比去年增长的=今年的旅游收入 4+4×5% =4+0.2 =4.2(万元) 方法二:去年的旅游收入×(1+5%)=今年的旅游收入 4×(1+5%) =4×105% =4.2(万元)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题 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第4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3.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 4. 逐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5.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农业生产、地理知识、科普知识等,丰富多彩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解决红点问题3。 今年产石榴30吨,增产二层五,去年产石榴多少吨? 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单位1。 2.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学生交流讨论,单位1是未知的。 思路一、把去年的石榴产量看作单位1, 今年的石榴产量比去年的石榴产量多去年的25%。 思路二:把去年的石榴产量看作单位1,今年的石榴产量相当于去年的石榴产量的(1+5%)倍。 等量关系式: 去年的石榴产量+今年比去年增长的=今年的石榴产量 去年的石榴产量×(1+25%)=今年的去年的石榴产量 3.根据等量关系式,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计算。说说你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师总结方法: (1) 方程 解:设去年的石榴产量为x吨。 X+25%X=30 (1+25%)X=30 X=24 X=24 答:去年产石榴24吨。 (2)算术法 根据等量关系式 去年的石榴产量×(1+25%)今年的石榴产量 已知今年的石榴产量求去年的石榴产量用除法 30÷(1+25%)=24(吨) 答:去年产石榴24吨。 二、基本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出油率的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第(1)(2)题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相同的,只是已知数量与所求问题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三、巩固练习。 1.某工厂生产的一种产品,每件成本37.4元,比原来成本降低了15%,原来每件成本多少元? 2.李师傅已经加工了一批零件的80%,还剩24个没有加工。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和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解:设去年的石榴产量为x吨。 X+25%X=30 (1+25%)X=30 X=24 X=24 答:去年产石榴24吨。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型 练习 课题 信息窗二 第5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并能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让学生能熟练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3.让学生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解题能力。 价值观。 4.逐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回顾所学知识: 1.结合图列让学生口述。 2.教师投影三个红点对应的例题,加深对模型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用投影出示下列一组信息。 ①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 ②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⑵学生口述上述信息,根据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①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与上述两条信息组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②学生独立解答此题,解答后师订正,并提问题: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2.用黄河流域耕地面积约13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全国耕地面积约是多少公顷? 提示:(1)先审题,画出线段图。 问: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耕地面积×13%=黄河流域耕地面积) 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3.看图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第(1)(2)题只是已知数量与所求问题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从而加深对百分数问题类型的理解。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10题: 这是一组对比练习,二者思维逆向,前一问用乘法,后一问可以用除法,也可以列方程解决,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熟练程度。 2.自主练习第8题:这是一道有关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题。 复习有关的基础知识,也是学好本节课百分数应用的基础,所以,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 3.自主练习第11题: 修路题,求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了多少米? 算是一道巩固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计算,同学解答后可以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分两种方法,分别展示,让学生自己讲解。 四、小结 。 你有什么收获?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题 折扣 第6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折扣的含义,了解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农业生产、地理知识、科普知识等,丰富多彩内容的学习,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折扣的意义,用百分数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找准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激趣引思 师:同学们,“欢乐农家游”活动还在继续,今天我们要去的美丽景点是山东沂水的彩虹谷。同学们去过彩虹谷吗?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在彩虹谷看过哪些美丽的景色?想不想再去看一看。 师:根据图中的情境图,你能搜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根据情境图交流搜集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这个旅游团买门票需要多少钱?(课件显示问题) 教师:老师也来提一个问题,如果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黄金周期间彩虹谷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课件显示问题)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一)纳税问题 学习第一个红点问题,解决“如果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黄金周期间彩虹谷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课件显示问题) 1.读题,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题,边读边想,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查阅有关纳税的资料,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展示搜集资料。(课件随机出示纳税、税率、营业额等相关概念。) 师: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是什么意思?问题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什么意思?” 预设1: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的意思是彩虹谷“十一”黄金周期间收入115万元,缴纳税额为115万元的3%。 预设2: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115万元的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列式解答,学习方法 (1)独立列式,自主探索 师:想一想,求“十一”黄金周期间彩虹谷景区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也就是求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思考。 师: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真是不少呢,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具体说说要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为什么? 预设: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115万元的3%是多少。(课件显示) (2)全班交流,学习方法 师:求“十一”黄金周期间彩虹谷景区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115×3%=3.45(万元),因为要按3%的税率上交营业税,所以要求应缴纳营业税就是求115的3%是多少。(课件显示算式) 师:对,求关于税额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3)反思释疑,总结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以前学习的百分数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能指着算式具体说一说115万元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34.5万元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营业税是国家税收的一种,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税额、营业额、税率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税额=营业额×税率。(课件显示) (4)试一试:自主练习第1题(课件显示练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交流,重点让学生交流有关税额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纳税问题 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 税额=营业额×税率。
教学反思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题 相关链接--利息 第7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2.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 3.注重同学们观察、对比、总结能力的培养,并让同学们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应用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4.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学生节约用钱,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弄清三个概念:本金、利息和利率
教学难点 解决与利息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如果你家中有一些暂时不用的钱,将怎么办 ”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当有学生说要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时,接着提问:“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呢 ”多让几个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指出: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有两个好处:一是国家可以把这些钱集中起来,用在建设上,所以说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参加储蓄的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得到利息,所以说储蓄对个人也有好处。 “你们知道利息是怎样计算的吗 ”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利息的知识。 板书课题:“利息” 二、新课讲授: 出示例题:小丽2013年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一年。到2014年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3.25元,共103.25元。 先请学生读题,然后教师再说明:题目中有“存定期一年”表示什么呢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总结。 2.教师说明: 一般来讲,储蓄主要分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大额存款等方式。 活期存款:是指储户可以随时提取的一种储蓄方式。 定期存款:是有一定期限的一种存款方式。现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八年的等等。 小丽存的是“定期—年”,即小丽在银行存的100元在一般情况下要在银行存一年;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提前提取。 3.概念学习:在银行储蓄要弄清三个概念:本金、利息和利率。 谁能说一说在上面的题目中哪是本金?哪是利息? 小结:小丽在银行存入100元,也就是说她的本金是100元。 存款到期时,小丽到银行取回103.25元,银行多付给小丽3.25元,这是100元定期一年的存款所得到的利息。 板书: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这3.25元的利息是根据什么给小丽的呢 (1)先请学生自学课本14页,根据自学情况交流想法。 (2)学生交流汇报:利息是怎样计算的?什么叫做利率? (3)小结:利息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据利率计算出来的。 板书:利率就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 利率是由银行规定的。利率有按年计算的,也有按月计算的。小丽存的是定期一年的存款,年利率是3.25%,也就是说如果存100元,在银行存一年可得100元的3.25%的利息,即3.25元的利息,再加上本金100元共103.25元。 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2012年07月中国工商银行公布的定期整存整取一年期的年利率是3.25%,二年期的年利率是3.75%.三年期的年利率是4.25%。五年期的年利率是4.75%。 三、解决问题: 按照上面的利率,请大家计算一下课本14页的储蓄单,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 先请学生自己解决,然后师生共同交流。 (1)三年期的定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4.25%是什么意思 (到期取款时每100元可得4.25元的利息。) (2)本金是8000元,到期时每一年应得利息多少元 ”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8000×4.25%。 (3)三年应得利息多少元 (4)想一想,存款的利息应该怎样计算呢 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再板书: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三个要素:本金、利率、时间) 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存款和取款的凭条。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共同订正。 讲解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年利率是3.5%,3.25% 表示什么意思 2.2013年12月,小红把自己的5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 她存的是一年定期,年利率是3.25%,到期后她将本金和利息一起捐给了希望工程,她一共捐了多少元钱? 小结:我们国家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儿童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许多小朋友都像小英一样把零用钱节省下来存入银行,既支援了国家建设,又可以把利息捐献给“希望工程”。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时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为贫困地区的儿童献一份爱心。 3.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解答?再独立完成。 五、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春节期间大家得很多压岁钱,你打算怎样处理?怎样才能让你的压岁钱既安全还能增值?你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储蓄方式吗?
板书设计 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教学反思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型 考查 课题 第三单元 第8-9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进行及时的弥补调整。 2.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做题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做题习惯
教学准备 试卷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下发试卷 二、学生独立做题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型 讲评 课题 第三单元 第10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查缺补漏加深理解百分数知识的理解。 2.通过讲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题能力。 3.通过讲评使学生巩固本单元知识,夯实基础,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做题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做题习惯
教学准备 试卷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尤其是进入级部前3%学生。 二、对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 三、讲解试题。
单元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