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2单位圆与三角函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 能力与素养(1)理解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正负号; (2)掌握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 ⑴ 会判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正负号; 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 难点(1)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符号的确定.教材分析本节课把三角函数的代数定义和几何定义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数转化为形,又为继续学习三角函数的各种关系式、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等提供了另一种工具,因此本节课还起着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们学习了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为本节课做好了准备,但学生对三角函数整体性质把握不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教学工具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半径为1的圆称为单位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以原点O为圆心, 1为半径的圆就是单位圆.(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情境与问题 在单位圆上, 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的坐标可以用角的三角函数表示吗?【设计意图】发现规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二)调动思维,探究新知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y), 则 r =|OP|=1, 由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 得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的坐标可以表示为(sin,cos).一般地, 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x,y), 那么cosα=x, sin α=y, tanα=根据点P的横坐标 x 和纵坐标 y 的符号, 可以确定当角α的终边在不同的象限时sinα, cosα与tanα的符号.探究与发现30°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可以表示为_______.60°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可以表示为_______.120°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可以表示为______.【设计意图】结合坐标轴记忆和总结更加生动提升直观想象核心素养.(三)巩固知识,典例练习【典例1】求90°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解 90°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角的交点坐标为(0,1) ,所以 sin90°=1, cos90°=0, tan90°不存在.温馨提示0°角、180°角、270°角和360°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典例2】 判断下列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1) (2) (3) (4)(1) 因为 325°=35° 360°,所以-325°角是第一象限角,故sin( 325°)>0;(2) 因为弧度的角是第二象限角,所以<0.(3) 因为4252°=292°+11×360°,所以4252°角是第四象限角,因此tan4252°<0.(4) 因为=,所以弧度的角是第三象限角,故<0【典例3】 已知cos>0, 且tan <0, 试确定角 是第几象限角.解 因为cos>0, 所以角 可能是第一或第四象限角, 也可能终边在 x 轴的正半轴上.又因为tan<0,所以角 可能是第二或第四象限角.故满足cos>0且tan<0的角 是第四象限角.探究与发现利用单位圆求弧度的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设计意图】数形结合加深体会利用单位圆求界限角的三角函数,示例如何确定已知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逆向思维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四)巩固练习,提升素养【巩固1】判定下列角的各三角函数正负号:(1)4327 ; (2).分析 判断任意角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号时,首先要判断出角所在的象限.解 (1) 因为,所以,4327 角为第一象限角,故,,.(2)因为,所以,角为第三象限角,故,,.【巩固2】 根据条件且,确定是第几象限的角.分析 时,是第三象限的角、第四象限的角或的终边在y轴的负半轴上的界限角;时,是第二或第四象限的角. 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就是要找出它们的公共范围.解 取角的公共范围得为第四象限的角.【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五)巩固练习,提升素养1. 判断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1)525 ;(2)-235 ;(3);(4).2.计算:(1)7cos270°+12sin0°+2tan0° 8cos180°;(2)5cos180° 3sin90°+2tan0° 6sin270°;(3)3. 求下列各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1) (2)4. 已知sinθ<0且tanθ<0,试确定角θ是第几象限角.【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拓展延伸三角函数的单位圆定义法我们知道三角函数是以“角”为自变量、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终边定义法” 需要经过“取点一求距离一求比值” 等步骤. 若用“单位圆”来定义,就会变得很简单. 对于任意角a, 因为它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x,y)唯一确定, 所以角的“正弦”“余弦”就变成了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可以直观地讨论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变化规律,以及后续将要学习的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等. 利用单位圆的圆周运动,可以直观地显示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不仅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也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清晰.(六)课堂小结,反思感悟1.知识总结:2.自我反思:(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3)你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注意或提升的地方有哪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七)作业布置,继续探究(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4.3.2;(2)书面作业: P146习题4.3的2, 4,5.(八)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