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4.6.1 正弦函数的图像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4.6.1 正弦函数的图像 教案

资源简介

《4.6.1 正弦函数的图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 能力与素养
(1)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 理解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的简图的方法.. (1) 认识周期现象,以正弦函数为载体,理解周期函数; (2) 会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的简图; (3) 通过对照学习研究,使学生体验类比的方法,从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正弦函数的图像; (2)用“五点法”作出函数y=sinx在上的简图. 周期性的理解.
教材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了锐角三角函数,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正弦函数的图像,为今后学习正弦函数的性质,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打好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定义,具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但中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深刻、严谨,所以本节内容的推导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情境与问题
简谐运动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机械振动.
单摆是常见的简谐振动之一,以时间为横轴,摆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纵轴,作出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你发现什么规律了么?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现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由三角函数的单位圆定义可知:
在第一象限内, sinx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在第二象限内, sinx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在第三象限内, sinx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在第四象限内, sinx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根据单位圆的圆周运动特点, 单位圆上任意一点在圆周上旋转一周就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说明自变量每增加或者减少2π, 正弦函数值将重复出现. 这一现象可以用公式
sin(x+2kπ) = sinx,k∈Z
来表示.
一般地,对于函数 y=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任意一个值时,都有
f(x+T) =f(x),
则称函数y=f(x)为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为y=f(x)的一个周期.
因此正弦函数y = sinx,x∈R是一个周期函数,2π,4π,6π,…及-2π,-4π,-6π,…都是它的周期,即常数2kπ(k∈Z且k≠0)都是它的周期.如果周期函数y=f(x)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 T0,那么这个最小的正数 T0就称为y=f(x)的最小正周期.
显然,2π为正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用描点法作出正弦函数 y=sinx 在 [0,2π]上的图像.
(1)列表.
把区间[0,2π]分成12等份, 分别求出y=sinx在各分点及区间端点的正弦函数值.
x ┅ 0             π   2π
sinx ┅ 0 1 0 - - -1 - - 0
(2) 描点作图.
根据表中x,y的数值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点(x, y) ,再用平滑曲线顺次连接各点,就得到正弦函数y=sinx 在 [0,2π]上的图像.
观察函数y=sinx 在 [0,2π]上的图像发现,在确定图像的形状时,起关键作用的点有以下五个,描出这五个点后,正弦函数的图像就基本确定了.
因此,在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常常先找出这五个关键点,再用光滑的曲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得到[0,2π]上正弦函数的图像简图了,这种作图方法称为五点法.
因为正弦函数的周期是2π,所以正弦函数值每隔2π重复出现一次.于是,我们只要将函数y=sinx在 [0,2π]上的图像沿x轴向左或向右平移2kπ(k∈Z),就可得到正弦函数y=sinx,x∈R的图像.正弦函数的图像也称为正弦曲线,它是一条“波浪起伏”的连续光滑曲线.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说明问题,帮助学生动态理解函数特征.
(三)巩固知识,典例练习
【典例3】利用五点法作出函数y=1+sinx在 [0,2π]上的图像.
解 (1)列表.
0
0 1 0 1 0
1 2 1 0 1
(2)描点作图.
根据表中x, y的数值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点(x,y), 再用平滑曲线顺次连接各点, 就得到函数y=1+sinx在 [0,2π]上的图像.
【设计意图】强调五点法是重要作图方法和学生必备技能,借助实际例子加深对五点法作图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提升素养
1 . 设函数 y=f (x),x∈R的周期为2,且f(1)=1,则 f (3)= .
2 . 利用五点法作出下列函数在[0,2π]上的图像:
(1) y=sinx 1; (2) y= sinx.
3. 利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y=sinx在上的图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五)课堂小结,反思感悟
1.知识总结:
2.自我反思: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
(3)你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注意或提升的地方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继续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4.6;
(2)书面作业: P172习题4.6的A.1(1),B.2.
(七)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