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几个常见的函数(教案)(2课时)2023-2024学年 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3几个常见的函数(教案)(2课时)2023-2024学年 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3.3.3几个常见的函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 能力与素养
⑴ 理解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概念; ⑵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 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语言描述.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几种常见函数的性质 几种常见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包括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从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等角度,重新认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一元二次函数,初步学会在具体函数中怎样研究对函数的一般性质的方法.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一元二次函数,同时,刚刚学习了函数单调性、奇偶性,已经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从函数单调性、奇偶性角度来研究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情境与问题 回顾义务教育阶段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各是怎样的呢?如何用数学的语言表达?
(二)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一次函数
是一次函数,其图像为直线,如图所示.
由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图像不难发现,其定义域和值域均为R,
并有如下性质:
(1)当时,在R上是增函数,如图(1)所示;当时,在R上是减函数,如图(2)所示.
(2)当时,如图(3)(4)所示.
一次函数是奇函数,其图像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归纳一次函数的性质,对函数性质进行再认识、再提高,培养学生直观形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三)巩固知识,典例练习
【典例1】 设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解 由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可得,
即,所以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帮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
(四)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反比例函数
是反比例函数,其图像如图所示.
由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图像可知:其定义域和值域均为,
并有如下性质:
(1)当时,函数图像在第一、三象限,在和上都是减函数;
当时,函数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在和上都是增函数.
(2)函数是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函数性质进行再认识、再提高,培养学生直观形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五)巩固知识,典例练习
【典例2】 设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问函数图像是否一定经过点
解 因为反比例函数是奇函数,它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而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所以函数图像一定经过点.
【典例3】 一次函数在R上是增函数,其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点(1,4),求这个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解 由一次函数在R上是增函数,可得,所以;
因为两个函数的图像交于点(1,4),将该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得,所以, =±2.由于,所以不合题意,舍去,故.
一次函数为,将点(1,4)代入得,,即.
所以这个一次函数为,反比例函数为.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六)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二次函数
是二次函数,其图像是抛物线,顶点坐标为,对称轴方程为.
一般地,当时,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定义域为R,值域为.
并有如下性质:
(1)在上是减函数,在[ 是增函数;
(2)当时为偶函数.
温馨提示
对二次函数进行总结,见表:
二次函数 y=ax2+bx+c(a>0) y=ax2+bx+c(a<0)
定义域 R
值域
奇偶性 当b=0时为偶函数
单调性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在 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归纳二次函数的性质,对函数性质进行再认识、再提高,培养学生直观形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七)巩固知识,典例练习
【典例4】作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并讨论其单调性.
解 由知:a=1,b=-2,c=-3,所以
1,,
从而顶点坐标为(1,-4),对称轴方程为.
(1)列表
x … -1 0 1 2 3 …
y … 0 -3 -4 -3 0 …
(2)描点连线
图像过点( 1,0),(0, 3),(1, 4),(2, 3),(3,0),光滑曲线依次连接以上各点,画出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知,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定义域为R,值域为[ 4,+).
函数在( ,1]上是减函数,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帮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探究与发现
已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请求出的值.
(八)巩固练习,提升素养
1.填空题:
(1) 一次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值域是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函数(减或增),它的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
(2)当________时,一次函数是奇函数.
(3)若反比例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4)二次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上是增函数,在____________上是减函数;为__________函数(奇偶性);它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为______________,与y轴的交点为_____________.
(5)二次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值域为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上是增函数,在____________上是减函数;是__________函数(奇偶性);它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为______________,与y轴的交点为_____________.
2. 设反比例函数,是定义域在R上的偶函数,且.比较的大小.
3. 设点在函数的图像上,求点关于轴对称点的坐标.
4. 设函数是R上的偶函数,求实数.
5. 设函数是R上的奇函数,求实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九)课堂小结,反思感悟
1.知识总结:
2.自我反思: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
(3)你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注意或提升的地方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
(十)作业布置,继续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3.3.3;
(2)书面作业: P105习题3.3的2,6,B,1.
(十一)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