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函数的性质-单调性》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 能力与素养⑴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 ⑵ 会借助于函数图像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通过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 难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及其图像特征.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教材分析初中学习函数时,借助图像的直观性研究了一些函数的增减性,本节内容是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延伸和提高,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是前一节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知识的延续,它和后面的函数奇偶性,是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其他函数单调性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初步有了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思路,且有了一定的直观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但因为职高生的原因,这些能力处于发展期,不够成熟、不严密,意志力薄弱.故而整个教学环节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工具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了解了函数的变化规律,也就基本把握了相应事物的变化规律,因此这一节我们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情境与问题 下图是某市某天气温 (℃)是时间 (时)的函数图像,记这个函数为 = ( ).观察图像,当自变量 变化时,函数 ( )怎样变化 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来表示这个变化?由图可知:时间从4 到14 曲线呈上升趋势,说明气温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也就是说当 ∈[4,14] 时,函数 = ( )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时间从14 到24 曲线呈下降趋势,说明气温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也就是说当 ∈[14,24] 时,函数 = ( )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在给定区间[4,14]上,对于图像上的任意两点 1 ( 1, 1 ), 2 ( 2, 2 ),当 1< 2时,都有 1< 2,即,f(x1)<f(x2).在给定区间[14,24]上,对于图像上的任意两点 3 ( 3, 3 ), 4 ( 4, 4 ),当 3< 4时,都有 3> 4,即f(x3)>f(x4)【设计意图】从实际事例使学生自然的走向知识点, 引导启发学生体会读图方法(二)调动思维,探究新知设函数 = ( )的定义域为D,区间 .(1)如果对于区间 上的任意两点 1, 2,当 1< 2时,都有 ( 1)< ( 2),那么称函数 = (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区间I称为函数 = ( )的增区间.如图(1)所示.(2)如果对于区间 上的任意两点 1, 2,当 1< 2时,都有 ( 1)> ( 2),那么称函数 = (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区间 称为函数 = ( )的减区间.如图(2)所示.如果函数 = (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称函数 = ( )在区间 上具有单调性,区间 称为单调区间.增区间也称为单调增区间,减区间也称为单调减区间.【设计意图】带领学生总结上述图像特点得到增减概念, 充分讲解函数图像变化和增减之间的关系(三)巩固知识,典例练习【典例1】 根据函数在R上的图像,如图所示,写出其单调区间:解 (1)由图(1)所示函数图像可知,函数 = ( )的定义域为R,增区间为( ∞, 0],减区间为[0,+∞).由函数图像(2)可知,函数 = ( )的定义域为( ∞, 0)∪(0,+∞),增区间为( ∞, 0)和(0,+∞).探究与发现函数的减区间能写成( ∞, 0)∪(0,+∞)吗?【典例2】 讨论函数 ( )=2 +1在( ∞,+∞)上的单调性.解 任取且,因为,由,所以即.所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典例3】 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证 任取且.因为,由,所以,即.所以函数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进一步领会函数单调性图像的意义,并学会利用图像法和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温馨提示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各段不同取值范围的并集,值域是函数在各段不同取值范围的函数值的并集.分段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仍然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 ( 0 )时,首先要判断 0所属的取值范围,然后再将 0代入相应的解析式中进行计算.作分段函数的图像时,在各段不同取值范围内,根据相应解析式,做出相应部分的图像.(四)巩固练习,提升素养【巩固1】小明从家里出发,去学校取书,顺路将自行车送还王伟同学.小明骑了30分钟自行车,到王伟家送还自行车后,又步行10分钟到学校取书,最后乘公交车经过20分钟回到家.这段时间内,小明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指出这个函数的单调性.分析 对于用图像法表示的函数,可以通过对函数图像的观察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得到单调区间.解 由图像可以看出,函数的增区间为;减区间为.【巩固2】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分析 对于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其单调性可以通过定义来判断,也可以作出函数的图像,通过观察图像来判断.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解 函数为一次函数,定义域为,其图像为一条直线.确定图像上的两个点即可作出函数图像.列表如下:x 0 1-2 2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0,-2),(1,2),作出经过这两个点的直线.观察图像知函数在内为增函数.【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五)巩固练习,提升素养1.填空题(填“增”或“减”):(1)函数在(-,+)上是_________函数;(2)函数 在(-,+)上是_________函数;(3)函数 在(-,0)上是_________函数;(4)函数 在(0,+)上是_________函数;2.已知函数,,如图所示,试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说明在每一单调区间上函数的单调性.3. 若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求的取值范围.4.证明:(1)函数在上是减函数.(2)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六)课堂小结,反思感悟1.知识总结:2.自我反思:(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3)你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注意或提升的地方有哪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七)作业布置,继续探究(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3.3;(2)书面作业: P105习题3.3的1,2,6.(八)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